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省港大罢工是近代中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壮举,也掀开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上的重要一页.从理论上讲,党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已明确提出"学习掌握政权"的口号;在实践中则组建了"小小的工人政府"--省港罢工委员会,积累了政权建设各个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城市工作和组织工人阶级参政方面的经验.有的甚至是后来在农村的"局部执政"无法取得的.但省港罢工委员会还只是"第二政府",与后来农村根据地割据一方不同,无法纳入"局部执政"的范畴.在此前后,共产党参与了国民政府的联合执政,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中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市民政府",农民运动中出现了"农民政权的雏形".可以说,大革命时期是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史的学习阶段.  相似文献   

2.
省港大罢工的廉政建设刘文娟关键词省港大罢工;廉政建设省港大罢工是1925年6月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在罢工期间,被称为“将来中国工人政府的先声”的省港罢工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廉政建设,有力地保证了罢工斗争的顺利进行。更为重要的是,它...  相似文献   

3.
1925年,反帝烈火燃遍神州大地。正是“不惑之年”的苏兆征,饱含着革命豪情,并以鲜明的政治立场,积极参与发动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担任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的领导工作,是确保罢工实现和顺利发展的重要台柱。他在为坚持罢工的实际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是省港罢工工人在罢工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创立的领导罢工的最高议事决定机构。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应有职能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与举措 ,有效地防止了罢工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产生。本文拟对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在促进罢工的廉政反腐建设方面的作用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道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具有长期局部执政的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为革命胜利后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就重视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推动人民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建立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最早建立的大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对建立当时的上海人民民主政权发挥过重要作用,对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与那时的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制度齐名,共同形成中国近代最早的“三株珍贵”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今天,有必要寻根溯源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为完善当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的历史定位属于革命党,中心任务是开展武装斗争,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同时,在局部执政的区域又是执政党,又必须履行执政党的相关职能。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局部执政和执政包容性思想的探索实践,尤其在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农民和农村、执政包容性等问题的认识上,有它独特的见解,为后来转到全国范围执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在仍然还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既是省港大罢工的具体组织和领导,也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次罢工斗争的研究。他们对省港大罢工能够持久的原因及罢工的历史意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较为客观的、有说服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五年爆发的省港罢工是我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罢工。它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与整个大革命的进程密切相连。深入研究这次大罢工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革命的发展规律,以及党在这个时期的路线、政策和策略。这里着重谈谈省港大罢工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三三制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具体实现形式,是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集中体现。是敌后的抗日斗争、政权建设合乎规律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一次成功实践。对于实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有着全国的普遍意义”。其丰富的经验,为党后来执掌全国政权,以及当前党的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太广  李唐 《天中学刊》2001,16(4):40-4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是与原苏共的影响分不开的。在我们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某些方面带有原苏联模式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应该认真总结建党93年,执政长达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为什么会丧失执政地位?其经验教训有哪些?我们党应该怎么办?这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苏共丧失政权和瓦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那样的多党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它不同于某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因为除了共产党外,还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多个民主党派参与执政。它也不同于西方“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议会民主制度,因为:1.宪法赋予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的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也都公开申明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不存在“轮流执政”问题。2.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们之间是执政党与参政党或合作党的关系,而不是西方多党制中的执…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此,我们有必要把握几个重点,作如下领会。一、关于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执政的联系与区别问题毫无疑问,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党的执政”是从“党的领导”发展而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党的执政”就是“党的领导”的国家形态和法制形式。但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是地位不完全相同。“党的领导”贯穿于取得全国政权前、后两个时期,且本身不具有国家政权性质。“党的执政”则是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且具有国家政权性质。二是直接面对的对象有所不同。“党的…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那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这些问题已成为具有80多年历史、5 0多年执政史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回答的重大问题。一、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要解决党长久执政的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自身角色的转换,执政条件的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执政长达7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变、从领导局部政权的执政党到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转变。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我国面临的国际战略机遇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其它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给中国共产党借鉴的需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等方面论证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浅谈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就不能不研究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实践和理论。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要求全党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因此,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认识和理论,对于我们党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三制"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建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萌芽形态。这一政权实践充分体现了政党的合作,开拓了政党政治新视野,体现了民主的内涵和政党之间的尊重,反映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它不但包含着"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各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我国特色政党制度所弘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领导省港大罢工过程中,邓中夏把“收回香港”作为贯穿罢工始终的最高政治目标,论述了收回香港的正义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和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说过:“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既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又要在社会的其他阶层这个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