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据历史脉络、动因、参与者主体与活动四项本土的概念维度,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与特质得以厘清:第一,英国殖民遗产与国内族群政治奠定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环境;第二,向亚太地区高等教育中心国家的转型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价值取向;第三,私立高校与联邦政府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第四,跨境教育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整合性国际化是其基本的向度.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私有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高等教育民族化、私有化发展探索、私有化政策形成和私立高等教育快速增长.其私有化发展与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失衡、教育财政危机、留学人数增多导致的资金外流、“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都有一定的关系.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私有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突破了原来政府垄断高等教育供给的状况,缓解了政府的教育财政压力,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充足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的私立高等教育在1990年代开始迅速扩展,并且所办的课程也趋向多样化、国际化。本文主要是着重在阐述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发展,以及在这段时期所做出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始于1962年的马来亚大学,当时全国只有一所大学。1991年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大力宣传“2020先进国宏愿”,要成为工业先进国。为些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为工业先进国。为此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但由于高等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的短缺将员,但由于高等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的短缺将制约2020年目标的实现。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的中心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进行重点投资,将大约30%的发展顶算用于高等教育。如在“第七个马来西亚计划”(1996-2000)中,总共大约有30亿马来元投入到第三级教育中。尽管如此,要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财政还是非常紧张。为了缓解财政压力,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实施高等教育企业化、私有化、国际化等策略,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作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马来西亚教育部负责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综合体系.1996年颁布的<教育法>是该国教育的最高立法,规定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宗教教学、私立教育和技术教育等一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6.
吴欣 《海外求学》2004,(23):14-17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以国家教育为主体,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并存。马来西亚留学政策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公立大学一般不招收国外自费留学生,国际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主要申请私立院校。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本国教育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由于政府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再加上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加强国际合作,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机构的外国留学生数由2001年的23416名迅速上升至44390名。  相似文献   

8.
基于历史比较分析立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际化发轫期,典型特质为马来人优先政策下的被动国际化。建国初期以“固打制”为代表的马来人优先政策迫使大批非马来族学生出走留学,国际化被动发轫。第二阶段为国际化壮大期,典型特质为马来化特权政策松动中的主动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私有化的大发展推动国际化逐渐冲破马来化的裹挟,国际化日益发展壮大。第三阶段为国际化深拓期,典型特质为马来化政策式微下的双向国际化,即在国际高等教育枢纽战略下,高等教育呈现国际、国内市场双向并进趋势。在国际化与马来化的博弈中,马来西亚不断推进政府、大学与市场间关系的调整、适应与平衡,实现由国家控制到国家监督的转变,并逐渐形成具有马来西亚特质的政府、大学与市场关系。  相似文献   

9.
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三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的私立高等院校所占比例均在85%以上,在校生数占一半以上,高者达74%。这与所在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经费政策和管理政策是分不开的,其政府实施的经费资助政策更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稳定与否的"晴雨表"。三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变化显示,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与政府的经费政策,尤其是多元化教育投入有着很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 《江苏高教》2002,(1):122-125
为了实现“2020先进国宏愿”,马来西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高等教育实施企业化、私人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并由此引发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国际化与本土化、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争论。为了避免因此而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日本现代私立高等教育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且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形成了相对较为健全的政府资助与扶持体系。从1970年政府资助制度化开始至今,政府资助受时代需求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考察政府资助的变化及其动因有助于加深对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反思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管理有着自己的特色: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分权制,分级对口管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管理部门分开,以避免管理行为的混乱;以宏观管理为主,管理主要体现为一种服务;教育法制健全,依法管理的规范性强;经费资助是对私立学校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对私立学校实行管理的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在发展中借鉴汲取他国的有益经验,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当前政府应基于法定的职责和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角色作如下定位:一是要真正确立"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的理念,从法理和制度上摒弃对民办教育的体制性歧视,制定和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履行好支持者的角色。二要科学规划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合理有序地定位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市场分布,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规划者的作用。三是健全公共财政资助制度,减轻民办高校资金压力,承担起财政资助者的责任。四是强化对民办高校宏观调控,要创新监管制度安排,履行好教育监管者的责任。五是强化政府的服务,降低办学成本,承担起服务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论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政府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法律、现实以及国际经验等方面来看,政府都应积极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人。政府分担成本,客观上有利于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责,保持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促使其健康发展。政府在分担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政策中应选择合理的资助对象和资助项目,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基金,完善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推行教育凭证制度,积极优化民办高校融资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私立高等技职教育改革是伴随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改革进行的,是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私立专科学校为主的起步阶段、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为主的发展阶段和全面调整提升阶段,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技职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办学规模大幅提升,政策奖助支持逐步完善,但随着改革推进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招生危机、生源下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经费短缺、体制和运行不健全等,使其经营发展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6.
民办教育只有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不断的创新、改革和规范,才能取得健康、持续发展。提出政府应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中符合"两免一补"条件的学生纳入政策资助范围,设立大中院校学生食堂物价风险预备金并建立长效应急补贴机制,进一步促进和规范独立学院发展,教育部应将陕西省列入全国民办高等教育试点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多重逻辑下的政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从政策变迁的角度看,它具有"先发展后规范"的特征。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公办型独立学院"和"民办型独立学院"两种基本类型,但中央政策一直试图将其作为民办教育的一种类型来进行规范管理,两者之间的逻辑差异致使独立学院一直未能成为一种稳定的制度模式。本文借助组织分析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框架试图对此进行解释。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基本制度背景下,政府、市场、家庭和教育多重制度逻辑的动态变迁以及相互作用造成了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应从高等教育多样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8.
完备的私立教育法律体系,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国外私立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而私立高校自身与时俱时,注重特色建设,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更使其长盛不衰。国外的这些经验,对即将加和WTO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我国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post World War Two era and prior to the mid 1980s Australia has been characterised by exclusive public provision, financing and regul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1980s, however, have been marked by considerable turmoil which culminated in the 1988 White Paper. Circumstances provided by the refor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booming overseas student market and unmet domestic demand have provided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private providers. This paper charts the growth of private provision,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 responses and the pressures for subsidy and regul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policies of both levels of government are hast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what Geiger (1988) defines as a peripheral private sector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20.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Clearl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the Philippines has decid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its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l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likely to dominat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for the remainer of this century, it appears that public, tax-supported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available there. The Philippines is not a wealthy country but it is devoting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its national resources to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 1983, higher education received 2.85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budget, a figure that has been rising for years. Compared with some highly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is not a large percentage, but for a country that has traditionally relied o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 major and growing invest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While many of the better universities in the Philippines are private, many other privat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small and struggling. As their financial resources become more limited, and as less expensive, tax-supported higher educ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available, a lot of the struggling private colleges will probably close. This process is also being hastened by a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to upgrade quality,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the many private colleges that developed after World War II. 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these marginal institution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ports has been given extensive authority, and while its intrusion into private institutions has been modest by some measures, its requirements are affecting them all and will speed the demise of some. This is bound to lead to a stronger role for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 country that is striving diligently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and he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ts people.The author is grateful to several officials of public and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om he interviewed in the Philippines in March, 1983, and particularly to Mr. S.B. Bangug, Philippine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Dr. Amado C. Dizon,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Philippine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o provided major as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