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起,基于网络、针对大众人群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呈井喷式发展。目前的MOOC虽然能支持视频课程、论坛、测试和评价等功能,但对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和给予反馈的能力仍受到限制。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类试题可以通过机器进行评判反馈,但一些主观类试题,比如数学演算、设计问题和论文等一些复杂和开放性的作业任务就无法通过机器评判反馈。针对这一情况,一些MOOC平台正逐步引入同伴互评机制。虽然同伴互评机制的设立使得主观类试题得到有效评价,但学习者对同伴建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表示怀疑。调查发现,94%学生更喜欢老师评语。如此,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或过程模型保证同伴互评的准确度、信服度和价值。本文构建了三种关联复杂度不同的同伴互评概率模型来提升MOOC评价系统中主观试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利用Cousera中"人机交互"课程的相关数据组来评测各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的准确度。评测方法采用了吉布斯采样法和期望最大化法。文章通过对使用三种概率模型得到的评测结果与通过Cousera平台同伴互评系统所得到的相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准确度有显著提高。本文构建的模型可以提升同伴互评系统整体效果,且最高达到30%。文章最后还对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的进一步改进方向和其在MOOC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增加新的关注参数,例如评分者在评分时投入的关注度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某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泛读课程的名著阅读活动中引入同伴互评方法,结果发现:同伴在语言形式方面的批阅多于内容方面的批阅;同伴互评的正确率较高,而且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同伴互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阅读和撰写文章的认真程度。与教师评阅相比,同伴批阅没有明显的劣势。学生通过互评深化了对名著的理解,拓宽了思路;相互启发和督促,提高了写作水平,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为未来的职业训练作了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3.
同伴互评是现阶段网络学习评价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同伴互评领域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学习风格是影响该教学活动效果的因素之一。文章根据科尔布(Kolb)的学习风格量表对被试对象进行分类,设计并开展了基于“线下教学,线上互评”混合教学模式的同伴互评活动;依据评价深度内容分析表,对同伴互评中产生的评语文本进行分析,探讨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对网络同伴互评过程及其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持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在互评中的评价深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聚敛型学习者在互评中评价深度最深;②学习者学习风格并未对其学习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但其在互评中的评价深度可以预测其学习结果。因此,开展同伴互评活动的教师应充分关注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提升同伴互评中学习者评价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笔者教授的英汉笔译课采取同伴互评实验,本研究就某翻译作业同伴互评的情况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论是同伴互评对翻译教学有积极的功效,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实验学生于学年初和年终填写了完全相同的两次问卷,这两次问卷和针对该作业学生的反思体现了同伴互评的可行性,主要是增强了对原文的理解并改善译文的结构和语言。按照译文的准确性、创造性、目的性三大类,对比学生的互评评语与教师评语,体现出同伴互评的可靠性。但是本研究也显示,具体的互评操作程序还有待研究,比如对学生互评前的培训,以及评改时的组织,优化互评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7,(5):67-73
文章基于同伴互评与网络同伴互评学习活动的相关分析,从"理解"的角度探讨了网络同伴互评学习活动的内涵。基于此,文章围绕衍生性主题、理解性目标、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等四个核心要素,构建了理解视域下网络同伴互评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依托此框架,文章以"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课程的相关学习内容为例,从理论层面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文章的研究,一方面可为同伴互评研究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设计案例与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同伴互评英语作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阅英语作文的辅助方法。本文就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从理论上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同伴互评作文的理论依据;从大学生的实际及其问卷调查角度论证了在大学生中进行同伴互评作文的可行性;阐述了同伴互评作文的优势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日汉翻译课堂上采用同伴互评模式,并对同伴互评作业以及相关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同伴互评模式在小组划分、反馈意见认同度、沟通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同伴互评模式的实施效果,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解决,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对翻译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息息相关,英语演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非常重要。在培养思辨能力的方法中,同伴互评法颇受推崇。通过研究同伴互评法的功能,探讨了演讲课堂中同伴互评法在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线上培训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同伴互评可以促进教师的在线学习效果,但在应用中仍存在同伴评价参与度低、评分者一致性和评语质量不高等问题。研究将评价支架引入到大规模教师培训类MOOC中,对同伴互评中的整体型评价支架和分析型评价支架进行设计和开发,并采用实证研究的范式,探讨不同评价支架类型对教师同伴互评中评价参与度和评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型评价支架能更好地提升教师学习者同伴互评的评价参与度,提升评价一致性和评语质量。