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柬越观风记     
汉语中"俗"之一字差不多是贬抑到最低的一个了,因为华夏文化是追求高雅的文化,"雅"故为"文明",而"俗"正与"文明"相反。而古人对待"俗"的办法,并不仅仅依靠行政,更不只是依靠法律,而主要靠的是"风"。风吹草偃,无形而致,意谓像风吹一样渐渐缓缓地变化,而不是一味强硬处置。《诗经》十五国风是专说"风"的,因此"诗教"也就最能代表当时的"风教";换言之,《风诗》乃是往古"风俗学"的正宗。古人定义"风俗"大概有两种:其一肯定风俗的差异,南方北方,各有其宜,故以"从宜"称之。其一风俗当趋近于雅,而风俗不能自动变雅,必得"移风易俗",故以"移易"称之。而"移易"的目标便是礼乐文明。中华与四裔,当同则同,当异则异。同,意谓礼乐文明相同;异,意谓四方风俗有异。风俗容有不同,而礼乐文明不可不同。《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第14册范世忠《使清文录》有《奉北帝旨问安南风景》诗一首云:"客问安南景若何?安南风景异中华。缁尘不染山河莹,八节皆春草木花。食少麦麻多菽粟,衣轻毛革重绫罗。虽然亦有相同处,礼乐文章自一家。"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与越南同与异的关系。彭丹华从事越南使者咏湖南诗研究,今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湖南分社安排前往越南及柬埔寨考察,与汉喃研究院建立联系,而观其风土民俗。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虽观感未及深入,而宗旨切合传统,是可嘉也。  相似文献   

2.
二、关于比、兴的问题 《诗经》的表现方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比、兴”之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称“六诗”为“六艺”。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后世比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以"文俗而雅"著称,《金岳霖先生》(以下简称《金》文)也不例外;但究竟如何而"俗",又"雅"到何处,却缺乏细致的研究。其实,"文俗而雅"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金》文的语言风格。"俗"谓语言通俗;"雅"即高雅,不同凡俗。而《金》文的语言则是平淡至极却意味隽永,不是"俗""雅"两个标签可以随便贴得住的,"平淡"和"通俗"自有不同,"隽永"与  相似文献   

4.
一《诗经》中的“风”、“雅”自汉代以来就有了“正”、“变”之说,所谓“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里所说的“变风”、“变雅”就是郑玄《诗谱序》说的“刺怨”的作品。本文所谈的政治批判诗就是“变雅”中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政治批判诗呢?本文所谈的政治批判诗是指在西周、春秋之际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由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各层人士写作的,反映社会上重大政治生活饱含政治激情,并且具有强烈的斗争性和批判精神的诗篇。  相似文献   

5.
戴蓥 《快乐阅读》2013,(12):69-69
“正变”一说最早源于风雅正变说,《诗大序》云:“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毛诗认为的正诗即治世之音,而变即指时代由盛及衰,国家的礼政纲纪呈现崩坏之时出现的怨刺诗。这就是诗学史上的“风雅正变说”,它是从诗歌的社会政治功能区别正变的。汉代尊儒,强调经世致用,文学被赋予很强的社会政治功能。《毛诗序》将诗歌和时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认为在乱世时,礼乐崩坏时所作的诗是变风、变雅。《毛诗序》首次言及正变,而后郑玄及唐代孔颖达等经学者则进一步将其系统化,风雅正变说成为一种专门研究诗经的学说。  相似文献   

6.
从越南看湖南——《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湖南诗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合编《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收录14至19世纪越南使者53人共计79部著作,依原样扫描,精装2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是近年难得的整套文献,为"从周边看中国"提供了一个佳例。《集成》中有关文学的纪咏、酬唱诗作极多,其中湖南、潇湘的诗作总量多达700馀首,如阮思《燕轺诗文集》一种所存湖南诗即有86首,黎贵《桂堂诗汇选》中《潇湘百咏》组诗即有七言绝句100首,整体上业已构成"从越南看湖南"的专题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整理、校订《安南风俗册》之后,以书中关于元旦、寒食、端阳、中元、中秋等"岁时节俗",与嫁娶、纳妾、生子、入学……丧事、哭丧、吉葬、忌后等"人生礼俗",为主要讨论对象,比较台、越民间风俗的异同,重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台、越两地人民的生活风貌。在比较双方民间风俗中,看到汉文化的深远影响,明了民俗文化传播的轨迹,清楚人类行为中诸多的共通性,也使我们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8.
赋,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出现的。春秋时卜商的《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春宫·大师》郑玄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称六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文章古国,也是文章大国。文章定义虽几经演变,但至今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确切的定义。笔者不揣谫陋,对此略陈管见。《周礼·考工记》中说:“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这里的“文”、“章”都是“文采”的意思。《诗经·大雅·荡》的诗“序”中说:“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这里的“文章”是指当时的法度、礼乐,其概念和后世的不同。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能者偏也。”曹氏把“文章”分成四类八体,既指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作品,而  相似文献   

