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话语权是思想语言的权力,是控制舆论的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表现,两者互为表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舞台上,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战略制高点。当代中国要加强国际话语权,必须不断增强核心价值的渗透力;力争"道德制高点",提升中国话语的感召力;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强化中国话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跨文化交流,共创话语权的双赢,加强中国话语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中国话语体系现状及其重构的必要性,并从跨文化传播视角阐述跨语际实践在重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的作用,即通过翻译打造对外话语创新平台、让西方文化真实感受中国话语语境,促使中国"发声",在"西强中弱"的话语格局中彰显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会议上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为语料,以共同体叙事为研究点,分析其说话的内容、形式、结构,探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话语国际化策略。从说什么、怎么说、说多少等方向构建国际话语体系,表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立场,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做法,促进国内外生态文明语言多元互动,塑造爱好和平、负责任大国形象,提高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时代新人培养新使命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实困境的紧迫呼唤。习近平以其鲜明共情的话语立场、独特的话语提取模式、形象通俗有趣的话语表达、坚毅自信有力的话语主体魅力形成了高超的习式政论话语风格,掀起了一股清新的话语新风和研究热潮。探析习近平政论话语风格,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重要启示:通过"从凸显话语立场、重组话语内容、创新话语表达、锻造可信可敬的话语主体四个方面,提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世界上持续良好发展的新经济体之一,在获得巨大发展成果的当下,仍需面临在国际舞台上重塑大国形象、传播中华文明、解决"失语""弱语"问题等重大挑战。"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为我国打造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我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要依托文化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影响力,助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并通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反哺文化,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借助话语载体有效传播到世界,增强世界人民对我国执政规律和发展方向的认可度和理解力。  相似文献   

6.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观念上的集中体现,其国际传播能以多元文化格局解构西方话语霸权,以中国式治理方案应对全球治理困境,以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面对当前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存在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叫响难信任”的现实困境,我们需要通过构筑中国话语解释力、壮大国际传播影响力、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升中国实践公信力等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深入挖掘标识性概念的话语价值,扩大话语影响力,推动话语体系建设,是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作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标识性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扩大中国道路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与影响,确保在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中占据优势并赢得和增强话语权。它是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和话语价值支撑,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切入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具有重要的话语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话语权,更有效进行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径。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针对这一时代课题,文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构建国家形象的不同需求特征及制约因素,探讨了国家形象的构建及影响,提出了构建国家形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故,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分析习近平用典的当代价值,探究习近平用典的现实意义,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杰 《教育科学》2023,(1):28-34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概念,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战略之源与关键表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指中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中表达和传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发展利益与发展诉求以及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等具体主张,并且这些主张能够取得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进而产生吸引力、发挥影响力、形成引领力,是话语权利、话语能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有机统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具有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价值性等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平台、话语对象以及话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及有机统一的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构建新的话语体系、扩大国际社会共识、提升国际影响力,需要培养一大批能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外语应该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以家乡故事、中华文化和红色故事为主题,提高学生叙事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奋斗和幸福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从出场逻辑看,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是在理论、文化、实践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慢慢清晰的.从内容布展看,习近平对"为何奋斗才幸福""为谁的幸福而奋斗""奋斗什么样的幸福""如何实现奋斗幸福"这四个根本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其奋斗幸福观的内容结构.从价值旨归看,开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新境界、指导中国改革与建设开创新局面、贡献世界文明发展中国新智慧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多重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3.
南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在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地区都较为流行,但是它在其他地区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于提高.南音的国际传播有赖于其外宣策略及外宣话语效果,而专事于话语策略和话语效果的西方修辞学能为南音的国际传播及南音翻译提供相应的理论性建议.提高南音的国际影响力,应充分重视受众因素,精心策划宣传文案及选择话语平台,构建修辞人格.提升话语效果和影响力,逐渐培养海外人士对南音的了解和喜好,使南音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外交新话语,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的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文明观、治理观和义利观。习近平引经据典使外交话语富有阐释力、赞誉对方使外交话语富有亲和力、讲述故事使外交话语富有感染力、巧用比喻使外交话语富有吸引力,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习近平外交话语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给出了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的中国方案,体现了大国的智慧、胸怀、责任与担当,具有“亲、诚、惠、容”的特征,具有“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紧密,中国正以强大的发展潜力与崭新的国家形象被世界各国认识,国际影响力也呈现逐年提高态势。与显著的发展成果相比,中国话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有待提升,突出表现为地缘政治制约中国话语的有效传播,西方舆论歪曲中国话语的本意传播,部分国家抵触中国话语的正常传播,现有话语限制中国话语的整体传播。为积极应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必须明确中国发展的价值立场以指明中国发展愿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强调中国话语精髓,坚持中国的持续发展以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建立缜密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以增强中国话语的信服力。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必要条件。本文基于隐喻对意义的建构功能,以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为例,结合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理论,利用多模态认知分析框架,从思想维度、价值维度和文化维度上分析多模态隐喻对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积极意义。研究发现:在多模态话语中,多模态隐喻能够从观念体系层面反映、建构和传播优秀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促进"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对多模态隐喻的宏观社会维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丰富隐喻对话语意义的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与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传播理论相比,西方的话语理论具有关注语用形式、权势斗争的优点。但是,作为一种强势的国际学术话语,它本身又带有文化偏见和霸权,并不能确切、充分地反映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的现实与需要,更不利于国际话语研究的创新发展。本文运用跨历史、跨文化的原则方法,提出一套既具中国立场、又有全球胸怀的当代中国话语理论框架。它突出展现当代中国话语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及其生成和理解的文化规律、原则和策略(如"言不尽意"、"平衡和谐"、"辨证思维"、"面子呵护"、"崇尚爱国")。文章还讨论应该选取的理论发展方向以及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亦是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抓手,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为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且生动的教学素材,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可见,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一、关于软实力(一)软实力的界定软实力一词最早由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奈认为,软实力指的就是:"一种通过让人做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对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故事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实际的传播成效仍与预期存在差异。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策划开展的"我为新疆代言","达人西游"两项活动为调研对象,深入探讨"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因素和创新方式,总结"新疆样本"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