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再春  柳洁 《河西学院学报》2013,29(4):94-97,128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形成矛盾,本文建议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构建廉洁高效政府,构建西部地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来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法律制度不完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本文从法律层面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供给主体、供给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出了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差别、收入差距过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开始凸显。增加公共物品供给,对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公共物品供给要以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弱势群体和西部为重点,各级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中要担当主要责任,按照均等化提供、重点提供和混合提供的原则,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黄岩区不断加大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但还是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总体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体制、机制的滞后。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的关键在于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常瑛 《运城学院学报》2011,(4):11-13,3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面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长期存在,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改革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建立良好的投融资渠道,合理调整和优化供给机制,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立法缺失、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供给和实际需求失调,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力度;扩大资金来源,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配套,是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有效措施,能够为顺利开展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物品在资源约束下具有需求的秩序性和动态性特征,而现实中的公共物品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不仅表现在供给总量的不足,而且在供给结构上存在严重的失衡。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供给体制”、“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制、政府职能划分不清等。因而,化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就必须改变城乡分治的政策框架和制度安排,对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根基牢固与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供给不足、城乡失衡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必须在财政支持、均等化、供给决策程序等多个层面,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要解决的是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服务不均等化问题。政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充分发挥和完善政府职能,对实现农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财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是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政府职能残缺、融资体制障碍等。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模型,验证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影响。据此,文章提出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保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1.
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减少使得本来就投入不足的农村基础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如何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税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税费改革后政府和市场在农村教育供给路径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是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为背景的。这就必须改革传统的“重城轻乡”的国家财政体制,并遵循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大地。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农村一场改革运动。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开展这场“新农村建设”的运动,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在内容和重点上,应是着力从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事业严重滞后等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在政策和措施上,必须从体制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从财力物力上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的投入,从组织力量上切实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主体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单一的供给主体出现了低效率和无效率,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应当多元化。因而,探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已经成为研究公共产品供给的必然趋势。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劣势,积极探索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馨玫  谌英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58-60,7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非常严重的障碍之一。原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落后,已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如何有效地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与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国乡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等方面的弊端。从机制上看,政府的缺位和农民的越位并存、传统供给模式的欠缺以及供给决策机制的不足等问题明显。完善和创新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关键在于尊重农民的选择权,并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主要有:政府对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保护与支持至关重要,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必须重视城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创新,充分运用经济、法律、科技、政策等多种手段来综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优先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基础;重视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的理论诉求。中国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需要深入研究农村公共财政。农村税费改革的推动和深入,为研究农村公共财政提供了契机。农村公共财政是为满足农村公共需求,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目的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财政体制变迁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中国农村财政体制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并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乡镇行政机构臃肿,行政制度供给过剩,农村公共教育体制、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符合国家管理的一般规律,制约着和谐农村的构建。因此必须加快乡镇机构、农村教育体制、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医疗保健等各方面的改革步伐,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构建和谐农村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