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华民国史上第一部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中华民国宪法》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产物,在制宪过程中,由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观念的影响,资产阶级制宪主体--国会的种种局限性以及国民资产阶级民主制宪意识的淡薄,使《中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表现出不同于他国的特征,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的核心组织,由人民通过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控制权,是民主和进步的象征。1912—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派系、政治派别为了争夺和控制国会,演出了一幕幕的闹剧国,会这个民主政治的标志也历经劫难。本文仅就这一时期国会的演变做一概述。一临时参议院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最初,由起义各省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立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并决定成立参议院做为国家临时的立法机关。1912年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当时共有议员42人,  相似文献   

3.
二、民初:国民意识的发展与升华 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得“国民”一词有赖于国家权威而进一步获得了正当性,即法律正当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孙中山更是具体指明:“诚以共和立宪国者,法律上国家之主权在国民全体,事实上统治国家之机关,均由国民之意见构成之,国民为国家之主人翁,  相似文献   

4.
【单元导读】《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在这种形势下,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亚洲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斗争还在继续,但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以孙中山办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坚持民主共和,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6,(11):40-40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而由临时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政治体制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87页写道:“革命派企图用《临时约法》来限制袁世凯独裁,以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西方的议会民主制被移植到中国,先是清政府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地方设立咨议局,作为将来中国议会、地方议会的基础。继之中华民国建立,变更政体,由帝制而共和,议会民主制得到确立。但议会民主制在中国实行未久便彻底失败,议会被国人唾弃。对这一历史现象,资产阶级学者曾作了一些研究,先后出版了几部专著,如顾敦镖的《中国议会史》、吴宗慈的《中华民国宪法史》、谢振民的《中华民国立法史》、杨幼炯的《中国近代立法史》等。资产阶级学者的研究虽然是肤浅的,但保存了不少资料,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受教条主义和“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对议会讳莫如深,谈不上研究,即使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一些著作和文章,也都立足于批。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研究回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解放,对近代议会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打倒封建帝制,并终于以暴力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在短短三个月内,他颁布了三十多件有关维护民主权利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法令措施,还用他的名义公布了《临时约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主持制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施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和颁行,是中国制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笔者所见最具权威及影响力的两部《中华民国史》,于其在临时参议院通过的时间或语焉不详,或注释有误;而那部治民国史者案头必备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在收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却对其通过日期做了不准确的说明,或有必要做一辨正。  相似文献   

9.
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一生是为改造中国而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崇高理想就是要把中国“造成一个极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驾乎欧美之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选集》下卷第497页)为了使这一“最新式的共和国”能“确立于世界文明国之林”,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摸索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改造中国的根本出路的科学结论。1922年他在《国民公报》上发表的《对外宣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文明,非仅关于财富一方面(即物质文明),并负谋人民之幸福与安全(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0.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那么,根据此宪法建立的法国政体属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哪种类型呢?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课表述为总统制共和制,但我们认为教科书的表述与1875年宪法内容并不完全吻合。尽管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但法国的政体并非是纯粹的总统制共和制。下面,结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特征和法国1875年宪法内容分析如下。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可分为议会…  相似文献   

11.
【单元导读】《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在这种形势下,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亚洲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斗争还在继续,但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人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坚持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为中国革命进人新阶段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学瑞 《考试周刊》2011,(6):234-235
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便称之为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3.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伟大导师列宁极为关心中国革命。他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撰写了《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新生的中国》、《中华民国的巨大胜利》、《中国各党派的斗争》、《亚洲的觉醒》、《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等一系列论文,对于辛亥革  相似文献   

14.
1912年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同当时西方议院政治制度相比,临时参议院尚欠成熟,还存在诸多缺陷。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它无疑又是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里程碑。为了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捍卫民主共和成果,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临时参议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民元时期孙中山的爱国统一观唐上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历建元,称民国元年。民元时期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草创时期,也是孙中山的爱国统一思想和建国实践最丰富、事业最辉煌的一年。他领导南京临时政府立法建制...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政体形式系根据1911年11月公布并于1912年1月又修正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行政首领“有统治全国之权”,显然采取的是美国式的总统制。及至1912年3月,在孙中山即将辞职、袁世凯即将上任之际,南京临时政府参议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终又废除总统制而改行责任内阁制。短短二个月的时间,国家政体作如此变化,而且对这一重大变化,以往一般著述仅一笔带过,鲜有论及。本文试就这一转变,略陈固陋,尚蒙赐教。  相似文献   

17.
浅析魏玛共和国时期民主保障制度的缺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进行了一次民主化的尝试——建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国。1919年2月6日,在魏玛召开的国民议会揭开了民主化尝试的序幕。根据国民议会通过的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宣告诞生。但由于德国对新生的议会制共和国缺乏民主保障制度,魏玛共和国仅存在了十四年便宣告失败,德国现代第一次民主化尝试也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18.
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寻求拯救民族、建立“至完美”共和国的良方中,注重考察欧美各国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特别是立国根本大法——宪法的作用。他把欧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宪政原则与东方古代政治制度中某些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创立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民主宪政理论——“五权宪法”思想,把它作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后创建共和国的至善方略,领导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之奋斗不息。在倡导法制的今天,追忆先哲这一思想精华,尤有教益。一、五权宪法思想的形成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在批判继承欧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的基础上,吸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融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发动、组织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民主共和国思想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革命程序论”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由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建成民主共和国家是孙中山关于宪政建设路径的美好设想。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遗教为指导,开启了宪政建设的实践进程,取得了民主建设的一定成绩,然而孙中山“革命程序论”思想的固有缺陷与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最终使中华民国的宪政建设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