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奇特的修辞方式,在诗歌中尤为常见,全句由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可获得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列锦"它深化了曲的意境,增强了曲的艺术感染力,为其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审美价值,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凝练美、简远美、意境美、空灵美。  相似文献   

2.
列锦与意合     
列锦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其语法构造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列锦辞格的构造与汉语意合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列锦句由名词或定名结构词组形成的非主谓句充当分句组合成并列复句,其构成成分形式上靠意合手法组合,语义上靠语序排列组织,可表达连贯、并列、因果、对比、条件等多种意义。此外,分句可以通过紧缩、删除、语音停顿和书面标点组合。总的来说,列锦即是词分句意合构造的紧缩形式。  相似文献   

3.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列锦”旬中虽没有谓语成份,却能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多角度地描绘事物。  相似文献   

4.
“列锦”是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构成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句中没有谓语成份,却能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多角度地描绘事物。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中说:“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  相似文献   

5.
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特意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词组)组成一种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格。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到这种修辞手法。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这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6.
所谓列锦,就是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不用动词、动词短语或连词来摹景叙事、抒情言志,从而构成一幅生动感人画面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7.
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特意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词组)组成一种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格.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到这种修辞手法.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这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8.
从广义上讲,修辞是一种言语表达技巧,是创造语言美的手段。我们通常比较熟悉的修辞格如比喻、排比、比拟、对偶、衬托、互文等等,它们常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使文章的语言或回肠荡气、感人至深,或有声有色、委婉动听,或奇伟瑰丽、跌宕生姿。但还有一种修辞叫列锦,在许多熟悉的诗文中我们常常遇到却很少提及它。列锦亦称列景,是由两个以上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绘景传情的修辞方式。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体,虽无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没有关联词语但经读者对其语义内容的联想和补充后,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只要一提到深秋怀乡的诗作,人们就会想起元代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备受后人称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前三句全用名词,用九个平常之景组合成一幅凄凉萧瑟的深秋晚景图,将那位哀怨孤寂、独行天边的游子形象铭刻在读者的脑海中。这种组合名词成句的手法,被称为“列锦”,它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所谓“列锦”,就是全句不用动词性谓语或连接性词语,而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组合成句,以此来摹景叙事、抒情述怀。这种被吕…  相似文献   

10.
列锦与想象、联想 古代文学作品里,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用以名词为中心的词组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不是语法所能解释得了的,它是一种修辞手法,称之为“列锦”。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前三句分三组,每句都是三个名词性词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诸词各是一个特写镜头,这些镜头的连贯出现,就给人展示一幅浑然一体的图画,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创造出一种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叙事性书写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重要的诗学表征,它以戏剧、反讽、戏拟、互文等手段丰富诗歌写作的维度,而且这一文类突破与综合创造的企图,使诗歌写作始终以未完成的、生长的态势出现,从而成为开放写作的形式表征。  相似文献   

13.
散文诗作为一种徜徉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往往既有诗的凝练,也有散文的疏放,它正是嫁接于固有的两种文体之上,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言说本质与文体特征:诗意性细节、哲理式意境、隔与不隔的并存.散文诗在日益世俗化与信息化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七言歌行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诗体 ,魏晋时期就已萌芽 ,它正式形成于南朝陈、隋 ,在初唐得以成熟 ,盛唐得到充分发展 ,尔后还发生了许多变化。七言歌行有着与七言乐府诗、一般的七言古诗不同的非常明显的诗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西方意象派诗歌发现了中国诗学、诗歌的独特内容和表现方式,并在学习中创作出一些比较成功的作品。中国的读者、研究者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诗学理论去欣赏和研究这一流派的经典作品,感悟和谐、广阔的意境空间,以寻求中西诗学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6.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六朝时期达到繁盛。六朝论体文采用隐喻式、造境式、抒怀式等言说方式,表现出其可以“比”、“兴”、“怨”的诗性特征,与诗歌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直接形成它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古代独特的诗学批评文体,论诗诗肇始于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与以诗论事(人),经过汉魏六朝的酝酿,至唐代杜甫首创用完整的诗篇来论诗,其代表作为《戏为六绝句》。宋金时元好问以《论诗三十首》将杜甫开创的论诗诗推向高峰。明清以降,伴随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成熟,出现了袁宏道、钟惺、钱谦益、王士祯、沈德潜、厉鹗、袁枚、龚自珍,以及一批女性论诗诗作者。他们各骋才情,名作迭出,使得这种特殊的诗体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尤其是论诗词、论诗曲,以及论词诗、论曲曲等形式的出现,标志着论诗诗体制上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红丽 《茂名学院学报》2004,14(2):22-23,27
选择物质文化的角度,对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进行解读。认为从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中能反映出中唐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即:妇女是其时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诗歌绘本加入图画语言抒情表意,丰富了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必须关注诗歌的文体特征。在当代优秀的中外合作诗歌绘本中,图画以其直观形象性、独特的修辞表达与文字文本互动,对诗歌中的诗意、诗情进行回应、改变、丰富,拓展了儿童诗歌的表意空间。同时,也因为跨文化合作的关系,在利用图画的结构布局对诗歌音韵美进行回应方面略有缺失。  相似文献   

20.
“梧桐”做为古代庭院常见植物入词,是宋词中词人们所喜引乐用的意象之一。“梧桐”意象所表达寄托的意蕴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有的传承古义,体现其文化内涵,有的又抓住其形、其色、其性等方面的自然特征,抒发创作人的情思。根据其观察点的不同,宋词中“梧桐”意象在名、形、性、影、声五个方面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重要审美意义的抒情性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