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CEPA条件下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合作目标、合作的教育层次与教育类型、合作方式三个方面,探讨CEPA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试论CEPA背景下粤港澳高校的功能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EPA框架下,粤港澳三地经济迅速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教育的支撑,特别是来自于高等教育的支撑。开展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发挥自身的办学特点与优势,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高校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高等教育共同体不仅是大珠三角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三地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分析了建立粤港澳高等教育共同体之必要性和前提所在,提出了共同体建设的措施,指出广东省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CEPA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作用,积极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合作:广东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分析了近30年来广东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四次有益探索,提出了粤港澳合作是新时期广东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新突破口的观点;并结合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分析了三地加强高等教育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应当由目前的自发松散状态上升到制度化层面,以形成广东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随着1997年、1999年的到来,香港、澳门的主权将先后回归中国。港澳主权回归后,粤港澳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三地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由于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将逐步成为三地间发展合作关系的重要领域。如何抓住即将到来的历史机遇,积极发展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现状的对比分析入手,探讨港澳回归前后三地间,特别是粤港之间高等教育合作的若干问题,提出有关建议。一、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及比…  相似文献   

6.
一、粤港澳高等教育协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粤港澳三地经济上的合作,已从过去单纯的贸易来往,发展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制造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的合作。随着“金三角”地区企业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港澳的经济地位必将稳定的发展,三地经济的发展将日趋一体化,并在环太平洋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呼声与要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有提出,三地在这方面的合作也有广阔的前景与迫切的需求,但实际进展缓慢。主要障碍在于观念的差别、制度的差异和水平的差距。本文认为: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要想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就必须跳出经贸谈合作,必须有中央政府主导,在国家层面上布局,内地高校也需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把交流与合作逐步制度化,把重心下移,真正鼓励校、院、系、所和个人去行动,才可能更具有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敏  黄腾 《科教导刊》2019,(11):5-6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与区域创新模式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强化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这些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与区域创新模式的构建,作者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现状入手,对其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与区域创新模式构建,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希望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与区域创新模式构建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7,(4):49-52
大湾区"经济合作需要法制保障。缘于"一国两制"的复杂背景,建构适用于内地尤其是粤港澳三地之间的法律框架,需要通过协商的方式,建构以CEPA内容为核心包括地方政府区域间的协议等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制定区际法律冲突规范。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虽然彼此相邻,但是社会制度迥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粤港澳教师教育合作历经试验探索、全面发展和深化拓展三个发展阶段。经过30年的教师教育合作的协同发展,粤港澳三地在合作体制与制度、合作方式与途径及人才培养规格与教学计划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基于培育港澳青年学子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的紧迫性,以及打造以粤港澳为核心的南方教育高地的现实需要,未来粤港澳三方将进一步协同创新,其目标是建立一个体系、搭建四大平台和优化六大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参与、支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进程中,企业与高校承担着相同的重要使命。而高等工程教育离不开工业企业全方位的参与和支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企校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尽快建立和完善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制度与体制,使企业全过程、多层次参与高等工程教育,形成校企共同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需要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介入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新农村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以东莞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描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东莞新农村建设现状和东莞新农村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要建立高职院校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合作机制,构建政府、高职院校、新农村三方合作平台,注重对学生进行服务新农村理想和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始终保持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确立,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将越来越密切。而作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人力资源重要的供应站——高职教育,同样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海峡西岸与台湾高职只有充分进行合作办学,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两岸不断深入的经贸合作服务,同时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以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的代表地区,对海峡两岸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的探析,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高等专科教育从性质上可分为“本科压缩型”、“技术应用型”和“大众型”三类。在新世纪,这三类专科教育可能将会面临三种不同的命运:“本科压缩型”将改变教育目标,并逐步淡出历史舞台;“技术应用型”将进一步彰显专科特色,高专与高职在教育模式上将全面融合;“大众型”在制度和运行机制上将更加灵活多样,其“高等教育含量”也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人力资源形势的需求,高职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就是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新方向。本文重点探讨了订单式、顶岗实习、工学交替3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劣势,以及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4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面对协同育人的新机遇,大力加强粤港高等教育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和示范作用:是推进广东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粤港两地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共建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粤港两地经济社会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基础。在已有实践基础上,粤港高教深度合作需要制订针对性强的法规政策,建立制度保障;需要设立具体协调操作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需要探索合作举办大学或学院、联合培养学生、缔结姐妹学校、师生访学、师资培训、学分与学历互认、非学历培训合作等有效模式,为多层次合作搭建常态化平台。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高职校企合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也缺乏建立长远合作教育机制等。高职院校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思想,以党的十七大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内涵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有效途径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而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高职院校既不能坐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不能只是呼吁或期望企业履行社会义务,而是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努力营造校企合作的双赢氛围。本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出发尝试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其中,新兴的校企合作对培养高职人才意义重大,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如何克服传统校企合作存在的困境,遵循一定的原则。重点突破,实现校企合作的成功转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规模速度、结构形式、资金筹措、绩效责任和对经济发展贡献等方面。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办学体制多元化,社会功能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终身化以及与企业界密切合作。对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建设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构筑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经费来源,逐步建立"创业教育"新模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和课程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