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神文笔足千秋",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小说经典的艺术魅力;"不是情人不泪流",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经典小说读者状态。中国小说读者中确有不少"水浒人"、"三国迷"、"西游人",乃至"黛党"、"钗党"……  相似文献   

2.
春秋之际以诗言志的文学批评,自《尚书》提出"诗言志",《周礼》提出"诗六义",到吴三公子季札的"闻乐而论",再到孔子的"兴观群怨",孟子的"知人论世",庄子的"虚静物化"等等,先秦时期知名论者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而又宝贵、零散而又庞杂的关于文学批评的经典言说和著论,表明了对文学批评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批评的人文传统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似乎从人类产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在远古的神话世界里,也有许多关于人类祖先向往理想世界的描述。从"蓬莱仙岛"到老子"小国寡民",再到"世外桃园",中国古代的先民一次次地描绘着自己所追寻的理想世界。从"伊甸园"到"理想国",再到"乌托邦",西方世界的古代先民也在不断地表达着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老子与柏拉图被后人称为中国与西方古代的大智者,他们也对理想世界作了探索。他们在各自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度。  相似文献   

4.
文学经典在当代中国语文-文学课程体系中实际处于"出场"却又被"悬置"的境地,其因在于"应试教育"的实践机制与"读图时代"的文化背景.将被悬置的文学经典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落到实处",实为迫切问题.文本"细读"的实践原则表述着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心理亲近与行为接近,实则是读者与文本及作者三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对话,也是促成文学经典进入当代世界与当代心灵的必由之路,它具有中华本土的悠远传统,古典"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均为典范."对话性"课堂实践取代"独白型"课题模式,创设宽松而合理的课堂"对话情境",让不同的个性化认知形成意见交锋与交流,是文学经典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对话性"模式,是文学经典教学的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5.
姜友芝 《学语文》2013,(1):42-43
梁斌的《红旗谱》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自1957年出版以来很快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全国第一部优秀作品",新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同时,小说由于农民英雄朱老忠的成功刻画而被学术界界定为一部描写农民英雄以及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成为"十七年"红色经典"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6.
如果教师授生以"鱼",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犹如给他们吃"鸡肋",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在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学或同伴互助,在自学、互助中思考,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独立见解等。教师退居课堂"二线",授生以"渔",作为"专家"引领学生自学和点拨思维。构建"忆、学、练、导"4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7.
再论比兴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学重要范畴,属诗之六义。分而言之,按朱熹之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有兴会和触物起情的意思;比是"以彼物比此物",简言之即比喻。然而,比兴经常合为一词,或称"比兴手法",就既不是简单的兴,也不是简单的比。而成为一个更大的诗学范畴。一加一大于二,有了更大的内涵:一可以是双关、二可以是比拟、三可以是寓言、四可以是咏物、五可以是囫囵话、六可以是作者无心而读者有意——某些"文字狱"就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神话在认知的意义上是恩斯特.卡希尔所谓的"神话思维"。作为前逻辑性的心智特点与运思方式,它开始于心理学的"注意",经由语言学的"命名",最终形成神话意象。希腊神话正是以这种方式表现出它的审美意识,在它那里美和艺术是两回事,美与爱的欲望纠结在一起,美常被规定为一种容颜和体貌的迷人魅力。从诸神的个体之美到盛装在魔盒里的"美丽",美正在希腊神话中超越个别性孕育其概括性。  相似文献   

9.
最初以网络小说出现的《山楂树之恋》被誉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静秋与老三之间那份纯净的爱情感动了许多读者,让读者思考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该如何去爱,该如何保留最纯真的一面。同时,静秋那份"最干净"也吸引了书商、导演的注意,他们利用这一"干净",将其刊印成书,拍摄成电影、电视剧,尤其是张艺谋的电影,充分地利用了"纯",从中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而《山楂树之恋》这样一个感人肺腑、"干净"的爱情故事,也在这不断为商人的利用中,扩大了故事的流传度,让这故事在不断的消费中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曾丽 《现代语文》2010,(10):136-137
一、作文需要真情作文的生命在于"情",无"情"则没有"文"存在的必要。笔者说的"情"是"情真意切"之"情",是"真情实感"之"情",是有感而发之"情",而非虚情假意之"情",归结下来就是"真情"。但凡优秀的文章,总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而要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丁惠芬 《教师》2012,(1):67-68
"布白"是艺术的语言,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文人写文讲究含蓄,"又生文外,伏采潜发",目的是让读者从有限的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我认为政治课教学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2.
李美芳 《现代语文》2009,(11):131-133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圣人",《论语》是其思想的结晶,被奉为"经典"。"儒家"是一种学派,不同于西方以"圣经"为依归的基督教等宗教。"儒教"非教,"儒教"之"教"非"宗教"之"教",乃"教化"之"教",同时也具有"政教"之"教"的含义。"征圣"和"宗经"在现代社会仍然不可或缺,同时更应牢牢把握"非教"这一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活的人才教育,而受教育者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其文化知识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所知道的交给学生。"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呢?我个人认为:需要在习作之前先"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永远比"拿"来得愉快。因此,学生在平常习作中,我分三个阶段"给",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不能让学生一口吃下一个胖子,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本领。  相似文献   

