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茨威格和阿来分别是犹太民族和藏民族的杰出代表,他们自身以及其作品自然的渗透出强烈的民族意识,由于作家的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使其作品中表现出"流放"和"寻根"的后殖民批评理论的特点,因此无论是在地域、种族、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流放,民族意识觉醒后的寻根,还是共同存在的表现各异的人道主义关怀,均是真正把握两者民族意识之间的共性和异性的咽喉。  相似文献   

2.
作为壮族评论家、作家,石一宁的写作中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意识。这表现在他对"边缘性"题材的选择,以及拒绝盲目信从中心话语,从文本细读入手坚持对历史和文本进行"真实的追问"上。此外,从石一宁的写作总体面貌来看,他是一位"作家型"的评论家。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政权更易,社会动荡不安,列强侵略加剧,航业首当其冲,航政管理发生急剧变迁,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相互交织、异彩纷呈。在这种"阵痛"的裂变中,社会也孕育着新的进步因素,航政文化的涵化现象愈益明显。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广州地方政府逐步接收了航政管理主权,中西杂糅的航政管理习俗也在裂变中得到一定传承,航政管理制度经历着"迅猛"的新陈代谢,开始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试论民族意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民族意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民族意识既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又有明显的层次性。物质性民族意识、社会性民族意识和精神性民族意识是民族意识的三个层次,并依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每个层次都与民族相应的发展阶段相联系。伦理观、价值观、国家观等是民族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民族主义是民族意识的极端表现。稳定性、独立性、能动性、发展性是民族意识的重要特点。民族意识在民族识别中起重要的作用,它是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准,但决不是唯一标准,对民族意识的考察离不开对其生成基础的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的民族意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民族理论学界在民族意识的内涵、层次性结构、功能、特点、调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研究起步晚,学科综合性强,因而出现了方法论误区、概念界定误区、民族意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心理关系的误区、民族意识与民族自我意识关系的误区以及个体民族意识与群体民族意识关系的误区,需要反思和调整。此外,学术界在今后的民族意识研究中还应加强对几个盲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平江不肖生以《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所表现的"江湖"和"近代"两大创作路向的并存,渊源于20世纪初由日本小说家押川春浪首创的具有国家-民族意识的现代"武侠"新观念,反映了现代武侠小说在追求趣味与追求品位之间难以兼顾的矛盾纠结,这种矛盾纠结,贯穿了整个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始终,并成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汉代学术成就辉煌,广有创建,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学者标举其中朴学的部分,发展出清代"汉学"流派。在清代,众多学者高举"汉学"旗帜,他们的学术倾向,却与汉代学术本身存在差异。清代汉学在考据训诂音韵等方面承继了汉代学术的古文一脉,弘扬了征实的学术倾向,也将"宋学"最突出的义理层面引入了实证的追求路径,并且将民族意识深入地渗透到"汉学"之中。探析汉代学术与清代汉学的联系与差异,有助于明辨两者的具体面貌,也有助于在当代新的"汉学"环境中明确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8.
张乔君 《考试周刊》2012,(43):128-129
"三元里人民抗英"事件是近代中国人民对抗外来入侵的一件大事,后来因为人们夸大事实,以及清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它被放大为"爱国主义"的体现。但是,当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而作为中国人民一部分的三元里民众亦是如此。另外,当时广东还具有排外思想,这就使得三元里的人民反抗外来入侵,因此其体现的精神是"保卫家园"。  相似文献   

9.
蒋小玲 《考试周刊》2010,(48):207-208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到的基本理念之八——"弘扬民族音乐"明确说明:"应将我国各族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可见戏曲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即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和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涨.这种意识是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文化领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但是在19世纪开始之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发展进程发生了偏差,向着种族优越感倾斜,并为军国主义者和民族狂热分子所利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所完成的统一,又导致了一种更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意识,从而进一步向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演变。德意志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增强,更迫切需要这种民族意识的张扬。于是,德意志民族意识最终与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2.
江树忠 《儿童音乐》2010,(10):53-55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如果教师仍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去完成初中第三、四册的戏曲教材就会显得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不喜欢的"戏曲课"变成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霸权主义可削弱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网络文化自由主义可促使民族意识的淡化,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可导致道德行为的错位。高校应通过建设"形神兼备"的德育网站,注重"四个结合"的教育理念,组建立体同心的"网导"队伍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化、大众化、生活化进程,着力构建校园网络受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信仰体系,积极应对挑战,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何两次鸦片战争没能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而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则引起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主要从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国情以及日本侵华的相关史实、甲午战争本身等方面加以分析研究,探讨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材为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认识,善于挖掘各种素材,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民族平等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并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开放的民族意识等几个方面,努力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应改变过去划书、背书和纯粹的理论说教等灌输式教学方法,而采取联系实际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民族意识的情感体验,从小牢固树立爱国、平等、团结和开放的民族意识,从而真正发挥历史学科以德育人、以史育人的独特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化领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但是在19世纪开始之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发展进程发生了偏差,向着种族优越感倾斜,并为军国主义和民族狂热分子所利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所完成的统一。又导致了一种更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意识,从而进一步向沙主义和军国主义演变。德意志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增强,更迫切需要这种民族意识的张扬。于是。德意志民族意识最终与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民族主义的内涵认识较为模糊,民族意识的表达存在非理性和虚拟性。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应开发民族主义教育的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拓宽民族主义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时代并末结束,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国家民族意识仍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但是传统的国家民族意识并不适用于全球化时代,面临重新修正。首先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强精神,其次正确理解国家利益,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要在国家民族意识中注入全球理念。  相似文献   

19.
自19世纪中叶始,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认可,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使近代民族意识走上了理性化发展的道路,指示了民族意识向理性化、现代化迈进的方向。民族的繁荣、强盛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振兴、弘扬,但振兴、弘扬民族精神离不开对民族意识的正确体认和把握,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都是历史与时代高度统一的产物。反观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振兴、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万象》的两任主要编辑人陈蝶衣与柯灵,以各自不同的编辑方式,表达了同样的编辑思想———有意识地在编辑中体现出延续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并不同程度地宣扬人们的反抗精神与民族意识。在侵略者与卖国者共谋文化垄断的沦陷区,《万象》以其严肃的编辑态度与灵活的编辑方式,在日伪严密文网中建构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呼吸空间。《万象》编辑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坚持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为《万象》赢得了民族文化"堡垒掩体"的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