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读《项脊轩志》时,为让同学们迅速理清文章思路,我在黑板上板书“一____、二(两)____、三____、四____”的字样,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最后讨论明确:“一”即一个小屋,即项脊轩,即本文托物言志的“物”,即本文的话题。文章围绕项脊轩而选材、组材,通过叙述项脊轩的几度兴废及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家庭琐事来展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委惋凄恻,中  相似文献   

2.
孙云云 《现代语文》2013,(12):58-61
一、教材分析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文言散文。它通过记叙“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抒发情感。贯穿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物线,物线以轩为写作角度,情线有对亲人的深沉怀念,更有作者复兴家族的强烈责任感。文章表达的一大特点就是将项脊轩中人、事的变迁和作者的情感的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抒发情感时,既有明写,也有暗写,在从明写到暗写的变化中,体现了作者内心难言的伤痛。  相似文献   

3.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项脊轩为支点,结构清晰地描写了三重空间,修葺前后项脊轩的现实空间,“诸父异爨”的家族伦理空间,追忆母亲、大母、妻子的情感空间。解读文本架构的三重空间,阐释《项脊轩志》的三重空间诗学意蕴,极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项脊轩志》是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它以一间小屋——项脊轩的变化写世事变迁。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以一间百年老屋作线索,“将人事变迁,家道坎揉,皆归入此轩,作睹物怀人写法”(林纾《春觉斋论文》)。题目虽然写作“项脊轩志”,但作者的目的却不在记轩而在写人,作者无限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不是轩,而是人,是曾经爱过他,使他永远不能忘怀的人。  相似文献   

5.
《项脊轩志》中作者流露出悲喜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而以悲为主,喜只是作为悲的衬托物而存在,旨在以喜衬悲,使悲更悲。 首先,从全文看,作者以对修茸后的项脊轩的喜爱衬托大家庭衰落之悲。文章从项脊轩的悲凉着笔,但修葺后的项脊轩,“使不上露”,“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成为作者读书的理想境地,初次流露出喜悦之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再次露出欣喜。作者生活清淡,藏书不多是实情,但未必全是借书。作者之所以如此写来,是因为借书中有珍  相似文献   

6.
《项脊轩志》是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它以小屋———项脊轩的变化写世事变迁,以“我”为中心,以时间为线索,写亲人的聚散离合,均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琐事、个人情怀,然而在读者看来,《项脊轩志》正是以此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怀念亲人、赞美女性、抒写人情之歌。一、内容解读《项脊轩志》一文中作者主要写了生活中给了自己无限关怀爱心的三位女性———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位女性的事情,可写甚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根据三位女性在自己各个生活阶段中的地位,精心地选取了几个富有生活情味的场景。作者写母亲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7.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散文。作者以其独特的感受、诗一般的语言,把“我的空中楼阁”———这座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一幢山上小屋,幻化成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品。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用一幅幅图画来展示自己心爱的小屋,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来点染小屋,描绘出小屋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景色,让读者如游画中,倍感艺术的审美力量。当我们欣赏这迷离缥缈的小屋时,却感到那若隐若现、姿态翩然、轻灵而又有“风度”的“空中楼阁”,完全是作者主观化、情绪化的产物,是作为审美主体形象的“再造…  相似文献   

8.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的一篇。每一篇文本都是一个窗口,向学生展示作者曾经、正在或即将经历的生活,特别是情感类的散文,苏教版中的这一情感板块蕴涵丰富。课堂上,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挖掘文章中丰富的情感意蕴。学生既要能体验文本中的情感,也要能将此情感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激活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一、文首的“喜”如何来衬“悲”?《项脊轩志》全文笼罩着浓重的悲情愁绪,而文首作者却以欢快的笔调写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这里写喜悦,无疑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下文的悲情。而“喜”是如何来衬“悲”的?对此问题的透彻理解是准确把握本文思路及情感的关键。为何而“喜”则又是理解以“喜”衬“悲”的突破口。少年归有光在“项脊轩”中刻苦静读,心境愉悦。对于其愉悦的原因,一些教师仅从文本表面出发,认为是经过修缮后的“项脊轩”的环境得以大大改变:庭内竹桂兰木播香,夜晚清风明月相伴;书斋光线明亮,卷帙盈架。当然,自然环境对一个人心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项脊轩,是明朝学者归有光的狭小的书室,所谓“项脊轩”即象头项背脊那样狭小的有窗子的小室.作者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休息.在这小小书斋里,曾听过老奶妈讲述母亲的往事,在这里受过祖母的关怀,与爱妻在这里度过甜蜜的时光.这座“百年老屋”,与作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对它充满着悲喜之情.十九岁时作者就写了《项脊轩志》的正文,大约过了廿年,即三十九岁时又补写了最后两节文字.全文描绘细腻精妙,娓娓动人,自然流畅,文从字顺,是一篇难得的优秀散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有删减.  相似文献   

