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说“三”     
子晨 《中文自修》2006,(6):56-56
在汉字中,“三”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字,它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数词,二加一的和就是三,可是,清代却有一个叫汪中的学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研究“三”和“九”这两个汉字,因为他发现,“三”其实并不简单,当“三”和其他汉字组合成新的词组时,会呈现出丰富多彩而又十分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品”字在商末、西周金文中用为量词,表示事物的种类。由此可以肯定《鲜盘》中的“祼玉三品”当指三种祼礼用玉。根据学界对“瓒”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认为商末《子黄尊》中“黄瓒”应是祼礼用的玉“璜”,这种解释能为“祼玉三品”含义的正确理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应针对性实施“三磨”教学,即“磨题”“磨课”“磨人”,落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加强以“把握学科能力强”“课堂施教能力强”和“教育科研能力强”为内容的“三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三磨”教学,打造“三强”教师,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创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成语“扬汤止沸”表明,止沸的方法不同,效果会大相径庭,这充分说明方法制约效果。所以,在写字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有异,学生写字的能力与效果自然就有了差别。为使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笔者以为,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要做到“三忌”与“三要”。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虽然他们提出的年代、所处的背景、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但二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乘三”教学模式:课前“三研究”、课中“三出来”和“三结合”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所确立的开放式教学思想,集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一体,它的运用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三维目标”是在课程改革中专家和教师共同创生出来的话语,当它迅速流行并被当成教学目标时,对新课程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困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从培养“完整的人”的角度提出来的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应该从学习“完整知识”的角度,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视为知识学习的三重层次,赋予“三维目标”新的内涵,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追求三重境界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
王琦 《岱宗学刊》1999,(2):14-15
“三讲”活动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具体活动,“三讲”的核心是“讲政治”,“讲政治”的实质是坚持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提“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三个务必”思想。从现实维度看,“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答好从“进京赶考”到“新的赶考之路”时代答卷的理性反思,是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升华。从内涵维度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宗旨目标,决定“为了什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根本保障,决定“为什么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方法路径,决定“怎么干”。从实践维度看,“三个务必”可以推进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完成,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新时代十年党和人民经历了“三件大事”的概括,具有深刻的意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件大事”,形成党中央的方位叙事,鲜明昭示了党和人民接续奋斗所处的位置,以标识性的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以方位揭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第一件大事标志党历经百年迈上新的历史征程,表达砥砺奋进再出发的意志。第二件大事标志党引领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展现新时代是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是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第三件大事标志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三件大事”的方位叙事对保持时刻牢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清醒和坚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是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党的工作而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的创作主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也吸收了魏晋至隋唐的野史、笔记、民间传说以及宋元时期的小说、杂剧。《三国演义》为了还原历史,或根据他书的记载对《三国志》加以纠正;或因《三国志》的记载不合情理,而采用他说;或因《三国志》的记载过于简略,而依据情理加以补充、丰富;或因《三国志》的记载事实不清,依据相关文献加以推演。正是因为小说不受《三国志》的局限,敢于和善于运用想像和虚构,通过对史实的选择、加工、改造,因而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比史书更为形象、生动,更具活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是古代学术文化的转折时期,史注逐渐摆脱了东汉经注的束缚,取得了学多新成就,在史注的内容、方法及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音乐通史以"三通"(<通典·乐典>、<通志·乐略>和<文献通考·乐考>)为其代表."三通"以其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文本编撰体例,构筑起中国古代音乐通史自成一体的文本系统,在中国音乐文献编纂史上有其匠心独运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史学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流誉千古,时人评其书曰“并迁双固”。依《三国志》而通俗化的各种话本,戏剧乃至成为演义式的小说,其最著者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称《第一才子书》,士林及民众莫不喜读其书,可谓雅俗共赏,家弦户诵。从文化视野考察,文、史各行其道,两苑各撞其芳。随时代之演进,民众需要文化,文化之持续发展亦有赖自身的通俗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成功的典范,彼此交相辉映,体现了雅、俗文化自身的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中国化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必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7.
《太平记》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次大量插入三国故事的战争小说,通过调查《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文献来源,可以描述《太平记》与中国三国故事的文献关系。就目前的文献根据,不能排除《三国演义》影响的可能性,但也不能断言有《三国演义》的影响。至少可以认为《太平记》的大量使用三国故事,说明中世时期三国故事已经较为流行,这是《三国演义》发生普遍影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三峡航运在军事区位、人流、物流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此历代政府为该航道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而历代对三峡航道的治理则是三峡航道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三峡航道自古即有治理,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而清代汪鉴和李本忠则可说是官方和民间治理航道的典型代表。三峡航道治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江中下游航道是一个整体,航道治理还需要保护长江中上游各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对于三国历史的传播,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历史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以及各种改编形式来传播,另一是由历史学家进行的历史知识普及工作。三国历史的影响非常广泛,但是需要注意处理丢予文学和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三国文化是以三国时期的史实即所有文化现象为源头的历时态嬗变、敷衍和演化的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和文人们,在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三国的同时,又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诠释甚至创意着三国,三国文化不断地浸润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旅游是指以三国文化为载体发生的旅游活动。作为旅游资源,三国文化属于人文资源。对于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必须破除历史文化至上和打破传统的旅游资源观。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是零星景点多,联动互动少;历史文化论说多,旅游科学思维少;传统开发经营多,现代文化创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