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深刻转型,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供给的效率、效益和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明确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义;以机制创新为导向,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效率与活力;以人口变化为依据,调整职业教育供给规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拓宽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以产业转型为依据,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突破职业教育供给的"层次壁垒"。  相似文献   

2.
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职业教育领域,我国应逐渐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总法,以若干职业教育单行法为主体,辅以大量的职业教育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职业教育法规、众多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形成内容全面、形式完整、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富民、强国、提升国民素质的角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应当以制度为保障,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以质量为核心,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以改革为动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鸣浦 《成人教育》2014,(11):104-106
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紧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本质特征,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技能等级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建立以职业技能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技能为标准的技能等级评价和考核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等级的标准化和质量保障体系,发挥产业和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的直接对接,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打开职业教育受众学业上升的通道,提高技能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回归原点,即回归事物应有的本然样态,事物本真的核心始点。职业教育的原点是职业教育发生或出发的本然依据,它应当以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理性标尺,以体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和特色为应然追求,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旨归,确立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始点范式和目标遵循。回归职业教育的原点,可以锁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找到职业教  相似文献   

6.
欧盟国家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实施以需求为驱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拉动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需求,使职业教育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由于各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均衡。一般说来,以工作本位职业教育模式为主的国家学生比例较高,而以学校本位职业教育模式为主流形式的国家比例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终身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以个人前途发展目标为诉求,提供惠及一生的职业教育服务。以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角度审视终身职业教育,能够清晰地理解终身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并规划出终身职业教育的不同生命周期,最终提出重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确立的重要办学方针。《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在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中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生利"为准心、以"三农"为重心发展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借鉴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工作,尤其要改善学生专业学习条件,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精神为主线。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与技能强国的基础工程。从国际比较视野来看,职业教育与培训以人才培养为依托连通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成为各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底座,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其中职业教育的效能认同是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最关键的因素。澳大利亚通过出台职业教育政策、创新发展计划和实施特色项目,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前提条件、以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指标、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要保障、以推动个人发展为根本因素的巨大效能,在有效缓解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危机方面提供了“澳洲方案”,为我国解决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危机供应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所推崇的筹措与管理职业教育经费的方式,莫过于设立职业教育基金。为企业职业培训设立基金,以有效筹措企业职业培训的经费和为学校职业教育设立基金会,以有效管理政府的职业教育拨款,这两条筹措与管理职业教育经费的有益经验,值得我国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罗惜春 《教师》2013,(19):33-35
"以就业为导向"是指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包括教学方法在内的课程体系应该以就业为目标,以综合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过程为导向,以就业质量为评价手段,将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它是区别于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标志,也是职业教育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4.
《江西教育》2005,(4):10-11
2005年,我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要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抓手,紧紧围绕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推动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加快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促进民办职业教育与公办职业教育共同协调发展;以促进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科研是以职业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职业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职业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它的应然取向是理论与实践在更高层次上结合,是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质的飞跃。它的实然现状是职业教育科研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且存在许多发展中的问题。职业教育科研进行应然探索和实然分析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具有十分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关于某些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是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与发展.我国当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从以政治为中心到以经济为中心再到以人为中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以产教结合为途径,以创新为动力改革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新思路。只有结合专业特点、生源状况和工作实际需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要明确自身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认清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三大责任,一是政策导向责任,二是投资主体责任,三是提供服务责任。以统筹规划为重点,以制度为保障,以公共教育服务为核心,发挥主导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针对林业职业院校如何在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和谐发展进行了探索。在如何将行业办学特点转化为办学特色与优势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盘活林业职业教育资源;以服务为先导,构筑林业职业教育特色;以奉献为宗旨,树立林业职业教育形象;以质量求生存,打造林业职业教育品牌;以创新为动力,拓宽林业职业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20.
宾晓亮  张晓军 《中国教师》2014,(Z1):150-151
当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下,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背后隐藏着职业教育诸多问题,人们不得不反思职业教育的本质:人的教育。论文根据黄炎培先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针对当前职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了现今职业教育应从人的个性发展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应该以人的幸福快乐为最终目的;职业教育的教育制度体系应体现人的终身发展和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道德观的培养,树立人人平等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