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风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优良的学风建设、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成绩密切相关。如何构建良好体系,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提高成绩,脱离困境,是学风建设中的关键。本文将从以往的实践经历中总结,构建"三合一"体系,进行学业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风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使良好的学风逐渐沉淀成为学生无形的精神力量,推动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对集美大学学生学风现状进行调查,试图从学生个体角度和环境因素分析现存学风状况的原因,提出从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力、优化学风建设载体极有必要,为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学风即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学习取向、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纪律等的综合反映。学风是大学里读书、治学、做人的风格,是一所大学气质和灵魂的体现。优良的学风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成果显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学风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风是普通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普通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可以从学风建设的两个载体入手。通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学风建设前进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就业的方向,提高对就业的信心,保证学习的有序进行。再者通过学生活动,丰富学风建设的内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万祥龙  朱梁 《考试周刊》2013,(18):157-158
本文以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为切入点,思考大学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学风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如何在大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作者根据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探讨如何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以期有益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几个环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校中 ,学风是校风的核心和归宿。营造一个优良的学风氛围 ,是培养面向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这里就高校学风建设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下探讨。一、高校德育 :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在动力在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德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 ,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知识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反过来 ,德育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保证和思想动力所在。德育对大学生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它所培养的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知识学习的作用。智…  相似文献   

7.
大学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永远课题,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对于大学学风建设,保证我国各大高校进行教育培养。良性的大学学风在一定程度上面可以为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刻苦精神,让学生具有更加具备拼搏精神,积极向上的为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领。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建设中,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越大,怎样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学风融合,怎样才可以让先进社会的大学校园具有更有良性的校风。本文将对于大学学风理论作为研究基础,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学风建设中进行融合进行系统性梳理。  相似文献   

8.
学风是一所高校的灵魂.转型发展高校的学风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转型发展高校在生源、体系建设等各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致使转型发展高校的学风建设状况堪忧.在转型发展高校中,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大学学风建设的参与者,三者之间应协同合作以达到创建优良学风的目的.学风建设本质上就是激发大学生对知识以及学习本身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学风建设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但当前高校在学风建设上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学生受社会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在校学习期间急于求成果、要成绩,轻视知识积累或丧失学习目标。在当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应从引领学生思想观念、改革高校基础课程、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科研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燕  马其华 《文教资料》2008,(33):162-164
因对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倍感枯燥、乏味,当代大学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上课漫不经心、纪律松散,产生了诸多问题,大大影响了大学的学风.学生在钻研专业和科研过程中形成的浓厚学习氛围,将理论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促进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学风,从而对优良学风的建设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学习风格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从而影响大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大学生都要建立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意识,教师要注重运用性别差异的策略训练、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策略训练和故意失配的策略训练,引导大学生合理选择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需要高校内外结合;在高校内部,需要教与学结合。但长期以来人们忽视对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学习的研究,忽视从教学的本源上去解决质量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并从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大学生感知的学习环境、改善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经验两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大学学习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临沂师范学院体育系2004级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游戏教学实施了合作学习的干预,并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探讨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自尊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合作学习对学生自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男生比女生更为显著;合作学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建议在教学中尝试合作性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整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高职生生源的综合素养亟待提升,他们对专业认知缺失,学习现状及学风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以学业生涯规划及指导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省,促进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为构建良好学风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贯彻教育方针的重点,良好的学风建设可以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更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但当今互联网的普及,给高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很严峻的挑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最前线人员,高校的辅导员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严格执行校规校纪、新媒体技术支持等手段,纠正学生不良的网络运用形式,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一个中心、两个自主、三个提高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培养模式,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学生自主与教师自主双向互动,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提高外语教师职业素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非正式学习是大学教师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丰富大学教师的洞察想象能力、提高综合交叉能力、发展知识谱系能力、增强学术自主能力、促进合作分享能力、提升反思批判能力,对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为了促进大学教师更好地开展非正式学习,实现其学术创新,社会、政府和学校应该从转变学习观念、优化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能力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姜阳 《科教导刊》2021,(2):170-171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难度的提升,班级中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被称为"学困生",为了帮助"学困生"获得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帮助学生积累化学知识.对于众多的方法而言,其中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常识和学科能力的层面获得必要的学习关联,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现。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着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建设落实的虚浮性、建设效果预期的两面性和建设信息沟通的单边性等问题。新时期的高校学风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层次性、全员性、沟通社会等原则,干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兴学之风和干事创业的办学之风;教师要树立诚信严谨的治学之风和精益求精的教学之风;学生要树立勤奋求知的学习之风和文明修身的道德之风;职员要树立优质服务的助学之风和爱校如家的敬业之风。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a tertiary technical course in the French educational context. The focus is on a pedagogical sequence (i.e. a complex problem-solving activity) requiring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learnt previously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ir training course (both at university and in the workplace).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considers transfer of learning as a complex transition, including not only cognitive but also social and identity changes. This type of transition can be more or less difficult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knowledge and the pedagogical organisation of the training course, including more or less connective activities between its different components. We recorded two groups of students during the pedagogical sequence and analysed their collective activity during the problem solving. Our findings show that students can easily transfer concrete knowledge from the workplace whereas they have great difficulty in using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methods coming from the academic teachings at the university. We propos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udents?? difficulties by analy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different social learning contexts. We also discuss the way in which such types of connective activities can be designed and managed by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