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这一范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首次表述并在马克思其后的理论中得到发展.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突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实践结构观,它将主体问关系引入实践结构,把实践看作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关系相统一的结构.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扬弃和超越。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在当代社会实践的样式已发生了新的变革,具有了新的特征。本文从“人与实践”的现实关系之变革一这新的维度,去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以及实践在当代社会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3.
交往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对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中,交往很早就被赋予了重要意义,被视为达成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近年来,交往逐渐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教育交往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育交往实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规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它具有多极教育主体性、教育主体异质性、教育客体中介性、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等特征。与一般的交往实践相比,教育交往实践具有自身的基本规定性:教育交往实践主要是一种精神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一种生成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一种反思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对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中,交往很早就被赋予了重要意义,被视为达成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近年来,交往逐渐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教育交往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育主体观存在着二元思维、抽象思维、直观思维的共同思维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认为,活动主体是在其交往实践关系中获得规定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以教学活动为中介的特殊的交往实践关系.教育主体的规定具有实践性、交往性、相关性、发展性、差异性等特征.教育主体结构是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教学活动-学生"的总体架构,即"主-主"结构.研究教育主体必须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内驱动力,即主体个体通过调动其内在的需要和潜能来提升自己的主体品质;二是外驱动力,即在"主一客一主"的交往结构中对教育主体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专业实践基地是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和技能性训练的重要场所,也是当下高职教育深度发展与改革中的重点建设内容.如何在高职教育份量很重的专业实践基地开展德育教育,文章从现实问题入手,在对专业实践基地拥有的德育资源及其功能作适度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专业实践基地的德育教育与管理进行了具有实践性的探索,提出建章立制,确保基地德育教育管理有章可循;校企合作,文化对接,促进德育教育有效链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德育教育的载体就是德育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无论在教育方针、培养观念以及实践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作为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教师,其个人修养事关重要,是德育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再者,必须不断加强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塑造小学生的优良品质,这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论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以人的实践活动为视角,人的主体性是由起源于生产实践,建立在“主体——(中介)——客体”关系模式之上的单独主体性和以单独主体性为背景建立在“主体——(中介)——主体”关系模式之上的交互主体性两方面构成,它们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最终摆脱人与人的依附性,人对物的依赖性,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小学德育教育是学生品格形成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是学生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培养小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来,我国哲学界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研究实践范畴,着重探讨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并在对实践的结构和要素的研究中,讨论了目的范畴与实践观念的关系;从历史观的高度,着重探讨了交往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凸现了实践范畴的交往维度,并提出和研究了交往实践观;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内在联结,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讨论中.实现了对实践范畴的当代理解。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21世纪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应以教育对象个体成长的环境、经历和成长阶段为依据,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加强德育教育内容的训练与实践,注重教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和德育教育中的自律和他律,以求德育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教学本质的“交往说”活跃一时,“交往说”本质上只不过是对教学民主思想的延伸,是基于一种人性平等的教育理念下所采取的教学行为取向。于教学本质相去甚远。相反,通过对教学过程构成性三要素分析,我们会发现支撑这个关系总体的只能是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在这个关系总体中实践活动贯彻始终。教学过程的终极追求是要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一种复杂的合规律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说对教育的影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被更多运用到德育教育中,综合实践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教育性和开放性,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综合实践课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价值追求的道德体验,不仅是一种关系,还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的道德境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中,生态家园中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价值起点,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交往关系;注重社会生活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共识,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走进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本,通过人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而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教育事业中永恒的话题,就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来看,普遍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未注重道德行为教育,不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该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教学工作,为此有必要探究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德育教育影响因素入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了开展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当前技校生总体素质、德育教育现状,引出在职校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班主任进行中学德育教育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德育教育要与人格教育相结合;(2)道德教育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3)德育教育要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困扰高校德育教育的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基于对传统单一的课堂理论灌输式教育的批判,试图从理论到实践探索一条德育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新路。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现状困境到新模式的方法论研究,论证了打破传统课堂理论灌输式教育,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改革德育教育教学,对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