10.
越南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两国交往密切,文化异中有同。越南与中国文艺之间在"互识"中有共鸣,在"互证"中有共识,在"互补"中有利于共进。《西游记》等电视剧在越南的热播、追看和翻拍就是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11.
从文献记载和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秦在西周到春秋早期,建构了完备的礼乐制度,《诗经·秦风》作为秦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得到传播。《诗经·秦风》反映了秦礼中的飨礼、田狩、车舆制度、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诗经·秦风》表现了秦地风俗,具有"教训正俗"的意义,反映秦国臣下对君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加强。从《诗经·秦风》来看,秦所建构的礼乐制度具有自身特点,是在新的形势下对礼乐制度发展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所谓“风俗”就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六朝《刘子·风俗》云:“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也就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环境而形成的习尚称之为“俗”。由于一定地域、一定民族的风俗紧密地联系着自然和社会。因此,风俗就成为人们借以观察社会人生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所谓风俗就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六朝《刘子·风俗》云: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也就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环境而形成的习尚称之  相似文献   

14.
风雅是《诗》三百篇的屏翰,对于风诗的研究,前人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对雅诗的研究,重视得仍然不够。本文试图通过思想史的角度,来剖析变雅的意义。在《诗经》研究史上,明确提出变雅概念及其划分标准的是《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难作矣。”郑玄《诗谱序》中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以夷王时代为界,前此者为正雅,后此者为变雅:“自是而下,厉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坏。《十月之交》、《民劳》、《板》、《荡》,勃尔俱作,众国纷然,刺怨想寻……故孔子录懿王、夷王时诗,讫于陈灵…  相似文献   

15.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云:"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意即:"一切文体都有其共同性,但不同文体又有其特殊性,那么奏议类文体应该雅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诗经》分类中“雅”之本义及其特点的争论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了。其实“雅”本为鸟名,音同“夏”,后又成为一种特殊的乐器名。周人常自称“夏人”,因此将自己的音乐命名为“夏”乐,体现了一种对祖先的景仰。“雅”作为一种乐器与《诗》中的“夏”乐演奏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大夏"乃古乐名,为示区别,因此改“夏”乐为“雅”乐。《孔子诗论》的出土对于《诗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于《诗》的分类依次是:讼、大夏、少夏、邦风。这就从客观上证明了“雅”通“夏”,“雅乐”即“夏乐”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一、古老而崭新的命题 环境与人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关注。从大的社会风气言之:“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为性。谓之俗焉。风有薄厚,俗有淳浇,明王之化,当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为之风焉;民习而行,亦为之俗焉。”(引自刘昼《刘子·风俗》篇)从具体的成长环境言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自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于潞,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引自荀子《劝学》篇)  相似文献   

18.
“绝响”诗人蔡大鼎的《闽山游草》是琉球汉诗中一部重要诗集 ,写乡愁是其主要内容。其乡愁诗与中国古代文人同主题诗歌创作有同有异 ,而蔡诗中对福建地方景观的生动描写 ,对福建的人文风俗的颇多记述 ,较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以下简称《集成》),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研究院联合编纂,收录了现存于越南的79种独立成书的燕行文献,全书扫描,完整地保留了文献原貌。《集成》是越南使者咏屈原诗的首次公开出版,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蔡虹 《学语文》2007,(4):13-1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现存诗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大多学者认为这是从音乐角度进行的分类。其中"风"诗全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劳动生产、战争徭役、爱情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内容,是《诗经》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而"风"诗中,又以表现爱情婚姻的诗篇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