11.
一、探讨课文(一)请用心倾听前8个自然段的配乐朗诵,让这优美的声音牵引着我们进入文章的意境中,去触摸作者的情怀。问:山作为美丽的背景,小屋作为玲珑的点缀,满山的绿树又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这些树的美丽不逊于花,更不同于一般的树。树的美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树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些词和我们平时用来修饰树的词有什么不同?作者用这些词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作者把自己的志趣融入到笔下的绿树和小屋中,绿树和小屋就成了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正如古诗中所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这也正是…  相似文献   

12.
《项脊轩志》一文的感情比较外露,因为中间有角度来说,叔父之间,家族之间,都变得格外自私,各一个过渡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可以自都把自己像围墙一样的牢牢地封闭起来,包裹起作为全文情感判断的依据,也成为这篇散文的文眼来,保护起来,变得没有任何联系,形同陌路,还有什语句。第一段描写项脊轩改造前后的环境,特别描写么比这更可悲的呢?这一句很富有表现力和讽刺力,了改造之后的优美环境,表达了作者喜悦之情。第三深刻地透视了人性的悲哀。段与后面几段分别对母亲、祖母和妻子进行回忆,表其四,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达…  相似文献   

13.
一、以山映衬小屋的玲珑美文章一起笔便绘出:“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堪称是一位丹青高手,先着笔于小屋的依托背景:山多么像美人的一叶柳眉,那么柔和清新,那么妩媚可人。于是缀上了一座小屋———“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犹如琴弦上跃出的一个动听的音符,广袤的海面上微风皱起的波韵,作家视听互应,色声交感,动静结合地描绘出了小屋的玲珑之美。二、以树映衬小屋的飘逸美作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位,借树写屋,托树言情。写树的姿势———“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写树的动态———“轻轻…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是一篇极具情感魅力的文言文,本文是作者的亲身教学体验,将情感元素引入课堂,不仅使课堂生动、诗意,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项脊轩志》是一篇极具情感魅力的文言文,本文是作者的亲身教学体验,将情感元素引入课堂,不仅使课堂生动、诗意,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可以说是作者家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的课文《项脊轩志》其结尾为“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历来受到评点家们的赞许。其景语寥寥,情语不尽,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拟由一道由此设计的结尾续写作业题入手,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生平、该文被选入教材时的删减部分和作者的另一篇散文,发现其结尾蕴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归有光的真性情散文《项脊轩志》,感人肺腑,赚了多少人的眼泪.而作者本人人生多波折,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令人欷歔不已.古往今来,其身上折射了太多的纤细和脆弱,贴满了“柔情”的标签,本文试从《项脊轩志》一文中挖掘还原真实的归有光,有“柔”亦不缺“刚”,才不失男儿本色  相似文献   

19.
《项脊轩志》别解笔者备课时查阅相关资料,多文章都从“居于此,多可,亦多可悲”一句入手,认为“喜”是为了写“悲”,或者清人梅曾亮“借一阁以寄三世遗迹”来概括此文。但笔者反研读,总觉得归有光的情感中有一种成分没有引起注意,这是归有光苦苦追求功名的喜与。捕捉字里行间隐藏的作者这复杂心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析归有光这篇代表作。先从《项脊轩志》这一书名出处说起,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经居住在太仓县项脊泾,年轻的有光不仅把“项脊”用作自己的斋名,而且用作自己的别号———有光自称“项脊生”。这一方面我可以理解成有追…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问题设计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一、以"称呼"切入,问题设计用心巧妙稍有生活经验的人一定知道,人与人之间,抑或人与物之间,彼此关系的亲疏能通过称呼体现得出。即便是对同一个人或物,因为场合和情境的不同,人们对他(它)的称呼也会有所差异。本课教学设计,李老师就从作者对常春藤的不同称呼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称呼",依据情境释"称呼",透过"称呼"析情感,探究"称呼"揭隐征,不知不觉中,学生逐渐梳理出作者从卿卿"小我"迈向民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