14.
"兴"是原始思维或神话思维、巫术文化的遗存,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之"意味"因历史的变迁、民族心理的发展变化逐渐模糊和消融而使后人无法破解,但"形式"层面的思维方式却延续下来并在后人的实践中被不断强化。春秋战国赋诗引诗"断章取义",通过"引譬连类"、"托事于物"而"感发意志"甚至证事证理,这就是"诗可以兴",无非借人之酒杯浇我之块垒;而汉儒的解经活动及给"兴"的定义正渊源于《诗》"兴"的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那么典故亦可"兴",不论语典还是事典,只要进入文本,多言在此而意在彼,无法回避"兴"思维的浸染;典故作为历史的记忆,一旦在后人的追述中显现,其所负载的内涵必以其深厚的底蕴生发出更多的意味。  相似文献   

15.
于文斌 《教育文汇》2012,(1):47-48,44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经典,是和《论语》《孟子》《中庸》相并列的"四书"之一。朱熹主张读"四书",当先读《大学》。这是因为《大学》外有"规模之大",内有"节目之详",规模有"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且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相似文献   

16.
古文献中涉及大禹出生问题者,多达二十余处,而其说又颇有异同。其言"禹生石纽"十余处,其中六处不言石纽所在郡县;又六处皆言石纽在汶山郡广柔县,而释广柔所在竟有三、四说不同;另四处则不认为石纽在广柔而在他地,但其地又不可查考。是石纽所在虽有七、八说,但究在何地则莫可确指。究实论之,"禹生石纽"本系神话,其言怀孕、分娩以及怀娩地点等等,莫不都是怪诞的神话。且这些神话不是产生在人类的童年,而是产生在文明时代的西汉晚期,那时正值谶纬神学兴盛发达时期,神学家们对古代的"圣帝明王"从伏羲到刘邦、甚至包括孔丘,都莫编造一套感生神话,给他们戴上一副神圣的花环。"禹生石纽"只不过是众多感生神话中的一个而已。这等妖妄怪诞的谎言,显然都是不可信据、无法查证的。历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求真求是,所以严谨的历史学家长期都对此说不屑一顾。近年来三峡考古出土了一通东汉的"景云碑",碑文有句"术禹石纽汶川之会",这句话本来就是明确告诉人们,禹和石纽的关系是禹曾在石纽汶川召开过一次诸侯大会。但根据茂、理、汶的自然条件,在这里召开一次诸侯大会,可能也只是一种附会之谈而已。但是,竟有历史学家用搞旅游的手法,把这句碑文曲解为"禹生石纽",是不可以不辨。  相似文献   

17.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早年诵读儒家经典,后入释门研习佛学,于佛法有成时又撰《四书蕅益解》,以佛释儒。其中的《中庸直指》透显出蕅益对《中庸》一书的独特见解。他以佛教天台宗"性具说"为理论基础,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兼具善恶,由此而来的"道"有仁与不仁之分,故"修道之谓教"显得格外重要。而修教的法门是"慎独",目的是让"性"中本有的"诚"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8.
奥运吉祥物"福娃"的改译名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给国内学者的回忆之一。奥运"福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福文化",它的译名的变换更可以看作是中国翻译界的一个态度,那就是要通过翻译来宣扬中国的文化。而把原语文化中的异质因子呈现给目标语读者正是翻译最根本目的之所在。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也必须深谙译者之道,在把握好翻译的方向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翻译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陈峰 《宁夏教育》2011,(5):76-76
这是一个"教育神话",52岁的卡尔·威特生下了近乎痴呆的儿子,而这样的儿子却最终成为了一个"健康快乐的天才"——9岁考上大学,14岁成为哲学博士,16岁被聘为法学教授,23岁成为但丁研究领域的权威。这个神话的创造者,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卡尔·威特将儿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做法、感受、思考写进一本书里。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很多读者可能要带着猎奇和怀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因为"造星"时代神童的陨落已经让我们痛定思痛。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这是一本极其理性的书,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独门绝技,  相似文献   

20.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