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医生总不忘嘱咐每一位病人:按时吃药、打针,生活要规律。什么是生活规律?⒈每天起床和入睡的时间应有规律,成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备受社会关注。作业负担过重的害处,人们已经谈得很多,本文仅就过重的作业负担对全面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造成的干扰谈点看法。其一,“按时作息”无法“按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0条要求,学生要“按时作息……放学后按时回家”。但作业成堆,学生又怎能“按时”。心理学家认为,7岁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11小时,10岁儿童应不低于10小时,12岁儿童约为9至10小时。如果按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计算,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在晚间九点左右睡觉,中年级学生应在八点半左右睡觉,而低年级学生至少应在八…  相似文献   

3.
浅谈嗓音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从事嗓音工作的人来说,嗓音保健无疑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初学者在练习发声时,不要一味追求唱得“高”,唱得“响”。歌唱者应有正常的生活规律,每天练习发声的时间要适度。同时要注意饮食和天气影响,坚持日常的嗓音保健。女性歌唱者还应注意经期的嗓音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4.
月杨 《当代职校生》2009,(10):27-28
去年暑假刚放假时,没有早晨七点半早自习的约束,没有了按时交作业的时限,我彻底给自己来了个大大的放松:在家过着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猪式”生活。最后竟然还渐渐形成了自我特殊的生活规律:日出而息,日落而作。颠倒黑白的生活,没几天我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快吃不消了,  相似文献   

5.
李金德 《青海教育》2014,(12):48-48
随着我省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作的完成,除西宁、海东和州县所在地部分学校外,广大农牧区中小学全部成为寄宿制学校。在寄宿制学校里,学生在校的生活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做好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健康、愉悦、和谐的校园环境里生活、成长,是校长应尽的责任。总结近十年的校长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应积极引导生活教师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用“六个相结合”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工作压力。目前,许多中学教师课务普遍繁重,一般平均每周课时在14节以上,这还不算晚自习辅导、个别指导和作业批改时间。如果教师再担任班主任工作.还要用大量时间去处理班会、“三操”、卫生、安全等一系列繁杂事务,几乎每天都得起早贪黑,这对教师的家庭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这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领导的共识。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早就有明文规定:教师必须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三操、两课、五活动”必须专时专用,保证学生在校平均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中午放学后,不得留学生补课、做作业,保证学生按时吃饭;严格控制作业量,五六年级每天作业量最多为60分钟,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控制考试次数,除期中、期末考试外,不得任意增加考试次数;保证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教师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做到…  相似文献   

8.
魏钰 《内蒙古教育》2007,(4X):58-59
0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02.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03.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04.明天的希望就是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05.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06.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相似文献   

9.
富江 《母婴世界》2013,(7):134-135
Step1.调整作息 对于平时习惯随意作息的宝宝,可能会不太适应幼儿园这种按时作息的生活。所以。家长有必要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调整宝宝的作息规律。让宝宝的作息时间尽量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适应,这样宝宝才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哦!  相似文献   

10.
往返相遇问题因为涉及相向和同向“行走”以及“碰面相遇”和“追及相遇”等问题,使得不少师生对这类问题的解答经常感到很棘手.我们在折线图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规律。发现了这类问题中的两个非常有启发意义并且非常实用的规律——“必然不相遇规律”和“必然相遇规律”,这对此类题型的解答有很大帮助.现在将之整理如下,与各位读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生活实践是指学生每天从事的基本生活活动,新课改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中包含“社会实践”的内容。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应纳入“社会实践”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王小衡 《母婴世界》2013,(11):36-37
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让儿童体验饥饿来获得饱感。每天按时就餐,每餐间隔2-3小时。孩子吃饭时要和家庭其他人员一块吃,享受快乐的氛围。而三餐之间只能给孩子喝水,避免养成予取予求的习惯,也不会因为吃太多、喝太多零食饮料,造成正餐没有胃口。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不仅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还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16岁就开始写小说。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每天上午用3个小时写作,下午和晚上是我用来“体验生活”的时间,用我的话来说就叫“干事情”。天长日久, 这一早熟的规矩便成了我的生活习惯。按照这养成的习惯,我每天上午写作,夜晚睡觉,按时用餐。写作最终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发生活资源,带着同学们走进数学的天地,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戴艳 《地理教育》2011,(12):14-14
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求“简化概念”、“增强体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人教版必修一5.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又称“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的规律。学习这一规律,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教师诠释与灌输的概念和定义,而应重视并激发自我对该规律的探究心理,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对地理素材的解读,去感...  相似文献   

17.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分析该类问题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相对应),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规律,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该类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考察能力的命题素材,应引起足够的关注.下面对这类问题进行分类解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钦超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113-114
目前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实践性和时代性,导致学生把德育课看作“说教课”,达不到德育效果。改变现状必须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课。应突出思想性、政治性;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四条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孩子在园的时间是9小时左右.我们应该让孩子每天9小时的在园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而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安排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在园的生活时间。因为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即有些幼儿不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占用了集体活动的大块时间;  相似文献   

20.
张燕 《中学理科》2007,(9):88-88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让生物学和生活融合,就是让生活走进生物学课堂,活化教材,使之变得具体真实,好学易懂,从而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生物学问题,探究生物学规律,体会和感悟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然后将所学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