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这种导入就是在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前开门见山地明确学习任务、途径、方法的教师行为。例如,在进行《寻找动物和植物》一课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交代:“我们怎样观察、带什么观察、小组成员怎样分工才能深入了解更多的动物和植物?需要我们先来确定一下,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吧!”在教师简短交代后,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导”、“疑”、“动”、“思”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一、起点是“导”(一)实验导入。例如,在学习氨的性质时,教师可先做一个“水写红颜色的字”的魔术,学生也一定想知道教师是怎样用水写出红颜色的字来。然后教师说:“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探究吧”。通过这些实验表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语言导入。语言是否精新、幽默、灰谐,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学习“摩尔”概念时,内容很抽象,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不妨引入买商品的一些例子,如:“哪位同学能买到1000粒盐来?”一定会引起哄堂大笑。这时,教师话锋一转,就可以引入重要物理量——摩尔,自然地把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其中一个步骤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1所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进行该实验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在座位上观察,无法观察清楚实验的反应,对实验的了解主要靠教师讲解。(2)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操作动作稍一迟缓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现在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实验探究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观察,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来体验数学。“实验—探究”教学具体流程如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预测—学生拟订探究方案—教师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评价小结。在这个流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导入情境显得犹为重要。我们认为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进入用实验解决…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一、拓宽实验,促使探究1.做好实验。新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有三十多个,如蜡烛及燃烧、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把“做实验”融入学习化学的全过程,在“做”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确定一些便于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探究课题。如: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空气中O2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盐酸使紫…  相似文献   

6.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教师通过谈话引入:“大家知道空气吗?它一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却看不见、摸不到、闻不着,但我们又离不开空气。动物、植物没有了空气也都无法生存下去。空气是多么奇妙呀!大家想进一步来研究它吗?”这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到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谈话引入是最快的导课方法,也是最直接的。二、实验导入,直观形象小学科学探究课上,实验是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7.
李洁 《生物学教学》2005,30(10):38-39
“种子的结构”一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开篇。学生透彻认知种子的结构以及萌发时种子形态结构变化,可以为以后学习“种子的营养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动态地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历程。教材设计了两个观察性实验活动。怎样让活动更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断地分析思考?怎样在观察性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学习?怎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使探究性活动促进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1教…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课以蜡烛为载体,引领学生探究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出现火焰分层的原因以及蜡烛燃烧的产物,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1)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2)巩固药品取用、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等基本的实验操作;(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要使学生有效地采用“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学习,教师课前的“下水探究”就必不可少。教师“下水探究”指的是教师进行角色换位,亲自去当一回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操作等等。教师在课前进行“下水探究”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下水探究”点之一:操作方法是否得当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是保证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基本保证。实验操作过程中怎样指导孩子避免一些影响探究活动质量的操作方法呢?教师课前的“下水探究”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研究《摆》时,我们在课前测试摆一分钟能摆多少次,发现几次测…  相似文献   

10.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意学习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传递的,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获得,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创建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的带着问题追根寻源,主动进入探究的角色。如可以通过设计“纸托水杯”、“瓶吞鸡蛋”“倒吸试管”,可乐瓶“倒掉”热水竟全“扁”了等几个新颖、有趣的实验,刺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动摇他们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大气压强的探究之中。2在探究过程体验中形成科学态度和健全人格探究性实验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科学规律,例如,在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探究中,学生大胆…  相似文献   

11.
[32名学生分成16个小组,每组的实验桌上有一个小手电筒,一支立着的蜡烛、一盒火柴、两根喝饮料用的塑料软管(软管既可以弯曲又可以伸直)] 一、“光源” 师:你们先观察实验桌上有哪些物体? 生:实验桌上有一个小手电筒,还有火柴、蜡烛、塑料管。  相似文献   

12.
一、以对比实验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新课伊始 ,首先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实验 :l号和2号试管中盛的是等量澄清的石灰水 ,一位同学用干净的玻璃管向 1号内吹气 ,另一位同学用大滴管上的胶皮头向 2号内压入空气 ,然后观察现象 (1号浑浊 ,2号无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得出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结论。之后设问 :外界的氧气是怎样进入到体内的 ,体内的一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 ?由此导入新课。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启发诱导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程序《动物怎样在地上行动《第四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怎样吃东西》、《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动物怎样行动的知识.本课属于观察课课型.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好学生观察的标本和放大镜(详见“教学用书”第19页)。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可让学生由回答动物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利用实验这个杠杆 ,教师大胆放手 ,学生积极动脑 ,主动动手 ,善于归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自然教学中探索出了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分组实验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授《燃烧与灭火》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 ,然后提出问题 :要使燃烧的蜡烛熄灭的方法很多 ,但为什么用嘴吹会使蜡烛熄灭 ?杯子盖住蜡烛熄灭 ?用扇子扇蜡烛熄灭 ?用剪刀剪掉烛芯会熄灭 ?让学生分小组边实验边讨论边记录 ,解释提出的问题。他们发现 ,用杯子盖住燃烧的蜡烛 ,蜡烛是慢慢的熄灭的 ,联想到《空气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顺序和主次,让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化学实验的每一环节,可以很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课本上有四次点燃蜡烛的家庭小实验,每次都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在第一次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让学生观察:燃烧前蜡烛的颜色、状态;在燃烧过程中蜡烛顶端的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远比记忆一些实验结论重要的多。“上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突出了实验过程的探究。所以教师应该很好理解和应用好教材。 一、提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教师不能简单的把书中的演示实验做一遍,然后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可以在演示前:1.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2.猜想与假设:导体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选择器材?怎样连接电  相似文献   

17.
薛景云 《成才之路》2020,(11):74-75
化学探究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在实验探究课上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善于观察和探究,就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文章是化学实验探究课“蜡烛燃烧”教学实录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1 建议思考的问题(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 )怎样使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中主动发展 ?(3)怎样创设情境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案例描述2 .1 “小组探究”的困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研究性学习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开展这类学习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小组探究 ,也由此而受到重视。作为一名生物新课程的实践者 ,我也不甘落后 ,在新课程的第一课 ,就开始尝试这种小组探究模式。生物学新教材《致同学们》中有许多“你知道……吗 ?” ,我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法来解决 ,也正体现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19.
一、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传统的结论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要具有其丰富性,这一丰富性要在过程中展现,且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老师从主讲的地位退下来,作为“主导”,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从“已知”导入“未知”,引导学生揭示所学知识的未知部分,进而向学生授以揭示未知部分的步骤和方法。例如:在教授植物“种子的结构”一节时,首先,安排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实验,边观察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玉米和菜豆种子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养料分别贮藏在何处?你认为胚的各部分以后会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一部分?并…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蜡烛燃烧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探究活动,承载了许多物理、化学知识.燃烧现象能够激起很多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也会针对燃烧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鲜明、有趣,许多教师对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文章以蜡烛燃烧为主线,结合一些常见的燃烧现象,对什么物质在燃烧,火焰中有哪些成分,如何检验反应产物,燃烧为什么会形成火焰,火焰的形状、温度、颜色、亮度,蜡烛在失重条件下能否燃烧、如何燃烧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由实验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反思进行实验改进与设计的通用性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