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初步形成,源于古人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当时节俗传承的足够动力。魏晋时期原始信仰比以前淡化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也消弱了,这时人们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由于端午节习俗不重视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在契合儒家文化方面不很显著,因而在魏晋以后的儒教时代出现了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到现代社会,端午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但经研究可见到,端午习俗包含着适合现代文化的丰富要素,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它更有了复兴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俗文学的创作一方面来讲可能是源于民间的一些习俗、传说;从另一方面来讲,通俗文学又往往为民间文学的传播提供一个源头。八仙传说是一种流传甚为广泛的传说,它的产生来源于作家对文人奇闻轶事的夸张性记载,它的不断丰富则是民间与后代作家的合力。后代作家在参阅前人文献的同时,也在民间吸取了大量的传说等作为创作新的通俗文学的养料。而这种新的通俗文学的产生,又为民间传说的再次形成提供了底本。  相似文献   

3.
撒谷豆是我国民间婚礼中的一项传统习俗,它广泛流传于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文章对这一古老习俗的几个要素进行分解,从民俗学、人类学角度对其进行文化考察,并分析其社会功能,从而揭示这一看似微小的习俗能够广泛存在的深层原因,以更好的理解古代婚俗乃至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4.
话说端午     
水墨 《良师》2004,(1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是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传说丰富,流传到今天,不仅产生了许多相异的节名(如诗人节、女儿节等),而且各地有着不相同的习俗。主要有:悬挂菖蒲(chānɡpú)、艾草,游百病,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许多活动流传于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其中“赛龙舟”还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国际性的赛事。屈原投江的传说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xū)说,纪念曹娥说,吴越…  相似文献   

5.
端午的粽子     
<正>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在我们故乡,家家户户都会品尝独有家乡温柔味道的五芳斋粽子。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它是一个美好而温暖的名字。端午节,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故乡端午节的习俗也像其他地方一样,用艾草、菖蒲、蒜头连梗  相似文献   

6.
人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岁时节日,在客家地区有着较广泛的流传。本文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材料,从人日节的历史起源入手,详细介绍了不同客家地区的人日节习俗的具体内容与差异,着重分析了客家人日节习俗的文化与意义内涵,以此丰富对客家文化特别是客家民俗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六尺巷传说源于桐城,通过方志、口碑、风物及戏剧等媒介流传。运用文化符号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解读六尺巷传说,可以揭示其中包含的大量象征符号和丰富的人类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  相似文献   

9.
阆中古城有关张飞的传说流传甚多,皆源于张飞镇守阆中的历史。这些传说将张飞神话为阆中古城的保护神,千年传诵,影响深远,成为阆中古城重要的文化资源,时下理应成为阆中古城旅游开发的"主牌"。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群体性思维及行为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是我国流传最久的文化,源于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并随着人口的流动、民族的融合而不断得到归纳、完善。早期中医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习俗的影响,民俗中许多关于饮食养生、文娱活动、防病除害的内容,也反映出中医所提倡的"顺应天时"、"治未病"等养生观念。通过对福州明清时期流传的竹枝词的赏析,从岁时习俗与物质民俗两方面探讨了福州民俗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等,在这些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伦理道德、愿望信仰等文化因素。因为诗歌是现实的反映,透过古代优美的节日诗歌,可以大致了解到古时的一些风俗以及古人的社会生活,体会到古代诗歌中的节日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2.
西塞神舟会以其独特的送瘟神的形式与其他三个端午习俗一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活化石般完好地保留着楚地先民在恶(五)月祭祀、驱邪、祈福、纳祥的某些生活印迹,展示了端午节俗的原始自然属性。前人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史传说、地理环境为梳理神舟会的源流脉络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13.
端午传说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传说众说纷纭,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围绕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衍生了诸多端午传说,并赋予了它复杂的艺术特性和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华竹枝词》[1]中"合阳竹枝词"及"合州竹枝词"出发,研究合川竹枝词的基本特点与内涵,重点论述合川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生产民俗(农业、手工业、渔业等)、求仕,世态人情,水路交通及山水、郊游习俗、离别送行习俗、当地气候、宗教风俗、乡村生活及景观等,以期为重庆市合川区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楚、吴两国的交界之地,古今习称“吴头楚尾“或“楚尾吴头“.考据楚国和吴国的历史发展和楚、吴关系的史实,春秋后期的“楚尾吴头“大致可泛指今安徽及至江西东北部的长江下游上段地区.最早使用“吴头楚尾“一词者,大概是北宋的江西籍文士.宋代以来,“吴头楚尾“或“楚尾吴头“乃成为常用的史地名词,但并非确切的史地概念.至今,出版辞典中这两词的条目,几乎皆据宋人的主流说法而解释为指今江西北部或江西省境.今人称“吴头楚尾“或“楚尾吴头“,就大大泛指了,不仅较辞典界定的历史地理概念宽泛得多,也较史实涉及的地域宽泛得多.在楚、吴地域文化研究中,若不对之考求由来、辨析正误而笼统言之,则不仅有悖史实,而且会影响到对楚、吴两国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及其成就的正确认识,导致楚文化和吴文化的研究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6.
先民们认为龙操纵着风雨雷电,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汨罗的先民们要在端午节前后祭祀龙。自从屈原在汨罗江殉国后,汨罗端午习俗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了同一个目的.韩国江陵的人们要在端午期间祭祀大关岭山神和大关岭城隍神。两地习俗有异有同,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  相似文献   

17.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历史上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端午节不但有隆重的祭祀活动,而且还有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直到今天,端午节还受到海内外华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老舍《七律·端午(二首)》,塑造了吴组缃父子两个个性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老舍与吴组缃之间非同寻常的深情厚谊。这种深情厚谊,70年来,成为文人之间友谊的典范,成为我们今天珍惜美好生活和亲密友情的绝好教材。  相似文献   

19.
甘肃庆阳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有着纯朴善良、勤劳豪放的性格,这里有着浓郁的民间文化习俗.端午节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古老的民俗民风受到了现代思潮的强烈冲击,对于端午节本源文化含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追寻节日本意、认识其本原和性质,对于人们认识自身及其文化的来龙去脉,保护民族文化的根脉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控制人口和增加赋税的需要,促使户籍制度应运而生。春秋时期的书社组织是一个具有一定人口和方域土地的地缘编组单位,又是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单位,最早的户籍制度就是由书社组织的人口统计功能转化而来。战国时期户籍制度迅速发展,楚简中有反映战国时期楚国通过登记人口来统计民数,区分身份来划分不同等级的权利和承担不同赋役的相关材料。通过对户籍的管理来实现社会控制,证明战国时期楚国已经具有了明确的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