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手机短信广为流行。弗科尼尔的合成空间理论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以合成空间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角度对仿拟手机短信进行概念整合研究,能够很好地描述仿拟手机短信的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和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得出了新的理论——概念合成关联理论,并以其为理论框架分析了两则仿拟的生成与阐释机制,提出促成概念产生关联的重要因素是认知语境。认为在解读仿拟的过程中,仿拟的仿体空间和本体空间总是相互作用,在认知语境的作用下,促成各个空间概念产生关联,这些关联成为人类解读话语时认知推理的基础,在合成空间里形成层创结构,即仿拟话语的隐含意义。因此,受认知语境制约的多空间概念合成关联理论可揭示人类语言使用和理解过程中概念映现的动态本质。  相似文献   

3.
李珊珊 《海外英语》2011,(14):318-319
仿拟作为制作新闻标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其新颖幽默、诙谐讽刺的语用效果受到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的青睐。仿拟运用在新闻标题中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活动。因此该文拟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合成理论来深入细致地探索仿拟生成和诠释的认知心理过程,从而提供一种新的角度来揭示读者在线理解新闻标题中仿拟现象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浅谈仿拟言语的语用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仿拟言语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仿拟言语的心理阐释。首先,本文将仿拟的语用功能归为两个方面:新颖幽默和辛辣犀利;然后根据仿拟这两方面的语用功能将仿拟分为正仿和反仿;最后运用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人们理解仿拟言语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5.
权巧丽 《双语学习》2007,(6M):106-107,109
本文以仿拟言语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仿拟言语的心理阐释。首先,本文将仿拟的语用功能归为两个方面:新颖幽默和辛辣犀利;然后根据仿拟这两方面的语用功能将仿拟分为正仿和反仿;最后运用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人们理解仿拟言语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6.
仿拟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一种认知模式。联想是仿拟生成的心理基础,仿拟的表现特征是在联想的作用下形成的。求新求异、求美求雅、求简求便是仿拟生成和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倾向。概念合成理论为深入认识仿拟意义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认知的角度观察、分析仿拟将有助于揭示其言语修辞行为的内在规律,深化修辞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成语谐音仿拟广告词理解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重新审视成语谐音仿拟广告词.这一尝试性分析揭示了该类广告词理解的认知过程,扩展了这两个理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同时也为解释这类广告词广受青睐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空间,从而丰富了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仿拟修辞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一种认知模式.联想是仿拟生成的心理基础.仿拟的表现特征是在联想的作用下形成的.求新求异、求美求雅、求简求便是仿拟生成和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倾向.概念合成理论为深入认识仿拟意义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认知的角度观察、分析仿拟将有助于揭示其言语修辞行为的内在规律,深化修辞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合成空间理论对委婉语的阐释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Fauconrier和Tumer等人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委婉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常见形式,但由于它表达的是一种与字面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对委婉语的理解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本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用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委婉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映射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是有关意义构建的理论,对许多语言现象具有解释力,本文拟运用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汉语俗语意义解读的过程,以期为汉语俗语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感是人类认知领域中复杂的心理认知现象之一。研究探讨通感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通感的基本认知规律。以心理空间理论以及后续发展的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研究探讨了某一感觉特征在心理空间是如何进行相互投射,各项信息在合成空间中的创层结构中怎样进行组合、完善和扩展。这一感觉同另一种或多种感觉的相互连通造成了词语表达的语义变化以及新的意义的产生,由此揭示出通感的形成机理及其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超常搭配是指某些合乎大众所接受的语法规则但在词语的组合关系上又突破某些语法规则和搭配习惯的语言现象。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超常搭配具有一定的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13.
概念整合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之一。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它对英语中的多义词、习语、复合词、新词等有较强的解释力。通过实例具体分析词汇中的概念整合机制,旨在培养学生的概念整合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任日慧 《海外英语》2012,(6):242-244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对该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不但对自然语言的在线意义解读具有普遍性,而且是人类思维和活动的基本方式。广告在现代生活中的普遍性使得广告成为此理论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对象。概念整合理论也能对广告的意义构建提供强有力的阐释。但由于此理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研究范围等方面还存在争议,需要认知语言学家及其他学科的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以"合成空间理论"为理论背景,研究汉英表量结构中隐喻的分类与认知解读问题。根据输入空间的不同,从认知角度将汉英表量结构中的隐喻分为两类: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显性隐喻是通过"量词"和"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整合进行建构的,而隐性隐喻是通过量词所描述的"原型名词"和表量结构中的"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整合进行建构的。  相似文献   

17.
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普遍的认知机制不仅可用于解释概念隐喻、事件整合、概念延伸和假设类推等语言现象,而且为语篇分析和意义构建提供有效的、创新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本文以该理论为依据解读李白的诗歌,试图检验该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语篇分析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We demonstrate that a particular blended learning space is especially productive in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energy transfer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this blended space, naturally occurring learner interactions like body movement, gesture, and metaphorical speech are blended with a conceptual metaphor of energy as a substance in a class of activities called Energy Theater. We illustrate several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blended aspect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motes productive intellectual engagement with key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learning of energy, including distinguishing among energy processes, disambiguating matter and energy, identifying energy transfer, and representing energy as a conserved quantity. Conceptual advancement appears to be promoted especially by the symbolic material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Energy Theater environment, in which energy is represented by participants and objects are represented by areas demarcated by loops of rope, and by Energy Theater's embodied action, including body locomotion, gesture, and coordination of speech with symbolic spaces in the Energy Theater arena. Our conclusions are (1) that specific conceptual metaphors can be leveraged to benefit science instruction via the blending of an abstract space of ideas with multiple modes of concrete human action, and (2) that participants’ structured improvis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everaging the blend for thei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