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中岁月     
书中岁月先钧如今能静下来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爱读书的人总是寂寞的,真不知是因为读书才寂寞,还是因为寂寞才读书。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读书?”有人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人生答案.也有人说,读书是为了解惑,至于宋人黄山谷所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  相似文献   

2.
对读书的“不求甚解”,长期存有争议,有人倡导,有人反对,有人把语教学效果的低下归罪于它,有人把阅读理解水平的不高也归属于它,各说其理,各执一端,一直困扰着语学习,因此,很有必要重议这个问题,明确其内涵与读书目标,从而促进语学习。  相似文献   

3.
程华 《上海教育》2006,(7A):45-46
多少年来,校长是“领导”是“官”,教师是“下级”是“兵”的观念深入人心。可是时代变了,校长和教师的关系也悄然改变。有人说,校长是“学术权威”,教师是“课程理念执行者”;有人说,校长是“服务的提供者”,教师是“享受服务的人”;也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一对“天敌”;还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天生的“战友”。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全国的12位优秀校长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不求甚解”析义蒋瑞秋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后世学者对“不求甚解”的解释颇有分歧。综合起来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说陶渊明读书“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彻”,认为陶渊明的读书,“大抵采兴...  相似文献   

5.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由于出自陶渊明这样的大诗人之口,自然历来谈的人就多了。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近期不断刊登相关文章。王富仁、郭崇明先生撰文说“好读书,不求甚解”,鲁洪先生不赞成二位意见,认为“不求甚解”误人子弟。近日苏荣耀先生不敢苟同鲁先生的高见,认为阅读应“不求甚解”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或策略,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笔者有所触动,也想谈谈“不求甚解”。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有人断章取义,把陶渊明说成是读书马虎的典型,并说陶渊明这样…  相似文献   

6.
有人研究《陌上桑》,说罗敷夸奖的“夫婿”是一种“金头蚕”。有人研究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说它的意蕴在于暗示人们在社会的风雨中青春容易消逝。对《最后一课》,有人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读它;对《蚊子和狮子》,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人从法学的角度来理解它;对《捕蛇者说》,有人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阅读它;对《死海不死》,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析它;有人读《孔乙己》,欣赏它的“蒙太奇”手法;有人读《醉翁亭记》,品味它的“镜头”之美……这就是用视点变换、角度变化的手法来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文本解读可不求甚解。”这话我不敢苟同,任其说我也只能赞同一半。在学生解读文本时,可如陶渊明所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然而,《说文解字》云:“读,诵书也”,“读”字的本义是背诵朗读的意思,后来“读”又引申为“阅读和理解”。书大体上具有文本与意义两个方面,陶渊明的“读”和“解”实际是说了知意而后达理这样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读和解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房兴和  匡吉 《现代语文》2002,(11):31-32
大语文教育观使得阅读理念有了新的突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如人意的。有人根本就不爱读书;有人读书只是为了猎奇,趣味甚低;有人读了不少书,可只知道“书云亦云”,自己的大脑成了作者的跑马场。对高中生的阅读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试图抓住主要矛盾,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以下三方面。一、从人生高度确立阅读意义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考试得分。这大概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读书与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一个高中生的阅…  相似文献   

9.
明代学者李贽在《诗书乐》中,以自己有读书人的两大素质为最大乐趣:“有心眼”与“大胆”。有心眼,则读书能兼容、取舍、存疑;大胆,则读书能讲进去更能讲出来,不迷信一说、拘泥一端。李氏之说对我们理解“兼容”是大有启发的。语文教学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去感悟,才能真正体现感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读书学习讲“勤奋”、讲“刻苦”、讲“有恒”,无疑是正确的。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是要达到更高的境界,仅仅在表面上停留于“勤奋”、“刻苦”、“有恒”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思之善“悟”之。其实,前人讲读书学习要“勤奋”、“刻苦”、“有恒”,本来也含有深思和善悟之意。有人喜欢引用韩愈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相似文献   

11.
儿子以571的分数被清华录取后,不断有人向我们提问“他怎么考得这样好?”我们总说,有运气也有努力。有人不满意这个答案,再问,我就会说,他非常爱读书。真的,我相信,是读书给了他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奋斗的高度,是读书牵引他走向清华。  相似文献   

12.
挑战阅读力     
《广东第二课堂》2011,(7):76-77
亲爱的同学们,读书难吗?“不难!”有人举手说,“随便什么书,拿来就能读。”“难!”又有人说,“我一看书,就打瞌睡。”  相似文献   

13.
挑战阅读力     
亲爱的咖啡们,读书难吗? “不难,”有人举手说,“随便什么书,拿来就能读。” “难”,又有人说,“我一看书,就打瞌睡。”  相似文献   

14.
我是电大的     
大仙 《教书育人》2009,(8):80-80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们经常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读书交友,我说我是“电大”的,有人说他是“函大”的,还有人说他是“业大”的,也有爱读书的女青年说她是“社大”的,个别人说他是“工大”的——工农兵大学生。不像现在,本科生连香带臭满大街,还有双学士、硕士、双硕士、博士、博士后。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爱读书的孩子不容易学坏。”有人说:“学琴的孩子不容易学坏。”有人说:“会下棋的孩子不容易学坏。”类似的说法可能还有很多种,实际上,这些说法传达的是相同的信息:有正当、良好爱好的孩子不容易学坏。爱好是孩子的自然选择,爱好会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在读书中,有人主张书本“越读越薄”,也有人主张“越读越厚”。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介绍自己“越读越薄”的读书方法。他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  相似文献   

17.
读书与思考     
读书与思考读书的本意就是念书,只要识得字,能理解“书”的含义就行了。而思考则不光要理解,还要在理解基础上生发出新东西来。现在能读书的人或许不少,可真正能思考、会思考的人肯定不多。这从有人哪怕伫立街头仰望天空就会招来一大群驻足翘首者这一生活实例就能找到...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在教者指导下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养成该书的习惯。叶圣陶大师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至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学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自能读书”的基本功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目能读书”呢?笔者认为:一、要振奋学生阅读的精神和情绪要学生善读,首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思想,而这种探索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中要做到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使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具体到具体;由不会想到会想。借助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一、加深理解;使学生能说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数学概念本身就枯燥无味,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记的基础上增强表达能力。 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概念多,按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必须熟记的。如“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于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