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的总体战略、乡村治理的历史发展和实践逻辑决定了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取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政治制度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和城乡共同富裕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这些核心议题决定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推进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乡村自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彼此促进、协同推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完善党委领导下的乡村"四治"新体系,提升乡村善治能力;构建和优化共同富裕治理机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厚植乡村治理社会资本等。  相似文献   

2.
官员选拔与管理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旧版教材的内容、结构所限,中学历史教学仅从政治制度的视角阐述官僚体制的发展与演变,较少涉及其他相关内容,而王亚南先生认为,中国的官僚政治形态,属于社会文化事项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可见,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是国家政治制度合法性的重要来源,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贯彻落实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使之入脑入心,从而实现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必须注意澄清近现代史领域的虚无主义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彰显了强大活力,解码其成功的历史奥秘,“团结”与“奋斗”具有独特的地位与意义。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更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团结奋斗的精神元素,挖掘其时代价值,发挥其强大凝聚力,坚定制度自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6.
政治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作为政治生活中较为固定的安排,是人们长期政治实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新型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的适应性、政治参与的广泛性、政治阶层的开放性以及政治权力的受控性等。政治制度作为国家共同体内各种行为的规范体系,对于国家治理效能具有基础性贡献,国家治理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制度化的水平,而制度绩效又依赖于制度供给质量和政治发展的进程。因此,从理念层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性;从制度层面,要增强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挥制度优势;从行动层面,要深化改革,稳妥推进政治体制变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迈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学术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着一个国家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及模式,中美两国大学的文化传统、面临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其办学理念和内部治理体系各有所长、治理模式互有优劣.善于"借鉴"才能"超越";敢于"创新"才能"领先".中国大学在借鉴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经验时不能简单模仿或移植,而应当坚持"追赶"与"超越"战略并举,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努力走出一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统对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若干文化因素,包括文化适应力、文化抗震性、文化类型、文化结构、文化属性。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产学合作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取向,在学习这些国家的某些做法时可能更容易,而且需要适应的时间更短,本土化改造更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党领导下对国家进行管理所采用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套内容联系紧密、逻辑相互协调的国家级管理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关乎国家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与政治转型的质量密切相关。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和打造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向现代化方向改革,重新对国家管理的各个标准和要求及治理能力进行现代化更新。在改革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政治制度会对治理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而治理绩效又会影响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的质量。因此,需要找到政治制度和治理绩效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  相似文献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逐步发展,但是,它还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各自的独特性与历史发展的普遍性的统一,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历史地决定的,并与这个国家的根本性质相  相似文献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撑,同时将国家治理主体有机联结在一起形成治理合力,体现了人大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为我国现代国家制度的源泉和基础,人大制度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兼具民主性与集中性;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兼具监督性与合作性;在国家治理程序中,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它们为各级人大发挥自身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的职能作用奠定了基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优化人大制度自身的具体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理顺人大制度同国家治理体系中其他政治制度的内在逻辑关系,推动人大制度的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等专题.以文明史观审视这段历史,就是以"文明"为单位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助于领悟人类历史的真谛,提升历史二轮复习效率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日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追究起来,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了近代中国科学发展落后。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管理体制经历多次改革。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回应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学校管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集体领导力理论厚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相吻合,且高度契合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践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愿景。在集体领导力理论视角下,中国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国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和中国本土化的管理实践成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都亟须转型。以大学为基本概念,探讨什么是大学转型发展和西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大学转型发展的特殊性。认为: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多次转型,其发展“型态”逐步稳定;我国大学在百年历史中也经历了多次转型,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本土化“型态”,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育观念转变、制度转型、组织转型、学科转型、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我国大学转型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不仅要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更要从制度尤其是文化层面深入探讨转型的中国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其前提条件和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坚持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根本政治制度和主要的政治制度,而绝不搞西方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须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立足中国现实,更要凸显中国特色。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条件已经具备,可以将这个体系表述为在党的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以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为目的,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在强化"五大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党政系统的效能建设;同时需要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上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简约治理"理论审视林改作为国家政策"落地"村庄的过程,认为"简约治理"模式在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国家政策进入乡村社会时,并不能简单粗暴地用政治权力去推行,应该根据地方实际,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准官员"和"情法合一"的治理机制等方式,把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化为"村庄实践",实现国家政策目标。这是中国治理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下公共政策执行的乡土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向世人展示出的一种重要国家软实力,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国家制度软实力中具有明显优势而又独具特色的制度因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的人大制度优势得到了更加充分地彰显,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制度软实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我国人大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成效,不断提升国家制度软实力,进而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硬核实力。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于资源的关注以远超前工业社会仅限于自然资源的"小资源观"视野,已经转向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信息资源等"大资源观",并开始从新的研究角度研究硬资源、软资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等新的资源类型。制度因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以及长期形成过程中具有的民族性、时代性、人类开放性、兼容变迁性、稀缺性、战略性、可利用性、可配置性等属性和特征而逐渐具有了资源的一般属性,因而被人们纳入政治资源研究的视野。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集中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研究政治制度资源在政治资源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政治制度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进一步释放制度的活力就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