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文化情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有利于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和剖析具有文化特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的社会本质是文化建构的结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切的内在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文化意蕴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维度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素质,拓展大学生文化生活实践的空间,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的社会本质是文化建构的结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切的内在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文化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维度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素质,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杨永清 《家教世界》2012,(14):79-80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文化建设的现状而言,一些同行往往习惯于割裂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思想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仍应植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之中,本文着重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元素提炼、文化元素与思想文化建设间的关系分析及如何推动思想文化建设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文化建设怎样与学生实际相衔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取向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需求。从哲学层面考察,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文化本身意蕴着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识,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切实构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的保障体系,是从理论和实践维度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取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围绕“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是否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价值意义”等问题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现状进行概述和评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关于文化的精辟论述,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重大创新发展,研究意义重大。近三十年来对李大钊文化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大钊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内涵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的价值意义研究。通过概述和评析李大钊文化思想研究的现状,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引入文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文化的视域中进行特殊的考量。其基本立意在于开拓一个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思维空间,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文化反省的角度来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探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品质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在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中,他强调文化源于经济与政治,文化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毛泽东认识到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初期,新一代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而且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应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等思想,并且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做出客观的判断。这些思想不仅为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成为今天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学界越来越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目前主要从内涵、特性、价值、载体和环境,以及与特殊领域或群体相结合等角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并没有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为本体来研究它的概念和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及其活动成果的总和,其中观念属于核心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文化产品系统、活动方式系统和文化观念系统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系统的整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的厘清及其结构的把握,是进一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一个热门话题。就其研究领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属意识形态范畴,是文化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体现了社会和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文化要素等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及其建设的实质;从以主导性原则为中心、以合力共振原则为方向、以顺应超越原则为尺度、以预警引导原则为向标,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原则;从以情境认知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场域功能来增强践行力,以问题为导向深度开发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来增强解释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网络空间来增强应对力,阐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伊格尔颁的"文化战争"论是他对文化研究的重要现点.它奠基于伊格尔顿对威廉斯文化定义的新的阐释.来自前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在后现代社会的出场,归根到底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当文化成了一种从政治上认真对付的力量的时候,它就在知识界占据了突出地位.于是,在后现代社会,文化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文化概念的多重舍义,文化战争至少有三种方式:即作为文明的文化、作为同一性的文化和作为商业的和后现代的文化之间的美德、民族精神和经济学的文化战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戏说”型历史题材电视剧已经成为化热点,这些“戏说剧”以浓重的市井气息,油滑、搞笑的手法赢得百姓的喜爱,成为电视市场的大卖点。这些“戏说剧”与鲁迅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比较,从表面上看似乎有类似之处,都有戏谑历史的成分。但是,追本溯源,两揭示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化语境下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鲁迅的《故事新编》植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启蒙化语境,而“戏说剧”与全球语境下的后现代化思潮中的大众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孙德民的“山庄戏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即山庄 (承德 )文化特征。山庄文化是京都文化和燕赵文化的融合 ,既有强烈的政治性和丰富的包容性 ,又有慷慨悲歌的燕赵古风。这种文化特征在孙德民剧作中体现为主旋律情节、现实主义精神和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学界对与上海有关的现代文学现象的研究,采取的主要文化视角是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视角照亮了一些文学现象,也留下了一些盲点。鉴于此,根据现代时期上海的租界语境,提出“租界文化”概念。租界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区别。“租界文化”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创了新的维度、新的尺度、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文讯》由国民党文工会创办于1983年,27年来历经国民党威权体制到多元开放、党办到民营、合并到独立的艰辛,是台湾现存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文讯》初期承担一定的文宣和文化统制任务,后期在政党/民间的角色转变中,以文化建设为本位,超越党派意识形态,团结各族群和蓝绿作家学者,以教育和宣传为手段,凝聚台湾文坛的积极认同和集体意志,赢得广泛支持称道,担当了文化建设的推手,客观上获取文化界认可的"文化领导权"。它的文化领导权的确立见证了传播机制的变化,也呈现由执行、鼓吹、统制(党内)——自愿、进谏、推动("民间")的嬗变。文化建设与统制是文化领导权实践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粉丝聚集于网络虚拟社区已成为一种时尚景观。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元代码,通过各种形式的符号再编码等来制造风尚,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网络粉丝亚文化。不过,粉丝文化又被迅速卷入到文化与经济合谋的陷阱,成为消费主义狂欢的噱头。  相似文献   

17.
《廊桥遗梦》是罗泊特·詹姆斯·沃勒于1992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细读文本,发现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该文主要从牛仔文化、厨房文化、两性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是目前中国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而大众文化中喜剧性、游戏性娱乐文化尤其势头强劲。它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有明晰的发展线索,这就是从“大话”到“恶搞”。它取得成绩是应该肯定的,但其中的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尤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它的文化精神是尤其需要反思的。  相似文献   

19.
论文疏理了关于"国学"的几种不同定义,认为要恰当地定义"国学"、了解"国学"的基本内涵,首先应确定"国学"的核心对象与核心观念。与目前的主流观点不同,文章对"儒学为国学核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先秦主流学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四家主要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明确此四家为"国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而在这四家之中,道家为体,"天道"是其核心观念;三家为用,但三家的"人道"主张与倾向各有不同,因而彰显出不同的人文色彩。先秦之后,融合道、墨、法、阴阳等各家而成的儒家遂成一家独尊之势,成为先秦之后中国古代庙堂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形态乃至民族特征的丰富性,仍然离不开其他三家持续不断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国学"的核心,才能全面理解儒家的发展变化,进而准确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中华"和"文化的积极思想引导高校学生,使之健康、积极、向上成长,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本文就此分别从中华"和"文化对大学生在学业、情感、信仰等诸多压力的影响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