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责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雨芳 《上海教育》2002,(14):27-28
中学生责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所谓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是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与使命,是对职责、任务、使命的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中学生形成高尚的责任意识,自觉的责任行为。我校责任教育的目标是:树立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观念,对自己行为负责;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集体的观念,主动向他人学习并对他人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信念伦理一直占据着教育伦理的核心位置,以"好心主义"为典型表征,但是"好心主义"在现代教育中已经丧失了其有效指导教育行为的功能。现代教育行为的伦理依据需要以"责任伦理"来补充和更新。责任伦理综合了主体对行动的责任感及对行为过程和后果的责任承担,同时责任伦理是行为者理智与情感的结合,是教育者超越单纯信念而结合教育实际,采取更加成熟行为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责任由责任情感、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其目标就是要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学校坚守"责任教育"理念,将爱与责任融入教学与管理之中,努力为学生的成才精心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环境,着力推进以"责任教育"为显著标志的特色高中建设,努力将"责任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责任由责任情感、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其目标就是要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学校坚守"责任教育"理念,将爱与责任融入教学与管理之中,努力为学生的成才精心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环境,着力推进以"责任教育"为显著标志的特色高中建设,努力将"责任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而在德育中,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为此,我校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而在德育中,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为此,我校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相似文献   

7.
李华玲 《江苏高教》2012,(4):126-127,134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责任缺损、责任意识淡漠以及责任行为失衡,是造成大学生道德困局的主要表现。未来的德育模式应该以重建道德责任为德育的价值取向,以责任教育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以道德实践为德育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作用,才能消解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论角色责任、角色道德与大学生责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是社会实践中某一时空所处社会关系上的某一社会地位的人之身份标识,它规范着大学生的责任行为模式。每个角色所承载的责任构成了角色责任,它是人类共同责任的具体化与主体化,并成为责任教育的落脚点。任何角色行为均蕴涵角色道德,人们正是在角色选择与责任履行中塑造着个体责任精神与道德人格。是故大学生责任教育应以角色意识与角色认同为内在逻辑起点,使之在角色扮演与角色充当的体验中自主养成责任行为,在角色选择与角色约束中提升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9.
责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那么作为教师,在责任教育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责任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主题,学校责任教育的提出体现了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康德的责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责任问题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当前学校责任教育的问题在于它是行为指向的、自由意志缺乏的、规训为本的以及完全无我的。以康德的责任理论为观照,学校责任教育应明确责任的本质、珍视人性的尊严、尊重其阶段性差异、从自己出发、在实践中进行。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缺失是校企合作面临的重要难题。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出发,以"四层金字塔"为框架,提出了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的"三层金字塔"模型:必尽责任是义务层面的选择,应尽责任是伦理层面的选择,愿尽责任是自愿性选择。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组织伦理学角度分析发现,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存在制度约束软化、责任动力不足、规避教育责任等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建构利益驱动机制和职业教育责任等级评定考核机制等策略推进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2.
责任教育就是使主体践行某种契约的或道德的责任,并对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过程。它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基点,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抓手和切入点。加强责任教育,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校责任教育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受教育者的责任感是德育的核心追求目标。本文探讨学校教育中的责任教育问题,分析 论述了实施责任教育的必然性、必要性,提出了责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及责任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领航的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爱与责任思想。进行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系统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建立爱与责任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教育者的爱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增加爱与责任意识;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整体互动的合力系统。  相似文献   

15.
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与动态变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使现代大学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制衡,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社会责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原则。什么是大学社会责任,大学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大学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是三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大学社会责任的履行要以"使命确立-责任共担-机制保障-文化创新"为行动框架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于技术,也在于责任品质,即社会需要有伦理责任的技术人。海南省工业学校是国家级示范性建设学校,该校师生对于学校责任教育的现状满意度不高,应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来构建“敢于担当的海南人”的素质结构,以从我做起、从善做起、从小做起和从严做起等路径来实践学校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德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等教育脱离精英本位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原因,致使大学生责任意识日益淡化。高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等方法重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干劲足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学生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师的社会责任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是随着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而出现的。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引发了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发生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增多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过分依赖,进而导致教育责任的严重失衡。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育的责任分担,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肩负起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责任,对于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校长专业化视野下大学校长的责任,从校长群体层面来讲,主要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从校长个体层面来讲,大学校长应代表本原的教育价值取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理性化的人文教育观。落实大学校长责任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更充分地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与社会及家长的沟通;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校长培训机制;强化对校长工作的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