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第11届教育基本理论年会近日于西安举行,大会以"教育与幸福"为主题。与会学者在教育理论框架内,讨论了幸福与教育的幸福价值、通过教育过程获得幸福体验、幸福存在于教育关系之中等问题,并分别从经验的和思辨的层面考察了教育与幸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之所以被当作一项道德的事业,是因为其根本价值在于能够增进儿童的幸福。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框架下,儿童幸福难以成为教育目的,因为单调的、强制的、工具化的受教育过程,导致了儿童“完全性幸福”、“内在幸福”和“过程幸福”的失落。要想完善儿童德性与增进儿童幸福,则需要重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目的或者终极目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接受。然而,怎样让观念中的"幸福教育"走向实践的幸福教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为此,我们拟借助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基本规律,从幸福教育的静态结构与动态实现过程两方面,对幸福教育的理论样态进行建构,并以此为基础,探析了幸福教育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4.
教育之所以被当作一项道德的事业,是因为其根本价值在于能够增进儿童的幸福。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框架下,儿童幸福难以成为教育目的,因为单调的、强制的、工具化的受教育过程,导致了儿童"完全性幸福"、"内在幸福"和"过程幸福"的失落。要想完善儿童德性与增进儿童幸福,则需要重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互化融合的幸福机制 幸福教育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我国应该是近十年的事情.檀传宝教授1999年发表的论文<幸福教育论>,[1]算是比较早的理论研究文章.刘次林的博士论文<幸福教育论>(1999)则对幸福教育做了更细致、丰富的探讨.随后又不断有一些学者以幸福教育为主题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而2007年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把"教育与幸福"作为研讨关键词,则引起了更多学者对幸福教育进行理论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幸福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有些学校开始把"幸福教育"作为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这对于当前中国的教育来说,无疑是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关涉人生的教育,必然要关注并增进人的幸福。古希腊教育理论从人的完善与德性出发,内在地把教育与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代以来的教育以自由的概念置换善的概念,而消解了教育与幸福的内在关联性。重构教育与幸福之内在关联性的可能性在于,一方面看到善与幸福的不可分离性,另一方面则要努力实现教育的伦理关怀,使教育获得道德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论述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教育,教育的过程要使人体验幸福,教育贯穿于各种层次的幸福之中。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12日到14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这次年会的主题是"教育与幸福"。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达300人,会议收到论文120多篇,二者都是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历届年会之最。会议承办方陕西师范大学专门出资,将提交给本届年会的所有论文印刷装订,与会者人手一册。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对陕西师范大学的这一创举表示高度赞赏并致谢忱。会议期间,与会者以不同形式,对幸福的概念、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幸福教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异化了学生的幸福感。追求幸福是每个学生不可剥夺的权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幸福感,而且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日本和中国的“巴学园”为实施幸福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板。然而,幸福教育又与快乐教育迥然相异,幸福不应仅停留在追求快乐的肤浅层次。幸福教育植根于温馨和谐的校园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不是工厂式的校园与无生命的书本世界。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是幸福教育的理论使命与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我国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探讨了幸福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教育的特征,幸福教育的价值以及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等。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诸如概念界定出现泛化、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范式过于单一、研究成果缺乏操作性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立足当前,注重概念的界定、深化理论探究、拓展研究方法和视野、强化操作性策略等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我国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探讨了幸福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教育的特征、幸福教育的价值,以及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等问题。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诸如概念界定出现泛化、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范式过于单一、研究成果缺乏操作性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立足当前,着重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注重概念的界定,深化理论探究,拓展研究方法和视野,强化操作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育哲学的理论指出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以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 ,毛泽东早在 193 4年在为苏维埃教育制定的人道主义的办学方针时就有论述 :“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可见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民众的文明幸福。满足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脱离了社会价值的个人幸福是空洞的、苍白的 ,而背离了社会价值的个人幸福是危险的、可鄙的。所谓社会的价值 ,在当前必定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只有将个人的幸福与国家和民族的幸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教育词典之中的固有之意。异化的教育造成了幸福与教育的分离。教育理应关涉学习者的幸福,成为既能够使学习者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又能够培养学习者判断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的幸福教育。从而带给人以即时与延迟、世俗与形上、外显与内隐相统一的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幸福就像其他知识、技能一样,也是需要教育的.幸福教育就是一种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感受幸福、把握幸福的教育,它能防止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反而陷入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泥潭.“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实施大学生幸福教育的依托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大学生的幸福教育必须有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这些原则包括“精神幸福优先”的原则、“创造幸福优先”的原则、“社会幸福优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幸福的相关理论阐述、中外幸福思想探源、幸福的实现途径.大学生幸福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个,即理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以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关注学生幸福学习、幸福成长为基本立场的幸福教育,是继"乐学"之后对解决教育弊端的又一探索。近年来,有关幸福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中可能存在的隐忧问题亦不容忽视。如幸福教育的过度倡导,有可能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混乱,从而对学生在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发展及对未来憧憬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幸福缺失"。对幸福教育的隐忧进行防范需在幸福教育中重新定位参与;帮助疏导感情;注重体验关怀。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幸福,这是一个为社会所接受的公理。可幸福是什么,教育与幸福有怎样的辩证关系,教育如何才能促进儿童的幸福?我们的教育现实增进了儿童的幸福了吗?这些可能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教育与幸福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陈晓虹 《教师》2019,(10):127-128
幸福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幸福与教育息息相关。国家拥有幸福的教师,是国家教育的幸运。作者从阅读、课堂、与学生们的相处、学生们的习作、学生们的成长发展等角度来感受教师的幸福,从字里行间诠释幸福教育理念,希望对构建国民幸福教育做一点尝试,让幸福教育成为每个教师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我国对“聿福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探讨了幸福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教育的特征、幸福教育的价值,以及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等问题。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诸如概念界定出现泛化、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范式过于单一、研究成果缺乏操作性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立足当前,着重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注重概念的界定,深化理论探究,拓展研究方法和视野,强化操作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本身只是一个抽象,因为它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教育实践:教育以非教育幸福为目的和教育以自身幸福为目的。无论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幸福还是非教育幸福,它总是以幸福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要使二者统一起来,找到教育追求幸福的正确路径,关键在于回到教育的原点,培养和谐的人、完整的人、现实的人,并且要将培养人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使追求过程的好(当下的教育幸福)与追求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这样,教育作为幸福的目的与手段就统一起来,当下的幸福与未来的幸福就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幸福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教育既顺应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又折射了人性教育的本质,因此是回归人性的教育。幸福教育通过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丰富个体的精神生命和增强个体的幸福能力等实施策略,使教育回归人性,实现个人幸福,并使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