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基础是高深知识,只有在一个社会组织体系中,分层才有可能.分层意味着不同层级的职位的社会角色、功能和地位的定位.在一个社会组织体系中,不同层级职位形成了学术职业阶梯.美国学术职业分层是一个不断制度化的过程,分层作为分工的一种类型在促进职业分裂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的团结,形成了学术职业的自我保护机制.美国学术职业的分层既有其共同的学术标准,也因学校层次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学组织目标、政策制度和个人专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这类学术组织当中,学术共同体对从事学术职业的大学教师在增进与传播知识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而给予的承认和荣誉,被人们更为看重,因此,设计较好的激励制度以让大学教师职业效能更好地发挥至关重要。激励制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大学的组织特性和大学教师的职业性质,进而遵循某些制度设计的原则。如大学的适度分层(分类);激励能真正测量大学教师表现的有效信息;激励的强度适当;对大学教师的监督最小化等等。  相似文献   

3.
学术性是大学教师角色的内在品性,但不同教师对角色的认同和选择存在不同价值取向,并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学术人"取向关注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现和创新,"教学学术人"关注青年教师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创新与传播。两种取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现实问题。现代新型"学术观"成为两种价值取向整合的基点,也成为平衡"专业学术人"和"教学学术人"张力的逻辑归旨。因此,把握大学青年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构建公平的青年教师学术职业评价制度,强化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衔接,完善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体系等,是重构大学青年教师"学术人"角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术职业和其他社会职业一样,因为不断专业化的职业分工而形成不同的层级.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现在普遍采用的分层模式,即高校学术职业分为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四个层级的职业阶梯.不同层级的学术职位有相应的学术评价标准,包括学历、教学科研能力、工作经验、管理能力等几个部分.依据卡内基分类法(2005版)的分类标准,其中对我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和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最具借鉴意义的当属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大学和社区学院的学术职业分层.因此,本文分别从美国这几类高校各选取一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对它们在学术职业分层管理的制度安排及特色进行考察,试图发现不同类型美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聘任、晋升考核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制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在大学再学术化背景下,为实现大学学术功能、形态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要求而进行的一次关于大学学术研究功能、形态和实践范式的再分工和再调整;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建立起学术性与应用性两种相对分立的教育实践体系;它对地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理念和形态的转变提出了现实要求,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坚持对大学学术研究分化现象的肯定性和批判性双重价值评价,以及坚持大学学术的根本价值和保持大学学术形态多样性的统一,应该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两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教师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其文化内涵表现为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即大学教师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学术职业的献身性,即大学教师以学术为业,追求真理;行为方式的独立性,即大学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自主决定教学、科研活动;伦理道德的示范性,即其伦理道德不仅是学生的楷模,也是社会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教师认可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并重共生于大学内部,且能助益学科学术,但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间的联系尚未被深入揭示。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层次院校和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对学术规训、学术职业准入、学科学术带动教学学术、教学学术助益学科学术等方面的认知与实践情况存在差异。为此,应从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革新高等教育学术制度、增强学科学术的教育性、突出教学学术的科学性、加强分类指导等方面促进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H大学2003-2006年的职称评审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人力资本仍是学术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在逻辑,但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学缘关系越丰富的大学教师,取得学术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越大;不同种类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本科、硕士与博士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并留校任教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大,具有硕士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与加快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时伟 《江苏高教》2012,(4):16-18
大学学术职业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过程受到了学术、政治与市场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术因素是大学学术职业发展的根基。大学的多元性决定了大学学术职业的多样性。受世界一流大学学术职业标准的暗示,大学学术职业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学术职业需要转变观念,从理想与现实两种维度,调适学术、政治与市场多种力量,提升大学学术职业发展的切合度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论学术职业阶梯与大学教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职业是大学教师的工作领地,学术职业阶梯是人们根据学术职业特性为从业者所设计的一套个人发展阶段的共同标识和职业规制,对大学教师的发展及其生存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学术职业阶梯又是大学教师的学术价值的形象化表现,也是一套大学教师的劳动分工制度与激励机制。不同国家的学术职业阶梯在结构、层次和跨度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各国学术职业阶梯的变化越来越频繁,且受市场力量、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学术职业阶梯是一个全国统一的体系,阶梯跨度相对较大,且阶梯间的异动以院校为基础封闭运行。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教师流动更多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等重大议题保持紧密联系。而中国当前却面临着教师流动总体频率偏低、国际流动方向单一、国内流动渠道不畅、近亲繁殖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带来了学术职业的无序竞争,从而影响学术职业的健康发展。全球范围内普遍缺乏有关大学教师流动规律的研究。本文结合一手调查数据,就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的频率、路径和类型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频率整体偏低;不同类型高校教师流动频率差异大;流动主要归为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良性的大学教师学术生态环境,对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教师学术绩效、提升我国大学整体学术水平有重要意义。遵循系统性、可行性、科学性、可比性的原则,按照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师自身职业素质三个一级指标,构建大学教师学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期对大学教师学术生态环境评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高素质、高质量的一流师资队伍是建设"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支撑。现行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下,部分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功利化价值取向明显,教师管理制度对象相对区分度不够,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优化周期长,教师伦理道德管理监测制度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教师自我学术劳动力的解放,滞缓了"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双一流"大学必须建立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秉持学术至上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理念,确保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正确;立足教师学术职业、学术劳动的基本特征,建立大学教师分类分层管理服务制度;参照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趋势与特点,适时调整优化大学教师待遇激励制度;全覆盖从严大学教师道德伦理标准建设,坚守大学教师履行学术职业的最底线。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种学术职业。随着大学职能的演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迁,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在横向层面发生了功能性和类型的分化,即教师由原来"单一身份承担单一功能"发展为"单一身份承担双重功能"再到"多种身份承担单一功能或多元身份承担多元功能"。明确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概念与内涵,进而明晰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内在规定性,这是构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体系的理论逻辑,也是解决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带来的教师学术职业管理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目标选择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的转型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教师是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核心力量,只有大学教师的转型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的转型。教师的伦理道德、高深知识的创新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推动大学教师转型的根本,而大学教师转型的目标是实现学术职业的专业化。树立学术和市场结合的教师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竞争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大学教师面向市场的专业素养等大学教师发展方式是促进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所谓“分类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实施层次性的指导;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一、“分层教学”的层次目标确立“分层目标”是搞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前提。分类指导首先是将学生分层,这是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就是在了解和研究学生…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的发展是大学发展的基础,不同类型大学的教师发展目标有所不同。教学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基本选择是"教学学术"的发展,这是由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性及"全能型"大学教师发展的不可能性决定的。为实现"教学学术"的发展,需要纠正认识上的"教学不是学术"的错误观念、政策导向上的"唯科研论英雄"论和大学教师培训上的"以科研素质提升为中心"的不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趋扩大,高等教育机构的层次、类型也日趋复杂,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过程越来越是一个在学术、政府和市场三元力量的相互制衡、协调、互动以及彼此间相互让渡中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高等院校地位层次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是学术力量、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伴随教学学术在大学教学实践领域中的推进,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成为影响这一实践过程的关键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自下而上的实践归纳逻辑而提出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三种典型类型为:实践取向型、专业取向型和整合取向型。三种类型在价值、知识、方法、交流等四个维度上的区分性特征,呈现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多样性存在和多元化取向。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类型化描述及特征比较的目的在于探索具有本土实践依据的教学学术能力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大学分层分类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主要体现为三类:一是走强学术型道路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一是走强职业型道路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还有一类即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比例,但发展却处于瓶颈的"地方大学".据此,本文尝试从"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角度对地方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地方大学应走"学术地方化"和"学术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