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课堂中,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学生主动探索的阵地,课堂是学生思维放飞的乐园,课堂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阅读,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演绎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生成长在丰富的、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流行的是浅阅读,具有快、平、短的特点,追求离奇怪异的情节和搞笑的语言,而对于真正中外名著经典反倒缺乏审美能力和兴趣,我认为,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学生读书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相结合,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名著中去。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高成 《文教资料》2012,(8):77-78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将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应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初步体验,在自主阅读中再次感悟,在自主阅读中深沉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教师已习惯在课堂上要学生读这段、读那段,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学生听。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的角色定位也逐渐明朗起来。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成长,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感悟。教师应该眼里有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和感悟也还给学生。把过去那种静态的、单向的、不能呈现师生生命互动的传统课堂抛弃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读书,深入思考,真正地与书本对话,与课文交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应该"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读中有所理解,读中有所感悟,读中有所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外国有教育家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  相似文献   

8.
【我解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学什么永远比教什么更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让他们去自由地呼吸,自由地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去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感悟中走进文本的深处。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文本的特点起步,挖掘出适宜的有...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只有把阅读做到实处,学生才能有真收获。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必须把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当作一种责任和使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应该是自得其乐的事,爱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没有旁人的干涉。而语文课的阅读,学生选择什么方法,思考什么问题,花多少时间,都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学生是在为老师读书,哪里能够自得其乐呢?怎样在语文课上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干涉",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感悟文本,让学生们乐起来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师不是一味地讲解与分析,而是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其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学会阅读,积累知识,熏陶情感,发展思维.享受审美乐趣。要想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感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不仅仅强调音符的准确,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激情唱响属于自己的歌。  相似文献   

12.
陈超君 《宁夏教育》2011,(12):59-59
在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中,语文教师应着重抓住一读,二品,三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感悟、积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教师要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指导学生认真开展阅读活动,把“读”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积累后还要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积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会交往、学会办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充分放手,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中去思考并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最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把阅读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一、为学生创造“自读感悟”的机会 阅读是一项来自心灵的活动。作为教师不应以成人化的、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应该支持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方式,为学生创造“自读感悟”的机会。如教《迷人的张家界》一文时,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放声读,也可以与人合读等等,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发现,去体味,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我们经常讨论:应该如何指导朗读?我们经常反思:怎样指导朗读才是有效的?有了思考,便开始了学习与实践摸索的过程.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有效的朗读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积极创设情感课堂:应注意抓住文本的精彩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精妙,体会文本洋溢的情感,想象文本描绘的意境,获得独特的体验,陶冶美好的情操.下面以《月光曲》一课为例,谈谈应如何有效指导朗读,还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  相似文献   

17.
一、为学生创造“自读感悟”的机会 阅读是一项来自心灵的活动。作为教师不应以成人化的、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应该支持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方式,为学生创造“自读感悟”的机会。如教《迷人的张家界》一文时,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放声读,也可以与人合读等等,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发现,去体味,  相似文献   

18.
黄蕾 《考试周刊》2011,(62):57-5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要让学生用真情去读.把自己的“情”融进文中去: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要去揣摩作品的描写角度。体验作者的感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心灵也会受到极大的触动.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潮”才能真正进发出来,才能真正体验到阅读课堂的魅力之所在,真正地读出自己来。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学生需要思考、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停下脚步静心地进行等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陈淑芳 《教师》2013,(23):54-54
分析《狼和鹿》的教学,发现平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此情况,进行剖析,课堂中学生应该是"主人",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学习空间,教给他们学法,让孩子们独立去发现,去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回归儿童意义的生命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富有活力、和谐互动的课堂,构建张扬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