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缺失现象与人才培养目标本质之间的差异性,呼唤人文素养教育的复归.文章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状况,提出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呼吁重视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养,开展社会活动;深化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开设人文素养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明确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及综合开发为宗旨的原则,确立人文素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全方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中首先分析了高职航海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指出了当前高职航海类学生存在的人文品质相对弱化、人文传统日益淡化、价值观念日趋功利等问题,在进行高职航海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中,提出了以下方向:加强环境建设,形成良好人文关怀氛围;更加重视课程的优化,努力提高人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这一研究对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改进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匡芳 《成才之路》2022,(8):24-26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符合现代企业需求.作为湖南高职院校,应以湖南本土地域文化——湖湘文化为基础,建设人文素养课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文章以湖南高职院校为例,对湖湘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人文素养缺失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是高职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选择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是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办学理念,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及人文精神渗透,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教育成长发展初期的阶段性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当以人文精神为价值诉求。培育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互动性环节:在人文课程载体方面注重两课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在专业模块教学环节促进科学技能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通过学生实践性载体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们正处在科技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时代,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十分必要。我们可以通过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大学语文在线课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等措施来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高职旅游文化课程虽然不能单独完成对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但作为人文学科色彩浓厚的社科类课程,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一定的特质。要利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平台,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培养。文章提出从当代高职生的人文素养的缺失现状分析入手,思考旅游文化课程所具备的人文素养培养特质,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构建合理的旅游文化课程人文素养价值体系,从"社会人"的需求角度,将课程与社团合一,教学与服务合一,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任务。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全新办学理念,重塑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夯实高职学院人文素养教育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人文素养;构建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培育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载体;创建体现高职院校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0.
显性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与此同时,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水平直接体现了校园文化氛围,所以,学校要重视显性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本文通过对于显性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简单的阐述了显性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显性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广大师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从专业培养、职业需求、人文素质这一现实需求出发,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细化课程培养目标,分解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及评价方法,构建语文应用能力训练与"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素养"三者融合的系统化、多元化、层次化的语文课程体系,对接高职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社会职业活动及专业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解决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问题的对策是:做好顶层规划,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丰富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重视人文素养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工作,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注重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开发和建设好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素质、师生关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资源及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的隐性课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技能又提高个人意志品质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学生具有民族凝聚力、精神激励等教育功能;厘清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是培养、熏陶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论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创建之初就弱化人文教育支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现行的高职人文教育在课程构建、师资素养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加强高职人文课程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加强人文教育的评价与考核则是高职院校有效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必由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高职教中通识课程的设置,应从遵循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后续教育过程中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式中体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建立高效、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匮乏、人文思想偏颇、人文方法单一和人文精神不足等方面.其应对策略,一是重视人文教育,切实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二是重构课程,融入人文教育:三是调整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增强职业性;四是加强教师人文修养,提高教师素养;五是完善育人环境,形成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8.
李健民 《海外英语》2023,(8):206-208+228
从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构建“三维六融”育人机制,以课程建设为平台,从语言学习、思政教育和职业情境三个维度,凸显价值引领和行业对接,融合通用英语和行业英语、主题统领和工作过程,显性和隐性课程,语言能力和行动评价,团队合作和自主研修、网络空间和实践空间,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课程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能够培养与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及文化素养,从而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语文课程的建设。本文从高职语文的定位引入,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如何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路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第一维度,关键绝不仅是"技能",而是人文素养。鉴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新需求及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亟待解决认识欠落实的意识问题、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人才培养问题及个性化、本土化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须加强院校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视教师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