因此,在设计与开发教师培训类MOOC时,可考虑将分析型评价支架纳入同伴互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同伴互评的可行性、同伴互评的具体过程以及同伴互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角度的研究,力争使学生能够提高同伴评价的效率,增强同伴互评的可操作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同伴互评是一种成本效益高、功能强大的评估方法,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好处,但同伴互评仍面临着如何提高其有效性的挑战。本文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基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构建了同伴互评体系,进而从互评个体、互评环境和互评行为的角度设计了同伴互评体系的有效组织程序,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检验了同伴互评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同伴互动是实现学习者深度学习与计算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但计算思维的抽象性与内隐性特征阻碍了计算思维各能力维度共现关系与动态演化趋势的外化表征。为此,文章提出了同伴互评支持的结对编程模式,并在高校综合性课程中开展教育实践,利用认知网络分析(ENA)可视化呈现能力水平高—高、高—低和低—低三种结对方式下学习者计算思维认知网络结构模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互评与结对编程模式的融合创新有助于学习者计算思维的提升与知识的双向迁移;在线同伴互评中,组内互评关注计算思维的概念,组间互评侧重于实践和观念;高—高组的同伴互评聚焦宏观图形认知,低—低组则倾向局部代码编写;随着同伴互评的深入,三组的认知网络质心移动轨迹转趋一致。研究将同伴互评机制与结对编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职前教师的计算思维从教准备度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宗旨在于探究同伴互评的实际教育价值,研究对象为二十名日语专业学生。为了使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对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提前培训,并收集了同伴互评信息,采用访谈方法考察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互评具有教育价值,其能够助推日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学生对同伴互评机制较为认可,认为同伴互评能够增强自身学习能力,保证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线学习评价是检测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在评价中加入自评和互评会使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研究针对在线学习评价中自评、师评和同伴评价中的问题,基于Moodle平台,应用多层面Rasch模型探究学生自评、师评和同伴评价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师评最为严厉,然后依次是同伴评价和自评;评价量规的制定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在线环境中评价应增加即时反馈,从而使评价促进学习。多层面Rasch模型使在线学习评价更具合理性,对评价标准和一致性的检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起,同伴互评就作为过程写作法的重要环节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其相关研究包括同伴互评本质、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教师评价的对比等内容。其最新研究成果意义深远,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深入开展同伴互评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梳理相关文献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同侪互评是二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调查同侪互评在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同侪互评持积极态度,认为互评可帮助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会利用同伴的反馈意见对作文进行修改。同时,教师评阅和反馈仍然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倚重。研究还发现,对同侪互评的态度及对同伴反馈的利用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关。总的来说,互评活动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对写作教学有积极作用,但互评较为费时,且受较多因素影响,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同伴互评是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方法,同伴互评充分调动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改变了学生在学习文章写作中的被动地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同伴互评较好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和评阅文章的能力。教师在此后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方法,力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  相似文献   

18.
同伴互评能够促进学习者高阶认知能力的发展。文章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法,以课程进程中四次作业的同伴互评评语为分析对象,从时间序列视角探索同伴互评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影响与差异影响,剖析出在高校课程教育中"以评促学"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同伴互评能有效提高学习者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帮助学习者在更高阶认知结构上进行知识构建;在同伴互评策略支持下,高、低元认知自我调节能力水平学习者与整体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趋同,即都经历了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发展过程;但是,对于高水平元认知自我调节能力组学习者而言,同伴互评在提升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综合性和深层次的建构方面,有更加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同伴互评是过程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论证了它的优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引入同伴互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认可同伴互评的方式,信任同伴具有客观评价他人作文的能力。同伴互评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以及责任感和合作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20.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研究方法,在对同伴互评在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写作课的功效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通过同伴互评对学生写作能力影响的评价,发现大部分同学对写作课上同伴互评的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表明同伴互评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