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大平 《教育》2008,(1):38-41
2007年,国家助学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体系的健全上。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国家助学新资助体系还不健全,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六项措施不一定总是相辅相成,有时甚至形成此消彼涨的排挤效果;从教育投资的角度看,对学生资助的管理是一个运用资源的过程,越是优质的服务,其操作成本就越大。所以,对所有困难学生做到“应助皆助”,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从助学贷款实际运营的客观情况看,存在着学生恶意欠贷与银行因之而惜贷的矛盾,这实际上是社会信用大环境无保障的情况下无奈的负面反映。我国助学体系还有发力的空间,如怎样使国家助学金在各校的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应助皆助”以及学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助学贷款从政策起步,因出现法律问题而受阻。在政策与法律的对冲中,助学贷款制度呈现了多形式发展的样态,而实务中关于助学贷款中道德问题之诟病,信用制度之呼吁,还贷负担之报道,可谓不绝于耳。其实,我国的助学贷款背后既有从政策向法律转化的不彻底,又有教育部门和银行企业间的博弈。而唯独作为受教育者和就业者的公民权益在博弈中缺位,在理念上缺失。确立维护公民发展权益的助学贷款理念正是完成助学贷款制度从政策向法律的转化并疏通助学贷款症结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经济的意义上看,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着一些重大的转型。从经济形态上看,这是从物质经济向文化经济的转型;从价值形态上看,这是从功能性价值向意味性价值的转型;从资源形态上看,这是从物质资源向文化资源的转型;从生存形态上看,这是从财富向品味的转型;从管理形态上看,这是从硬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助学贷款自实行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贫困大学生通过这一途径顺利完成学业。但从另一方面看,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存在一定弊端。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先行制度进行调整,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三年级是过渡阶段。从掌握知识上看,以识字为重点向读写为重点过渡;从思维发展上看,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从认识规律上看,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这个承上启下的衔接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年段。但由于教师认识不足以及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使得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波动很大。怎样顺利渡过衔接阶段?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体系中,课后练习属于助学系统之一。这种助学体现在指导学习方面,即从学习目标上指向学什么,从学习过程上指向怎么学,从学习情境上指向为什么学。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对课后习题进行认真、深入、系统地研读,从中探寻课后练习题助学的密码,并引导学生通过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来落实课后练习题的相关训练,以达成课文承载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政府采用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法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从实践上看,这一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4个主要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必须采用相应的对策去解决.对涉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其他问题也要进一步去研究.  相似文献   

8.
助学课堂就是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重构课堂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学"走向"主动学"。从助学的主体看,有自助、互助和师助。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任务驱动、合作交流和引领提升,探寻助学策略,使助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质""智"双赢!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政策之一。国家助学贷款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被归纳为银行、贷款学生和第三方中介,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三方主体的决策取向,解释了目前的助学贷款政策施行乏力的现象。银行的经济人属性是其缺乏放贷动力的主要原因;信用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合理的还款制度是学生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而风险补偿金机制的引入使得贷款风险向政府和高校转移是第三方中介不积极支持助学贷款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与在校国家助学贷款相比,生源地助学贷款在运行机制上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某些特征,因而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因助学贷款主体就业去向不定,加大了按期收回的难度和回收成本,加之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不健全,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出于对其关注,本文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的调查为例,从政策执行层面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阐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与局限。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一方面以个性化教育、多元弹性的评价方式以及在助学育人的过程中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其发展又存在盲目创收、助考不助学、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不同角度与层面探讨终身教育体系下社会助学的发展趋势及改革。  相似文献   

12.
北京印刷学院历来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今年,学院针对贫困生增多的问题,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以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1.针对中小型高校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困难的状况,从今年开始,学校每年向银行投入100万元保证金。些举既保证了学校能申请到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助学贷款的最大提供者。在学生财政援助方面,美国拥有丰富的经验。高达4 600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市场和长达数十年的学生贷款历史,使美国通过借贷帮助学生支付学费的政策日趋专业化。对于正在扩大学生助学贷款体系的中国来说,可以从当今美国学生助学贷款方案改革中获得启示。其一,应尽力在资助活动之初设计一个独特完善的贷款体系管理方案,以避免日后的不断简化和调整;其二,尽量限制中介的参与以减少贷款成本及贷款发放过程的行政程序;其三,通过政府债券来寻求与金融市场的平衡;其四,要不断完善学生信息渠道,提高学生贷款信息获取度;其五,要努力对助学贷款方案改革所引起的不可知后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真正意义上实行的第七个年头,尽管在这期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是其效果仍然不尽人意,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入手,通过分析国家助学贷款所遇到的困境,找出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贫困家庭于女顺利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要求 ,我国从 1 999年开始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助学贷款计划。但是该计划却在 2 0 0 3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各大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由于居高不下的违约比率而于 2 0 0 3年 9月几乎终止了相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 ,从而在国家助学贷款领域出现了经典意义上的“市场失灵”现象。究其根源 ,是由于我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其目标和属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本文认为 ,要真正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两难困境 ,必须使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其公平目标和特定属性之间保持一致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引入政府或准政府的担保机制 ,化解助学贷款的善意拖欠风险 ;修改贷款发放主体的市场准入规则 ,适度引入竞争因素 ;引入保证担保方式 ,强化借贷者的还贷责任、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方面,家庭收入减少和就业困难使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大增。另一方面,银行缺乏放贷积极性,可能对学生助学贷款把关更严。对此,高校和政府应共同采取积极措施缓解学生的就学危机。高校可实行学费打折,延长交费年限,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心理干预机制。政府应审时度势,及时出台相应政策,如向经办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注入一部分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直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购买一定比例的学生助学贷款;适当上调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金比例上限;组建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使用和回收等。  相似文献   

17.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惠民政策。高校作为贷款银行和借款学生之间的桥梁之一,其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从高校视角,研究提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以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立 《教育》2009,(15)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在全国推行,如今已近10年。国家助学贷款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贫困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人才培养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贷款推进非  相似文献   

19.
助学贷款制度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信用障碍,商业银行目前普遍不愿发放助学贷款。由政策性银行发放助学贷款,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助学贷款难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助学贷款的风险,最终可能形成大量坏账,由政府买单。助学贷款只能选择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利用社保基金,通过社保卡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贷款难和风险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助学贷款自实行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贫困大学生通过这一途径顺利完成学业。但从另一方面看,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存在一定弊端,“好心办坏事”的争议自始至终都不曾淡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