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张洁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将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几位系列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考察,我们看出,张洁的女性意识是有历史的进步性的。但由于情感过激,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可算得上是一个异类。作者在作品中对四类父亲形象进行了肆意的嘲讽与异化,揭露他们性格当中的阴暗面,进而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这是与作者痛苦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49年至2015年间在英国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目录,概述其在英国译介的三个阶段,从翻译出版、翻译选材、接受和影响等三个方面评述和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国的译介情况。根据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国的出版数量呈逐年攀升状态,但英译作品的接受度不高。由于受到英语文化的主流感、中英文化差异、英国出版业的现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作品对英国读者构建客观的中国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卫.塞林格的四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这些儿童形象总体可概括为三类,即真善美的拯救者、成人化的天才儿童、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儿童。塞林格塑造的儿童形象是为其表达个人思想服务的,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革命英雄儿童、苦难儿童的塑造则更多的是出于教育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海岩给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形象画廊中增添了一部部重要的作品.文章从其塑造女性角色的三种方法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人精>中赖四的形象,是对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的新的挖掘和提升,作家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原则,刻画了一个不甘命运屈服敢于抗争并勇于进取的新时代的农民企业家形象.但由于作家文学观念的局限,使得作品存在着缺乏内在的叙事张力、人物性格的类同、席勒式倾向等缺陷.  相似文献   

7.
世纪老人巴金在现当代文学的画卷上留下了数十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在他的创作前期,其理想的女性形象在中篇小说《海的梦》中已初现端倪,在《爱情三部曲》之《电》中完全成熟。本文拟从《海的梦》的女主人公里娜着手,通过分析作品展示其崇高的人格魅力,了解巴金写这部作品的意义,并由里娜对以后巴金创作的女性形象的影响推知巴金前期创作中理想的女性形象雏形就是里娜。  相似文献   

8.
实用型干部形象及其意义──何申作品评论赵建国没有谁能象何申这样塑造了如此众多的干部形象,尤其是县、乡、村的干部形象。何申笔下的干部形象已构成系列,在当代文学长廊中勾画出一幅“群官图”。描写干部形象已成为何申创作的优势和特征。“何申笔下无英雄”。这是我...  相似文献   

9.
本文深入阐释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各时期青年形象的嬗变,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对青年形象建构的深刻影响,着重分析了当代文学中青年形象的演变蕴含的当代文化演进、构成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文学中,王朔是引人注目的,也是争议大的一位作家。该文以王朔已出版的全部作品为依据;从作家、读者两个角度,从内容与技巧双向分析研究,提出王朔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意义,同时指出其副作用,力求全面而客观地认识王朔。王朔作品有一定的认识作用,推出了一系列过去文学中没有的形象,扩大了文学的题材。王朔的文学观念继承多于创新。王朔的语言优劣共存。王朔是当代文学不容忽视的,发展如何,“顽童”则必须慎思;读者也应重视,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传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传播中也暴露出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本土译介与他者译介等诸多矛盾。如何正确认识、解决这些矛盾是中国当代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是对人类生活、思想、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反映,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学在文化这一大背景中寻找自己的机遇与挑战,更努力在文化的变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文化在文学的发展中得以滋养和积淀,更在文学的创作中得以表述和体现。这种相互的作用关系,就使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了多维的文化价值。首先,从文学的视角看当代文化的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格局;其次,从当代文学的基本形态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选择及价值取向;最后,在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中,探讨其隐藏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艺术和文学分别借用不同的情感符号体系,来展示人类在不同世代的情感本真存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文学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学依然新鲜活泼地存在着。纯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逐渐被颠覆和消解,并不能说明文学行将消亡。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正是人类学意义上文学精神的自我回归,中国未来的大文学必然会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以及不同世代生活经验的刺激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演绎,也无论它是出自精英文学作家之手,还是出自草根民众之手,只要它自由地、自然地、本能地、本真地敞开了斯时斯地的情感(性情),那么,它都是既有中国品位又有时代气象,且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情意沟通无碍的中国大文学——多元共存的人类大文学生命实体中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文学中有着众多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的流变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各种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内涵。这些“多余人”因对传统的不同态度,判然分为了痛苦的先觉者和执着的固守者两类,寄寓着两种对于现实的批判态度。“多余人”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多余人”的不断出现和文学对“多余人”的反复书写构成了一个“原型”。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多余人”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邃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始终在多重矛盾的共同扭缠下不断改塑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运行轨迹,其中审美性与商品性之间的张力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内部矛盾在文学领域内的具体表现。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转型对精神文化嬗变所造成的内在形塑为语境,通过深入探讨文学的审美性与商品性在世纪之交的矛盾运动,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新建提供些许有益的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16.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异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由他“文学是梦”的文学观所决定的。废名“文学是梦”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则与周作人、鲁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文学是梦”的文学观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距离”与“想象”是解读废名小说及其文学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论文在深远的历史背景中梳理了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流变,描述了民粹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文化多元时代、文化人个性之间的复杂情态,对于研究当代文学与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透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本表层,可以发现在许多文本深处隐含着女娲神话原型。女娲神话原型在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和变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对“当代女娲”的深情礼赞;二是女娲原型的“魔幻变调”。这是女性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与女性现实处境在特殊历史阶段一次“遇合”的产物,使女性文学焕发出了深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民族主义”文艺和“战国策派”文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相提并论的,被斥之为具有“法西斯主义”倾向的流派。研究证明,它们是两个性质迥异的流派。通过对其成员组成、文艺观、时代观以及理论渊源几个方面的辨析表明,“民族主义”文艺派是为国民党政治统制“代言”;“战国策派”文艺则为中国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殿堂中赢得一席之地而“立言”,同时还是实现该派“战时文化反思和重建”主旨的一支重要力量,自觉承担着五四以来改造国民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十年的发展就像一场旋风,凸显了集体经验和民间智慧,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撞击是令人欣喜的。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有可能重组中国文学的格局,使中国文学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并创造出新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