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青少年被这样分类,那样分类,其实这种分类偶然性很大,导致的"冤案"也就数不胜数。常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怎么会这个样子?常常也有老师会恨:这个学生怎么可以这个样子?心理学的研究努力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一个人的表面行为是由其大脑中的"自我感"(self-concept)决定的,"人是人心所认为的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感,就会很自然地表现为怎么样的一种人。  相似文献   

3.
谈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道德?"道"指做人的准则、规矩和与人交往的原则和规范;"德",最基本的涵义为"得",所谓"德者得也",即人对"道"的获得,人们认识了"道",由得于已,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即人遵循为人之道所引起的收获体验。"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其实就是:道德规范之外的内容,是否可教?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还原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进行道德教育,而不是像现行的模式这样把道德教育过程当作是为了生活而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林格 《辽宁教育》2010,(4):60-60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论代表着中国教育发展前进的方向,其核心理念就是"全面依靠孩子",教育者要"退后"。有人问郭教授什么是教学?他回答:"如果你告诉学生3×5=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5等于几?  相似文献   

5.
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太平宰相晏殊第七子。世称"晏小山""小晏",存世有《小山词》。古人有云:"人间自是有情痴",我们的词人晏几道也是一位痴情的文人。有人说:"痴情方许说红楼",  相似文献   

6.
会漂的石头     
王凤娟 《成才之路》2011,(24):6-M0003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相似文献   

7.
李镇西 《班主任》2013,(10):65-66
"别把教育简单化"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也人人爱说,因为这是常识。大家都明白教育是复杂的,谁也不会说:"我要把教育简单化!"但实际上呢,把教育简单化的事例比比皆是。总有人——往往是一些专家们——喜欢归纳出这种"规律"那种"法则",似乎教育只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或"法则",任何难题便迎刃而解,甚至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8.
本文开始,不妨先做两道问答题——第一题一个从小淘气顽劣的"偷针"少年,长大一定是偷金大盗吗?有人说:一定的。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便是。有人说:不一定,二者没有必要的因果关系。从小偷针,老师、家长、社会如果及时教育,改正便是。有道是"闻过即改、善莫大焉"。第二题那么,一个从小循规蹈矩、奋发好学的"不偷针"的少年,长大一定是善良好人吗?有人说: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菲宇 《甘肃教育》2011,(8):15-15
"成才"与"成材",这两个词现在很多人都用得有些混乱,好多人以为是一个意思,但其实不然,二者区别极大。才:意为才华;材:意为栋梁。现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考试分数似乎已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素质优劣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等名校,学校欢欣,家长欢呼,邻里赞叹,皆喜曰:此子成材了!似乎上了名校那就前途无忧了,人生也就一帆风顺了。如果有人这么认为,那很明显是他不了解"行情",君不见北大毕业生找不上工作被迫卖大肉乎?  相似文献   

10.
管玲缇 《上海教育》2009,(15):48-49
有人在赵先生生前问他教过的学生究竟有多少?赵先生风趣地答道:"孔老夫子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有72贤士,小子不敏,大概我的学生数3000左右还是有的,有名气的学生恐怕还不止72人,现在统计的两院院士名单中,南模校友有27人,其中能算我学生的有24人。"他还十分谦逊地说自己只是"沾沾光",  相似文献   

11.
艾敬敬 《中国德育》2015,(15):73-74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是男子汉,要帮助女同学提包包"。这句看似正常的话其实存在三个疑问需要我们厘清:要帮助女同学,男同学就不用帮助了吗?这种引导方式合适吗?如果孩子不情愿当男子汉就可以不帮吗?生活中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从"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到"我对你好,但你也要对我好",再到"我会承担法律义务,对你好",最终达到"不管法律如何规定,我会以我自己的方式永远对你好"。  相似文献   

12.
狐死兔悲     
陈小秀 《下一代》2011,(3):33-33
"兔死狐悲"是说得通的,兔子都死了,狐狸吃不到兔肉,当然会"悲伤"了。可是现在却有人说"狐死兔悲",这就让人费解了。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于九军 《学子》2014,(7):7-7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吗?——所有的孩子腰杆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连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所见一般,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束缚。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守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  相似文献   

14.
好商品离不开包装,要让高考作文"亮"起来,也需要一番精心打造。一位高考阅卷老师说得好:你的文章里要有光辉,没有"太阳"也要有"月亮",没有"月亮"也要有"星星",没有"星星"也要有"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你的作文就与高分无缘了。有了亮点,才能让阅卷老师心明眼亮,"一见钟情",何愁不能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呢?  相似文献   

15.
赵真利 《考试周刊》2011,(33):84-84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MVVS是"文化管理金字塔模型"的塔尖儿,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对一系列本源性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有了这样的"MVVS",才可以进一步思考:我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7.
郑英 《教学与管理》2010,(11):11-13
暗礁是航行的障碍,但由于其隐没于水下,不易被人察觉,所以下水后不留心躲避,很容易触礁。对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充满变数,如果不留心观察,也可能遭遇成长的"暗礁",从而改变从教生涯的航道。如何在驾乘教育之舟时避开"浅滩"与"暗礁",让航行顺利一些,不至于在还没有看到美好景致时就"触礁"或"搁浅"?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会儿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组织表演,一会儿音乐响起……看似包罗万象,唯美至极,似乎唯有如此才符合"课标",才显示"动态",方催发"生成"……可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又能收获多少呢?他们的语感得到培养了吗?思维得到发展了吗?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了吗?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了吗?……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我们语文教师真的应该沉下心来思考: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有的放矢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可是结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于是,有人提出要给语文"瘦身""减肥"……那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呢?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求得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6):21-21
孔子《论语·学而》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人问我,这个"时"字该如何解释。在很多中学语文课本里,"时"被解释为"时常",原话可以翻译为:"学习,并且时常进行实习,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时"在古代汉语里大概有三种意思:1.季节。  相似文献   

20.
树,知道答案     
忽然之间,对树肃然起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树木"类"树人",正是"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而在西方,雅斯贝尔斯说得更富诗意:"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之道,亦生命之道;教育之美,亦生命之美.哲人说:"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不是在讲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吗?春华,秋实,此为自然之序,自然之法.有谁寄望于"反季节",那又何尝不是逆天的荒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