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写小说须有生动的细节,如果把小说喻为一架运转着的机器,细节就是构成这机器的零件。作家沙汀说过:“故事好编,零件难找。”在构思一篇小说时,要找到好的零件有时要苦思冥想,甚至绞尽脑汁。俄国作家契诃夫就是擅长运用细节的“高手”,在《一个官员的死》中,  相似文献   

2.
《白杨》是一篇寓情于物,借物喻人的优美散文.文章巧妙地将人和白杨联系起来,一层深入一层地讴歌了立志开发边疆,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忠贞不渝的高贵品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文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两全孩子对白杨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哥哥肯定其“多高”,妹妹强调其“多直”,因而展开了一场是“树”还是“伞”的有趣争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设想刘禹锡曰:“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李德裕曰:“古人辞高者,盖以言妙而工。”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健康充实的思想内容,而且要有文采。作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语言有文采?我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现结合《麻雀》一文谈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一、初读课文,总体感知《麻雀》一文所写的是小事情,情节也较简单,是一篇典型的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的文章.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本着“整——分——整”的原则,指导学生初读课文.首先从题目入手,帮助学生明确《麻雀》一文是以什么为主线的.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为深入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文章词如珠、语如诗、景如画、情亦真,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一篇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为此,我以“美”为核心,以“画”为线索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第二册第六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驿路梨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除第一篇为记叙文外,其他三篇全为说明文。 为什么本单元要将两种不同文体的文章混合编排呢?不妨让我们揣摩一下编者的意图。“单元提示”中谈到:“记叙文或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不难知道,要写好记人叙事的文章,往往要动用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五单元中的“叙述与描写”;本单元《驿路梨花》中的“叙述与抒情”。同理,要写好说明文,也不仅仅只是说明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得兼用其他,或叙述,或描写,如本单元中的三篇说明文即是如此。不过,从本单元中的四篇选文看,尽管文体不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是一致的,即让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篇好的文章,一张好的报纸,一本好的书刊,不仅让读者从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内在素质。目前,我校师生身边有不少的报刊,如《成才导报》、《关心下一代周报》、《阅读》等,她们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掌上明珠”。要问师生们为何对他们这样爱不释手,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8.
活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赞美之词:如看到一篇好的小说,就说:“作者把人物写活了!’如观赏到一曲好戏,就说:“演员把人物演活了!’如欣赏到一副好画,就说:“画家把人物画活了!”艺术是相通的.课堂教学既然是艺术,能不能把“活了”这个词也借来呢?说某某老师把这堂课上活了.啥叫“活了”?怎样才能“活了”?有一则为国王画像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故事见苏联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其大意是,国王出诏要国人给自己画像.画好者,奖以重金;画坏者,罚以极刑.第一个画家应诏,见国王右脚跛,  相似文献   

9.
<正>历来对于《苏州园林》的解读以说明文角度居多,有人认为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篇美学小品文,作者叶圣陶笔法冷峻,语言准确,文章布局精巧,层次井然,独具语言美和结构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罢此文,感觉这不仅是一篇详尽的游园介绍,更有一种对中国画审美情感的高度认同:“如在画图中。”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篇文学作品必须是先拨动人的心弦,才能发挥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一个文学家必须是“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如何”决定其艺术感染程度的深浅(见托尔斯泰《艺术论》)。文学作品和说理文章不同的是:说理文章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形式多样,富有创新精神。茅盾曾盛赞鲁迅:“《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譬如,“重复”这一修辞格,在数量不多的鲁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而且在有的短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细节,竟几次重复。如《狂人日记》:“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这两句重复,旨在揭示封建礼教这个病毒已蔓延、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机体!“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这两句可算是反封建宣言,是“文眼”,重复是起强化、渲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乐乐姐姐: Hello!我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我最喜欢你们办的“读写辅导”这个栏目。记得上期的“读写辅导”有一篇《寓情于词语之中》的文章,正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所以对我帮助很大。谢谢你们啦!  相似文献   

13.
近日.连续读到好几篇关于“绿色批评”的文章,特别是毛荣富先生在《人民教育》(2002年第3期)上的那篇《绿色批评》以及上海《新民晚报》“桃李芬芳”专栏中的几篇短文,令我颇有耳目一新之感。这些文章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对中小学生要尽量使用绿色批评——批评时,不要损伤学生幼小而稚嫩的自尊心.要尽量委婉和含蓄。“绿色批评”这个词用得好.给人一种安全感,其中《新民晚报》上的几个事例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境界.还真有点意思。  相似文献   

14.
教学理念《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文章词如玑、语如诗、景如画,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一篇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5.
刘勰《情采》篇论述“情”与“采”的关系,它们属于今人所说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这一范畴。《情采》篇中的“情”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感性层面的情感因素,一是理性层面的思想因素,这两层含义彼此之间并不排斥,而是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情采》篇中的“采”指“文采”,其具体内涵有三点:有韵之文的对偶、声律、辞藻;经书等散行文的文采;作品中作家思想感情的色彩。《体性》篇提出“因内而符外”的观点,《情采》篇又提出“言与志反”的看法,这里看似相互抵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刘勰又认为由文辞窥测作者的性情,只能得其大端而已。  相似文献   

16.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指出:“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日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电。”把“五色”视为“立文”之第一要理,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色彩在创造  相似文献   

17.
在《文心雕龙》中,"声律"是刘勰十分看重的一个概念。刘勰在不同篇目中,多次提到重视声律对于文章写作的重要意义。如《神思》篇有:"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讲作文时要依照声律安排文字;《情采》篇有:"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讲声律是"立文之道";《知音》篇有:"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讲读文章时也要注重声律的谐和等等。其中《声律》一篇是论述声律最重要的篇目。  相似文献   

18.
鲁迅创作的小说,最早的一篇不是《狂人日记》,而是一九一一年冬天写的文言小说《怀旧》,发表在一九一三年四月《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署名周逴,后来收在鲁迅的《集外集拾遗》中.这篇文言小说比《狂人日记》早写了七年.《怀旧》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表面来看,是对于儿童生活的一段回忆,但它却并不是《朝花夕拾小引》中所说的“回忆文”,尽管其中的个别细节,鲁迅还写在他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阿长对他讲“长毛”的事情.可是这篇《怀旧》却有着许多虚构的人和事,应该说是一篇创作小说.  相似文献   

19.
语言训练是整个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刻鲜明的主题,更要有优美的语言。正如古代文论家所说:“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也。”“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章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写作中,只有了解和掌握优化语言的有关技巧,注意炼字炼句,才能写出切题切情、文质兼美的佳作。具体来说,优化作文语言的技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韩维庆 《作文》2023,(11):16-17
<正>单元要求1.真实。细致观察生活。2.典型。细节贵在精不在多。3.生动。细节描写用语要简洁生动。写作指导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抓住细节”,如课文《老王》《台阶》《卖油翁》等,细节描写都很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第一,突出主题时,打造细节处。一篇习作该在何处去描写细节?如写作实践二“_______的那一刻”,需要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惊喜的、兴奋的、有趣的,还是惭愧的、尴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