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到毛泽东知行统一观形成的思想史.揭示了中国知行关系演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发展规律,并认为从知行合一到知行统一也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的唯物辩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朱熹的知行观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行相互依赖(“知行常相须”),二是知先行后(“论先后,知在先”),三是以行为重(“论轻重,行为重”)。这三个方面是从不同角度立论的:知行相互依赖是总原则,知先行后和以行为重是具体操作;知先行后强调行以知为指导,以行为重突出知依赖行的贯彻。朱熹知行观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因而不可将任何一个方面孤立或夸大。王守仁对朱熹的指责恰恰是犯了将其中的一个方面“论先后,知在先”孤立看待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知行关系的哲学范畴从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不同历史时期,知行观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先秦时期孔孟二人对于知行观的独到见解以及宋明理学时期二程和朱熹分别提出的“知先行后”说和“知在行先、行比知重”的观点,对于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有很大影响。当今社会,“知行合一”思想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宋明理学发展中,朱熹较早提出了"心本体"的思想。但由于他理学体系的需要,这一思想没有被最后确定下来。后来,王阳明进一步发展朱熹的心学思想。具体而言,在心、理关系上,王阳明克服了朱熹"心与理为二"的矛盾,把主观和客观融合统一,用先天道德性的内容把心与理沟通,将朱熹的"性即理"引向"心即理",实现了"心与理一";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在朱熹知行相须互发说和重行说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在格物致知上,王阳明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说,而接受了朱熹的致知说,并提出了致良知说。朱熹的心学思想经过王阳明的阐发,从而完成了宋明理学中的心学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7):45-51
知行学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格物致知学说相互印照补充,其中知行关系独具特色:在知至之后知可以向行自然转化,在知至的基础上,知行具有一体性和合一性;在知未至时,则应当下主敬的劝勉工夫促成知行的转化。前者是知行合一的本体态,后者是知行合一的非本体态,即无论何种情形,朱熹都强调要知行合一。这两种"知行合一"态在工夫论和境界论的视域中可以完美地融合,它们貌似分离,实则合一。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认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夫之第一个明确提出和论证了行先知后说”。多年来我们的许多教科书和专著都用“行先知后”来表述王夫之的知行观,把它当作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代表性论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王夫之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都做了批评,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实,但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这个批评推论出王夫之主张“行先知后”说,而应从这个批评的来龙去脉理出王夫之全部知行观的头绪。  相似文献   

7.
因信奉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主张,教育家陶文浚先生将自己的名字先后改成陶知行、陶行知。他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这一观点在今天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当今的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普遍存在着言与行、认识和行动脱节的情况。一、现象儿童知行分离现象绝非个别,在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的现象。1.知道纪律重要却不守纪自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推行之后,纪律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入学之前,孩子们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因信奉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主张,教育家陶文浚先生将自己的名字先后改成陶知行、陶行知。他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这一观点在今天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当今的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普遍存在着言与行、认识和行动脱节的情况。一、知行分离的现象1.知道纪律重要却不守纪律自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推行之后,纪律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和精神文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入学以前,孩子们实际上已经从家教中得到许多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而一入学又受着良好的纪律教…  相似文献   

9.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先生的心学精髓,陶行知先生将其纳入教育理论体系,对现代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真正落实学生主体,确实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  相似文献   

10.
知行关系如何,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大问题.就其历史发展而言,概括地讲,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知易行难”说,二是“知行相须”说,三是“知难行易”说.第一、三两种说法,讲的是知行的难易问题,第二种说法,讲的是知行的先后轻重问题。陆九渊“知之在先……行之在后”说,王守仁“知行合一”说,都可以归于这个问题中.除了孙中山“知难行易”说晚出于孙奇逢,姑不论及外,而其他两种说法,孙氏都有论述,而且讲得颇为详细,他既讲“知易行难”又道“知行相须”.他所理解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徐怀礼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人,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青年时代读书时,受王守仁(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改“文浚”为“知行”。后又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毛主席称...  相似文献   

12.
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在人的活动中,知与行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倡导知行合一,但在现实生活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起知行反思机制,促进人们在实际生活当中的知行合一,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人生中,总有一些东西会点亮人的心灵,如一位大臣的谜语让齐威王幡然醒悟,然后励精图治而一鸣惊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使陶行知如暗夜中看见星光并终成一代教育大家;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敲开了多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典型的知行观理论,今天研究它,不仅要弄清关于知行的道德和意识的两个理论进路,还要明白阳明是如何将二者合一的。当然除了从学理的角度理解外,还要究其现实根据,本文正是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粗浅的论述了"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陶丹 《今日教育》2014,(10):66-67
人物小传王守仁(1472~1529)别号王阳明,明代中叶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在教育领域颇有建树,提出了"顺应天性"的儿童教育思想。这对化解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功利、浮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守仁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倡导德育优先原则,以传统儒家典籍为德育内容,提出"明人伦"、"破心中贼"之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建立了其心学思想体系,其心学影响下的德育思想丰富而又独具特色。本文从王守仁"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和"致良知"的德育方法论述了其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明朝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及良知,"行"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道"之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使教学工作与正确的精神教育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9.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也称阳明先主,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从自己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体系出发,并根据自己数十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在教育心理思想方面提出了一些颇具特色的见解。这些见解散见于其主要著作《传  相似文献   

20.
朱熹、王阳明都是宋明理学的关键人物。他们都是以发扬儒家的伦理道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主要宗旨的。本文从历史责任感、知行关系、即物穷理与致良知几个方面,论述了朱、王二人关于伦理道德修养的一些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