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或路基边坡,由于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给高速公路建设带来许多病害,膨胀土问题成为安徽中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主要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在全面认识膨胀土工程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膨胀土路基病害发生机理,结合公路路基断面特点,确定合理的路堤结构形式,对于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耐磨橡胶"著称的聚氨酯具有优异的弹性、抗摩擦性、高强度以及耐油性等优点,但是作为研究最早的阻尼材料之一,由于一般聚氨酯的有效阻尼温域较窄,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充分发挥其阻尼作用而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主要综述了聚氨酯材料阻尼改性方法:添加有机小分子、共混改性以及共聚改性,并且介绍了聚氨酯的软硬段结构及填料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广东省顺德甘竹滩大桥桥台软基处理中修筑EPS轻质填料路堤试验工程,探讨了软土地基上EPS轻质路堤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中的相关技术问题,为EPS轻质填料路堤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填料对环氧树脂模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试验方法测得以铝粉、铁粉为填料以及在3种不同用量情况下,环氧树脂模具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结果表明,以铝粉为填料的环氧树脂模具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以铁粉为填料的固化物的性能;当w(Al)=150%时,环氧树脂模具材料的抗压、抗弯、抗冲击强度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分析红砂岩工程特性以及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红砂岩路基的施工处理方法以及三种典型红砂岩高路堤的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红砂岩作为高路堤填料的可行性、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不同红砂岩路基的沉降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沥青微观结构观察与表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沥青微观结构的观察与表征.选用针入度分别为50#和70#的2种基质沥青及一种SBS改性沥青,分析沥青种类及短期老化对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对微观特性的认识,讨论了沥青微观结构与自愈性能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对于不同沥青,其微观结构形态相差较大,且结构随老化而变化的规律也各不相同.初步推断观测到的蜂状结构是一种结晶体,其分子组成与已有研究观测到的"桥接"自愈现象关系密切.相关结论为沥青微观结构机理和自愈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红砂岩工程特性以及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红砂岩路基的施工处理方法以及三种典型红砂岩高路堤的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红砂岩作为高路堤填料的可行性、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不同红砂岩路基的沉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桥头跳车是桥梁常见病害之一 ,本文从设计、施工以及路堤填料等方面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 ,提出了防治桥头跳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石墨微片作为导电填料,与传统的导电填料碳黑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石墨微片具有大的径厚比。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以石墨微片为导电填料的导电复合体系的渗滤闽值.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石墨微片在聚合物中取向,改变了石墨在聚合物中的分布状态,从而改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通过外加电场的作用,我们得到一种新的加工材料的方法及结构可设计性更高和综合性能更好的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化学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部分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盐桥.教材对盐桥的说明如下:"盐桥中常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脂,离子在盐桥中能移动","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K+移向CuSO4溶液,使两电解质溶液均保持电中性,氧化还原反应得以继续进行","两个隔离的半电池通过盐桥连接起来".这段说明简洁、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也引发了教师的疑问.笔者对由盐桥引发的7个问题进行了探究,以解答教师和学生的疑惑.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全风化花岗岩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可能性,对试验路填料进行了室内击实、CBR试验及现场回弹模量、弯沉、压实度等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改进CBR试验方法评价填料时可用作下路堤填料。论文还在分析静碾压实机理和振动压实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筑的合理施工工艺及含水量、压实度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原电池中盐桥的主要作用山西永济县涑北中学(044500)赵育民我们通常见到的铜──锌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锌和硫酸锌溶液为负极,铜和硫酸铜溶液为正极,在两种溶液之间用盐桥相连。