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在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民族政策的不同类型区分不清,功能发挥"表里不一";民族政策的科学依据不足,政治取向明显;民族政策制定与落实缺乏协同创新研究,重大民族问题解决乏力。相关建议主要包括:第一,民族政策体系既要体现优惠性的一面,又要展示特殊性的一面,优惠政策是"表",特殊政策是"里",民族政策应"表里如一";第二,加强民族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多元性依据,尤其是历史性依据、时代性依据、科学性依据、现实性依据、民族依据、比较性依据等;第三,分别成立国家层面的"西南民族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研究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民族问题,为国家战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时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条件,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关照的重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章对民族教育政策取得的成就及当前民族教育政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民族教育政策正在进行着新的时代转向,政策支持的重点将由"硬件"转到"软件";政策执行中,将由政策"强制"转到政策"认同";政策取向上,由"倾斜"政策向"特殊"政策过渡。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强化共性,这是真正的多元一体教育政策。在此基础上,优惠政策与特殊政策两种类型的民族教育政策互相支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而这一政策体系主要来自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别国经验的借鉴以及对现实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族教育公平发展的制度保障,民族教育政策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成员公平地享受教育权利。长期以来,涉及民族教育政策的部分研究者却惯用普通教育政策研究的思维和套路,站在普通教育的立场上,对民族教育政策进行"指手画脚"的评判,殊不知民族教育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尴尬的两难。研究认为,民族教育政策执行中两难的实质是对差异和公平的权衡;是权衡民族教育决策者价值取向的体现;两难的消除也是未来民族教育政策改革的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政策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政治经济因素、民族政策因素、教育政策因素等民族教育政策的环境因素正在发生着变化,引起民族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随之转型,即从单一重视优惠政策转向特殊政策与优惠政策并重。在此基础上,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教育政策的内容包括特殊政策与优惠政策两个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回顾了解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以及具有代表性的 4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回顾了我国执行的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措施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7.
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不仅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以甘肃省高考成绩和招生优惠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发现,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距更大;社会调查研究表明,公众认为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增进共同性,同时也感知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强化差异、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和完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但需适时将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发展为“差别化支持政策”,遵循增进共同性、公正性、精准性和协调性原则,实施区域与个体精准的差别化支持政策,注重从“结果”的差别化支持向“过程”的差别化支持转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教育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直接影响着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苏联和俄罗斯时期的民族政策始终围绕着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而得以发展。在其推动下,俄罗斯的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没有自主权的统一管理模式到扩大地方教育自主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民族教育优势、回归民族语言教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民和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的民族自治县,民族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改善贫困落后面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历史化、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民族教育发展并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搞好民族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主要探析了上海在促进民族教育方面的主要举措与经验,以期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民族发展,是指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民族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而教育则是民族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和条件,脱离民族教育就谈不上民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的实现涉及主体需要、客体功能和客体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三个因素。教育价值与民族教育价值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民族教育具有教育的各种价值,民族教育价值的本质性就是要突出其"民族性",即"文化性"。其价值主要由民族教育的个体价值(民族教育能满足民族成员和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民族教育的社会价值(民族教育能满足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构成。  相似文献   

13.
实施全民教育 ,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并且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普及教育和教育机会权利平等的问题。国家对于那些在受教育机会上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给予特别的关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现实中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在民族贫困地区还十分突出 ,如回族女童教育问题、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差以及教育质量差、效益低问题等 ,因此 ,对民族贫困地区来说 ,特别优惠政策是教…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民族地区尽快赶上全国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即对少数民族优惠和照顾的相关政策。由于这些政策使用了优惠、照顾、扶持、倾斜、特殊等词语,人们在习惯上把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的相关公共政策称为“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5.
新桂系以教育归化取代军事镇压手段来协调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突破了传统的民族政策理念,确保了以"民族同化协进"为中心的民族政策的顺利实施;特种师资训练所成为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推进器,特师学生成为连接政府与特族社会的桥梁;较成功地塑造了少数民族民众的现代民族国家公民观念,也打破了历史形成的民族之隔阂状态,开启了政府与特族亲善之窗口。新桂系特种教育的实施对于协调民族关系和增进民族团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学术界有关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的回顾,提出现有研究主张以"国族"为基础和以"公民"为基础的两种国家认同建构途径。文章通过将国家认同问题与现代条件下民族国家建构过程联系起来,指出了两种途径分别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并结合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提出在民族教育政策制定和实践过程中应当关注的几个方面,包括平衡双...  相似文献   

17.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总结建党九十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成果,本文以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甘肃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实践、取得的主要成就、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得出了完善民族教育政策的路径思考,以期为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简要回顾了解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具有代表性的4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回顾了我国执行的特殊民族教育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19.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发展和团结,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而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民族交往、融合的桥梁。当前,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和民族理解政策。在开展民族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时,必须研究该国的主流文化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可采用田野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理解他国民族教育政策出台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政策出台的意义,并详细了解该项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切莫就事论事,妄下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迈进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民族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宁夏是回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宁夏的民族教育主要是回族教育。面对新形势,大力促进回族教育的发展,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促进民族地区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宁夏民族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到民族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统筹规划,又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少数民族实际和民族特点,有创造性地积极发展富有特色的民族教育,进一步提高民族学校的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