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生存论重点省思师生"如何进行意义生存",而不再追问"如何获得知识和能力发展"。用生存论视角来理解作业改革,体现了当代教育学应有的价值追求和时代使命。其意蕴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生存论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的堆积,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主体性价值,关注教育教学多重关系的有机整合。作为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改革,其目标不仅是客观知识的获得、技能和策略的熟练化,还要  相似文献   

2.
交往教学论的特征及理论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知识经济、科技革命、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教学理论和实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交往教学论是对交往哲学等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主动回应,也是对新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强调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以教学语言为中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互动、共享、共创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过程哲学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教学环境研究,探讨教学环境特殊的生存形态及其特征和价值。文章采取哲学省察方法,对现实教学生活中教学环境与作为主体的人所呈现的"二元对立"状态及其被规范和控制的事实进行深入分析。以怀特海过程哲学的过程-关系思维反思教学环境建构,师生的感官和身体,师师、师生及生生之间形成的"共同体",以及围绕儿童生活和经验组织的"连续性课程知识",构成教学环境的特殊形态。这种教学环境既是主体存在的,又是客体化的;既是稳定的,又是动态生成、能量流动的;既具有以自身整体性、独立性及内在和谐为旨归的主体道德关怀诉求,同时也具有使师生更具"创造性"、充满"关心"意味的客体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334所高校13997名教师、256504名学生的在线教学情况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高校师生的在线教学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教学评价与体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学满意度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环境感知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持续使用意愿的师生差异主要体现为"软性环境"和"硬性条件"的作用差异。为此,应关注在线教学师生差异的综合影响,构建"和而不同"的师生在线教学共同体,提升在线教学的持续使用意愿,推进在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梦姣 《考试周刊》2014,(65):45-45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情境","意义构建","对话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通过反向教学设计和师生协作修改作文,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6.
陈曼  陆云 《现代教育科学》2015,(3):74-76,134
"灌输式教学"深受"工具理性"的主宰,片面追求"成绩最大化",其结果是桎梏了生命的自由本性。"对话式教学"是获得自由、彰显人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系统阐述"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哲学内涵的基础上,试图超越实存论,走向生存论,探求"对话式教学"内含的生存论意蕴。  相似文献   

7.
知识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论话题,涉及学习者认识发展,更是一个生存论话题,关涉学习者对有意义生活的体验和建构。其中,学科知识为学习者的个体生存提供一种意义框架。学习者的个体生存意义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得以建构和形塑。但在现代性知识教学中,把人视作单向度的认识性存在,偏执于对知识的占有,而忽视对作为完整人的意义关照。知识教学若实现对人意义世界关照,需回复知识发生发展的历程、以"生活"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倡导理解性的知识获得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教学理念上,强调教学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师生是学习的伙伴关系,教师为学生提供服务、帮助和指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感受,注重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倡导"协作学习",准备有益的学习环境,注重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在评价方法上,提倡主体评价、注重表现性评价、强调性质性评价、采用多种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相似文献   

9.
以过程哲学省察当下的教学生活,教学生活已然成为师生与自然、社会等"周围世界"密切接触,通过教学活动,以自己的方式共建和开拓融教师、学生、环境、事件为一体的"共同世界",并充满着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有根生命活动。整合性的发展、互依的师生关系、节奏性的成长、连续性的环境、关键事件的连接是教学生活的五大特质。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意在唤醒师生对智慧、审美及创造的渴望,超越本质主义对外在价值的追求,营造一种和谐共生的、感恩的、审美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语言具有四大功能:(1)传承和教化;(2)团结与凝聚;(3)情感培育;(4)构建蓝图(秦明利,2013)。本研究认为:师生应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行情感的沟通,在理解课本意义的同时,共同实现意义的创造和情感的认同。这种师生的互相"倾听"与"理解",正是反映了伽达默尔的倾听哲学,体现出教学中的主体间性。一、伽达默尔倾听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