盐桥中充满了KC1饱和溶液。为什么要在两个半电池之间架起一个盐桥?盐...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高路堤设计方案及监控、路堤的病害及关键控制因素、施工注意事项.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桥柔性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了当前国内桥面铺装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讨论了桥面铺装的设计方法和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土拱效应是桩承式路堤的主要荷载传递机理。本文旨在探讨随着桩土差异沉降量的增加,平面土拱和空间土拱演化过程中的相似点和差异性,以深化对桩承式路堤作用机制的理解。创新点:1.基于离散元法对比分析平面土拱和空间土拱的作用发挥机制,包括细观角度的强弱力链分布特征和宏观角度的沉降变形模式;2.探讨路堤设计参数和土体参数对二维和三维路堤荷载传递和沉降变形(路堤顶面和路堤内部)的影响。方法:1.基于活动门室内模型试验建立桩承式路堤二维和三维离散元数值模型;依据接触力均值划分强弱力链,得到土拱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颗粒位移分组获取土体变形模式。2.通过变化路堤高度、桩净间距、填料内摩擦角以及孔隙率来分析路堤荷载和变形响应。结论:1.平面土拱效应存在高估路堤荷载传递效率和低估路堤沉降变形的现象。2.当路堤高度高于等沉面,即土拱结构处于全拱状态时,路堤土体的空间滑裂面表现为穹顶状,且等沉面位置高于二维模型。3.增大路堤高度和填料内摩擦角以及减小桩净间距和孔隙率都能够提高平面土拱和空间土拱的荷载传递能力,进而减小路堤沉降量;其中,孔隙率对沉降变形的影响最为明显。4.当路堤高度低于等沉面,即土拱结构处于非全拱状态时,在三维模型中增加路堤高度主要减小四桩间上部土体沉降,而对两桩间上部土体沉降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高强砂浆的脆性,将碳酸钙晶须引入高强砂浆中以实现增强与增韧的目的.研究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拉强度以及断裂功等基本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力学行为,讨论了碳酸钙晶须增强增韧高强水泥砂浆的机理和效率.研究表明:碳酸钙晶须的引入对高强砂浆的力学性能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碳酸钙晶须增强增韧高强砂浆的机理为晶须-水泥石脱黏、晶须剥离、晶须冲断以及裂纹桥联;裂纹偏转机制是比较高效的一种增强增韧机制,但并不容易在高强水泥砂浆基质中出现.研究认为,晶须与水泥砂浆基质间的界面黏结强度应该适当弱一些,这样有利于通过引入更多的裂纹偏转来增强增韧水泥砂浆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氧化镁和氯化镁溶液中掺加稀土盐,研究稀土对镁质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稀土盐可以延缓镁质胶凝材料的结晶固化过程,通过抗折强度测试机和抗压强度测试机测试表明:随着稀土盐含量的增加,得到的稀土改性镁质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混合稀土氯化物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这些变化可能与稀土改性镁质胶凝材料的结晶固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混凝土预制厂中制作挡土墙时,对自密实混凝土(简称SCC)和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SCC某种情况下可以替代HPC.在试验室中进行的性能研究,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及与之相关的耐久性,尤其突出了一系列系数的测定(渗透性、氯化物的扩散性、碳化程度等)以及分别在有和没有防冻盐两种条件下的抗冻性.试验室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显示了SCC抵抗CO2和氯化物转移的良好性能.在研究中,SCC(尤其是BAP3)也显示了比HPC更加良好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9.
一元研究方法论体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性质,牵制着该学科研究方法的类型的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是:(1)教育作为一种元社会或社会亚体系;(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这两大块结构的内容性质正好适应了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包括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生态学研究、纵向与横断研究、个案研究.它通过这一系列的微观分析方法来透视教育元社会体系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从而找到改善教学的社会学途径.而宏观分析不将教育分解为个别的单位,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并在与大社会的相互关联中寻求其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从宏细观角度探究桩承式路堤中土拱结构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创新点:1.基于接触力链网络的细观统计与分析并结合土拱结构的特点,对路堤中的接触力链进行划分;2.从宏细观角度,揭示路堤中土拱结构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土拱结构随桩土相对位移增加的演化规律。方法:1.采用傅里叶级数近似法对接触力链组构各向异性进行统计与划分;2.基于路堤填料位移、接触力分布以及组构各向异性主方向等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从宏细观角度对土拱结构的形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论:1.土拱结构是由路堤中大于1.5倍接触力均值的强力链构成,而弱力链则主要起支撑作用。2.土拱结构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加而历经倾斜剪切面→半圆形拱→悬链线形拱的演化规律,土拱结构的最大高度约为0.8倍桩净间距。3.路堤填料内摩擦角对土拱结构的形态及演化规律几乎无影响;路堤填筑高度对土拱结构形态则有显著影响;桩净间距对土拱结构的演化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其最终形态特征则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