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作为常州词论继承与发展的代表者,陈廷焯是同光时期卓著的词学大家。本文以其学著作《白雨斋词话》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核心理论“沉郁谢”,向读者展示了陈廷焯词论的独特价值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和李煜在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方面都富有“悲剧性”,这样他就容易理解、认可李煜词。此外,《人间词话》论词讲求“悲剧性”,李煜作品合乎这个标准。从“悲剧性”角度探寻《人间词话》推重李煜词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国维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3.
周济首先提出“尊体”一词,并且依此阐发其词学主张,着重于“论词莫先于品”、“意能尊体”和“以词存史”三个角度予以展开,开辟词学研究的新境界。同时也使得词学尊体研究渐入人心,对词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代词话批评视野下的苏轼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即创作主体论、创作特征论以及词史地位论。在创作主体论维度,词论家们肯定苏轼的才华与品行,并为苏轼之误进行辨正。在创作特征论维度,词论家们主要对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和词作的创作技巧进行论析。在词史地位论维度,词论家们主要从学者品评和词体发展两个方面论评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金代词话对苏轼的论评从不同的视角将人们对苏轼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与完善,为更好地把握其人其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历史、词人、词论与作品的结合上,论述了“词学滥觞于唐,流衍于五代,极于宋而剥于明,至清乃复兴”。清词的“复兴”表现在“尊词体”上。词从过去被视为“小道”、“小技”、“艳科”、“诗庄词媚”到词有“见识多,说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词亦有史”的作用,使词获得尊体的地位。“尊词体”同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冲破传统桎梏的过程。但只有进入清代,才步上轨道,而成为作家、评论家以至社会舆论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况周颐在其的词学论著《蕙风词话》中阐述了自己的词体意识,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对常州词派词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词体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况周颐的词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初桐词论《小嫏嬛词话》集中反映了王氏对浙西词派词学观的继承,然而它更大的价值在于体现了王初桐对浙派理论的突破和发展。包括词以“自然”为宗,求“雅”亦重“情”,尊南亦重北,标立“第三派”的同时亦兼重婉约与豪放,对浙派圭臬《词综》《词律》的修订校勘。同时,王初桐在词论中表现出浙西、常州二派合流的思想倾向,对后世词话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突出了词学主体性意识,他通过“词心”——“词境”以强调创作主体性;“缔构”——“俱化”以强调欣赏主体性;“重、拙、大”以强调批评主体性,使其词学和词论具有鲜明的特色,初步形成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词学主体性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论的总结,又是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启迪,具有了承上启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晚清词坛,创作繁荣,理论活跃,诞生了陈廷焯、况周颐、王国维等一批著名的词人,产生了《白雨斋词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等词学理论名著。他们各自提出了“沉郁顿挫”、“重拙大”、“境界”等鲜明的词学主张,并以之指导词学批评实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以宋初诗坛“晚唐体”派为切入点,从基本史料入手,对“晚唐”这一学史上存在颇多争议的概念进行辨析,同时明晰与其密切相关的“晚唐体”概念。  相似文献   

11.
论"上官体"     
作为唐诗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风格称号"上官体",在初唐诗坛有过一定影响.然而当代对于宫体诗的批判,使得我们对"上官体"的认识有失偏颇.本文将考察当时的文学思想,探寻诗歌发展轨迹,研究上官体的特征,从而理清隋朝诗歌到盛唐诗歌的流变过程,以及"上官体"所做出的某些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官体"作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论"梅村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梅村的叙事歌行是其归嬗长、最有特色、成就最高的审美创造,在严格意义上代表着史称之“梅村体”。“梅村体”具有“事俱按实”、以人系事、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强烈的抒情性以及雅俗相融、融汇众美、自成面目等创作个性和创造品格,是我国古典叙事诗自汉唐以来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涛 《培训与研究》2006,23(12):41-42
“中体西用”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始于传统文化的体用观,在中国近代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体西用”论应引起我们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鹰》的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尼生是英国的一位著名诗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品的诗篇,本诗就是其中之一。诗歌很短,但气势宏伟,很有节奏感,韵律优美,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视角,描写了动、静两个状态下的高山雄鹰,个性鲜明,极赋美感。从中更好地了解丁尼生其人和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庄子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以其"弘大而辟"的精神境界,"深闳而肆"的思想高度,"稠适而上遂"的和谐理念在诸子中独树一帜;他所倡导的顺应自然、平等相生、消除成见、静心养神等要诀对当代人仍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知晓庄子的语言,解析庄子的创作,体认庄子的哲学。  相似文献   

16.
墨家运用和总结论辩方式"推",是归谬法逻辑推理,诸子百家喜用常用,对今人思维表达大有助益。本文揭示墨家归谬推理运用、总结和推广的机理,体现中国逻辑研究方法论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7.
"序曲体"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旧有短篇小说的文体结构模式进行革新的一大成果."序曲体"因其小说<序曲>而得名.从内涵上看,"序曲体"是建立于多重视角叙述模式上的更为灵活自由的文体形式;其文体特征即为自然展开,完全开放;"序曲体"的出现具有一定影响,"序曲体"不仅是曼斯菲尔德个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有意义的开拓,同时也是英国短篇小说史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建安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作家集团———“邺下文人集团” ,形成了代表建安时期整体审美意向的“建安风骨”。其内容取向上的“刚健”与“端直” ,构成了他们直面人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审美的情感意向上 ,集中体现为“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在中国文学史上 ,完成了由“汉音”向“魏响”的转化过程 ,树立了“建安风骨”这面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小说呈现出“分析性”叙事与“浪漫性”叙事并存互补的趋向。以鹿桥、徐和无名氏以及黄谷柳的小说为典型文本,对后一种趋向的不同表现———“情调”风格或“传奇”形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20.
"风骨"释义     
刘勰《心雕龙》中提倡的“风骨”,实际是指章的气和力量,是刘勰对当时的风的一种要求。当“风骨”被作为一种审美理想而提倡时,它就成为一种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