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长恨歌》有讽喻说和隐事说两类观点。从"以意逆志"的角度看,《长恨歌》主要是同情杨。李的爱情悲剧,同时也对李隆基的表现进行了揭露和谴责,是感伤诗而不是讽喻诗,更无关乎隐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文学评论界对<长恨歌>主题的争议不外乎两种:一是歌颂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坚贞爱情,二是批判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荒淫乱政导致悲剧.我们认为此诗是通过李、杨悲剧进行政治反思,总结历史教训,以惩诫后世,规劝当朝执政者不可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3.
《长恨歌》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于《长恨歌》的评价,由来已久。特别是关于《长恨歌》主题思想的争论,已相当深入;而对于其艺术成就的研究,尚嫌不足。本文拟就《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成就诸有关问题,进行一番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学人。《长恨歌》本事简介李隆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半明半昏的皇帝,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展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纵情声色,致使国家动乱,从而引发的爱情悲剧故事。其主题思想可归结为爱情主题说、讽喻主题说和二重主题说。诗中婉转动人的故事,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展现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全过程。《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和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人心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和诗人心中深深爱情的情愫,诗人将故事诗化并且层层剥开,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观点分歧。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其中爱情主题、政治主题、双重主题三种主要说法没有侧重强调。本文将白居易的诗作《长恨歌》与陈鸿的传奇《长恨歌传》互相映衬,结合分析,得出"恨"的主题:唐玄宗迷色误国,才是他们爱情悲剧,乃至安史之乱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颂歌 ,“长恨”其名取得十分精当 ,因是悲剧结局 ,故名之为“恨” ;又因是情重意长 ,故名之为“长恨” ,天长地久都无法阻挡情与恨的悠悠绵绵 ,可见此情此恨确不一般。本文试从相思、生死和秋恨三个方面论述《长恨歌》的主题 ,全面体味作品的悠长韵味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6,(1):37-40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剖析《长恨歌》的叙事结构,认为诗歌中蕴含着多重主题:一是对唐明皇荒淫生活的批判,同时对两人爱情的歌颂;二是视杨贵妃为红颜祸水,但对其遭遇又表示同情。多重主题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复杂而矛盾的思想状况及复杂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长恨歌》是诗人白居易有感于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而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是一个回环曲折、宛转动人的爱情故事。作者通过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但使作品本身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真爱的歌颂。  相似文献   

9.
《长恨歌传》与《长恨歌》并行于世,它们取材相同,都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二者在主题上又有明显的不同。白居易侧重于写"情",他从爱情悲剧的角度出发,表达的是一种"爱情"主题;陈鸿用史学家的眼光来解读这一历史现象,表达的是一种"政治主题"。《长恨歌》对杨贵妃形象做了美化处理,突出了她对爱情的坚贞;《长恨歌传》则将她视为害国害民的"尤物"。《长恨歌传》拓宽了李杨题材,把美人专宠与奸佞专权联系起来,把爱情题材上升为重大政治题材,借此表达了忧国忧时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长恨歌》是中国文学史为人称颂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 恨歌》的主题是写爱情,即通过描写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对其坚贞专一的爱情 加以肯定,对其不幸的遭遇表示哀婉和同情。全诗构思精巧、描写细腻、浪漫主义色彩 浓烈,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长恨歌》主题归属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辩中,被提出的观点和解读可谓汗牛充栋。其中"讽谕"主题说是较有影响力的观点之一,本文拟对"讽谕"说中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番深入的辨析和探讨,并依据历史记载以及新近发现的成果,从《长恨歌》文本入手,探索《长恨歌》的讽谕主题和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世人赋予《长恨歌》的种种主题都不符合白居易原意,本文认为,《长恨歌》是作者在青年时代完成的即兴之作,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伤方法,对李隆基占有儿媳杨玉环的宫闱丑闻加以大胆改造,从中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中帝王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自己的爱情理想,同时在客观了暴露了封建的贪婪与虚伪,为世人揭示出统洁者追求“倾城”必倾城,贪婪“倾国”必倾国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3.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自《长恨歌》问世之后,各种文学作品蜂起,流风绵延,至清不衰,作品多达几十种。清代洪昇的传奇剧《长生殿》被称为“近代曲家第一”。关于《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学术界很早就有分歧和争议,例如李、杨爱情说,国家兴亡说,反清意识说,更有当今折衷的说法:《长生殿》既歌颂了真挚爱情,又批判了腐朽政治,同时又寄托着亡国哀痛。  相似文献   

14.
《长恨歌》流传千载,对其主题的理解和思考,从它问世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分歧,成为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笔者从帝王角色这一角度来把握《长恨歌》的主题,阐述作品的帝王角色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历史事实和艺术创造的问题 在分析《长恨歌》中李杨形象时,让历史人物李隆基和杨贵妃,来代替文学作品《长恨歌》中的李杨艺术形象,确属不妥。把历史与艺术完全等同起来,等于抹杀了艺术本身的特性。分析艺术人物形象时,应该完全从作品本身提供的艺术人物形象和故事出发,实事求是地作细致具体的分析。作为文学艺术中所描绘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往往渗透着作家的思想情感,是作家所创造的独立的全新的艺术形象,他们的性格、思想、命运是作家赋予的,逻辑上符合现实,但绝不一定等同于现实。  相似文献   

16.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存在较大争议。探讨了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三种主要观点:讽谕说、爱情说与双重主题说,并以求通过对《长恨歌》主题复杂性的探索,找出一种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观念去把握作品主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下定雅弘是日本最重要的唐诗研究者之一。下定雅弘的《长恨歌》研究主要体现在:对《长恨歌》主题的探讨,对《长恨歌》与《李夫人》的比较,对《长恨歌》《长恨歌传》及《长恨歌序》关系的讨论等方面。下定雅弘的《长恨歌》研究,独具特点,注重文本和材料,善于比较,视野开阔,对中国国内的《长恨歌》研究极富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贵妃杨玉环在马嵬坡前香销玉殒,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遗事传说便盛传开来。而描写这一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真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著名的,诗歌如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的《马嵬》;小说如唐朝陈鸿的《长恨歌传》、宋朝乐史的《杨太真外传》;戏曲如元朝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朝洪升的《长生殿》等等。夸张一点说.这是一个已经被人写烂了的题材。  相似文献   

19.
在李隆基和杨贵妃传奇故事的流传过程中,《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无疑是三座里程碑。三部作品都有关于“梧桐雨”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到诗歌、元杂剧、传奇的不同意境特征。一、《长恨歌》中的“梧桐雨”:叙事者的悲伤《长恨歌》是诗歌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作品,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从杨玉环入宫受宠到渔阳兵变、贵妃缢死,从避祸幸蜀到回銮京师、睹物思人,从上天入地的寻觅到天堂团圆,娓娓道来,迂徐曲折。在《长恨歌》里,关于“梧桐雨”的描写只有四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在这里并没有对“梧桐…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各代文人对《长恨歌》主题的研究都经久不衰。本文在历代文人以及白居易自述的基础上,重新对《长恨歌》的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长恨歌》主要表达的就是对唐玄宗荒淫误国,杨贵妃蛊惑君主的讽刺和鞭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