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孔子的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孔子的伦理思想,对我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孔子的仁、孝悌、忠恕、礼、交友等方面论述孔子的伦理思想对人际关系和谐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仁因而也是<论语>及其伦理思想体系的中心范畴.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即根据仁与孝梯、忠恕、礼、义、中庸等范畴的逻辑关系来解读<论语>,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把握孔子伦理思想的体系,并认为这也是我们认识、评价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儒家经典对"仁"的记录和阐释,构成了孔子"仁"教育思想。道德标准的达成,是孔子"仁"思想的重要内容。今天,将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仍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新时代,加强教师仁爱之心养成意识,适当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关于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内容,协调教法与时俱进和继承传统的平衡,是实现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伦理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尤为实出。儒学在封建社会中被定于“一尊”,正得力子它的伦理思想。毫无疑问,研究儒学应以它的伦理思想为主题。本文仅就儒家伦理思想的源头——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略作阐述。一、仁、义、礼三者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仁”、“义”、“礼”是构成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三个基本范畴。“仁”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其基本涵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它是调节“人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宗法等级关系的基本原则。汉儒董仲舒明确地说:“仁者,所以理人伦也”。(《全汉文·谙丞相公孙弘记室书》)但在宗法等级制度,即礼制下,人都羁于宗法关系之中,各自处于一定的等级地位;人的一切言行必须符合宗法等级的地位和要求。这样,“为仁”爱  相似文献   

5.
儒家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仁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哲学内涵,可支持一种人学路线的环境责任伦理学.其以"仁爱"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价值,通过"一体之仁"的同理心证成环境责任,通过"克己复礼"的"仁礼互发"融贯个体环境责任与公共环境规范,以"践仁成善"之"智"协调道德动机与实践后果.这种以主体道德情感为基石的义理结构和相应的责任伦理方法,对回应传统环境伦理学的"感性与现实性"缺失问题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的最高标准.纵观整部《论语》,仁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其内涵表现为在孝悌的基础上泛爱他人,具体来说体现在刚强、果断、诚实、聪慧、忠诚等一些优良品质.然而仁却要复归到礼上,礼以仁为基础,礼为仁的外在表现,仁礼合一,构成了孔子心目中完美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仁学"伦理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它以"仁爱"为核心,强调"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及"孝悌"原则。对加强新时期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梳理孔子思想的主体内容,发现其可以称得上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相对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要研究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就必须首先着眼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因为其本身就蕴含了强烈的人本意味。"仁学"思想是孔子在继承以"周礼"为核心的旧传统的基础上,将道德规范进行整合后,进而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仁"、"礼"结合的思想结构。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仁"是朴素的内在情感,"礼"是人文的外在表征。着眼于当下,"仁"、"礼"两者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虽已有了新的定位,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开创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伦理模式,是有巨大的规范和协调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任义 《考试周刊》2014,(99):17-18
周礼非徒具外在之形式,更有其内在之根本,此内在之根本,孔子以"仁"当之。仁就是人对于亲人及其他人以至天地万物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孔子"以仁释礼",指明周礼根源于人内在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并实现"仁心"内在的需要和要求。这就为人们履行周礼指明了内在的驱动力,从而使履行周礼具有了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孔子创立的"以仁为纲"的完整的伦理学说,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的人伦结构以"正名"为基础,目的在于"复礼",其伦理思想的实质就是"仁"与"礼"的结合,"仁"是内容,"礼"是外壳.孔子明确提出了"汎爱众,而亲仁"、"博施济众"、"齐家、国治、天下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治国安民思想;在如何进行道德修养,如何求仁达礼,如何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等问题的论述上,在今天看来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字在孔子以前已然产生,但被孔子赋予新的内涵,引仁入礼,实质上等同于孔子重新创造了一个哲学语词。孔子对"仁学"观念的创造迅速在当时的智识界流行开来,《左传》《国语》、诸子百家、郭店楚简中大量出现"仁"字,并具有孔子"仁说"提出之前不具有的意涵,应当将它们看作是对孔子"仁说"的继承与应用。"仁"的观念在当时智识界有着广泛的讨论,形成一种"谈仁""论仁"和以"仁"进行道德评判的学术思潮。  相似文献   

12.
面对21世纪的种种社会问题,张立文先生提出了和合学体系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困境。在和合学体系中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这五大原理便是其为了各种危机和冲突提出来的,并有其现实的社会需要的依据和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理论来源。"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道德理论中的基本原则,而"爱人"则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本文就是以孔子的仁为基础,以爱人为线索来诠释和合学的五大原理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定内涵,从而证明和原理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又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了一个解决社会各种危机的视角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孝文化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孔子的孝义放在其仁学思想的背景中考察,才能得出符合孔子本意的结论:"孝"是"仁"情之端,是行"礼"之始,而"仁"是"孝"行之果。"孝"既是人们道德情感的本源,又贯穿于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孔子"仁"之要旨的实质即是教人如何"礼",从而实现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而后使天下平的社会理想.儒家作为先秦时期百家中的一家,其思想体系是以小农经济的血缘亲情之下的大众心理自觉即"仁"为根本出发点,目的在于唤醒中原社会的道德理性与伦理责任,从而使分崩离析的"无道"社会复归于"礼"的秩序状态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孔子对其以前的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自觉的反省,提出了以"仁爱"为原则的伦理思想,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系统.孟轲与荀卿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尤其是对个体注重道德人格的养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孔子论“仁”.孔子是第一个以仁为核心来建立人生哲学体系的人.《论语·颜渊》中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段话,曾引起郭沫若的高度重视,认为孔子之礼,“绝不是形式的既成道德”,“是在吾人本性内存的道德律”.(《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孔子倡言之“礼”,不在礼仪形式和尊卑贵贱上,而视它为人的内在道德本性;“克己复礼”就是用这种道德本性去节制人的官能欲望.首先具有个人的道德修养,然后使其行为在社会中发生作用.在“礼”与“仁”的关系中,礼是达至仁的道德台阶;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进于仁是天下归仁的必由之路.“礼”之社会化,是“天下”的道德环境;“仁”之具体化,  相似文献   

17.
孔子之前,"礼”是一个核心范畴,成为春秋时代思想和社会政治观念中的最高层次.但在<论语>中,这种"礼”的中心地位已经逐渐转换成"仁”中心.对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来看,具体包含有四个层面的内涵,是一个生命本体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伦理思想具有中西合璧特征,其实质是力图用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改造中国固有的伦理纲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用西方资产阶级博爱说去改造传统仁爱观,从而形成了他的博爱仁学。孙中山博爱仁学的思想基础是他的利人观,也是他天下为公思想的具体表现。其博爱仁学赋予了博爱更深厚更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孔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创造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主张德治,倡导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孔子主张推行“仁爱”,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仁”辐射出许多道德条目。孔子重视道德践履,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强调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20.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提供了很多德育原则或者德育价值取向.历来认为"仁"和"礼"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然而学界出现了"仁"与"礼"孰先孰后之争,这一区分对于理解孔子思想的德育价值取向是至关重要的.<论语>中明确指出"礼后乎","仁"先于"礼"就是说:要达到仁就要从"修身"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德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而非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