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大力推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成为教师志愿者队伍中的主力军,大量被派往海外任教。为了提高他们的海外适应能力及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专业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上大力创新。文章吸收案例教学法的精髓,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构建"理论点拨-计划-研讨-观摩-分析评价/比较-教学模拟-反思/评价-改进-总结"的教学模式,力图实现"学研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专业型、应用型、综合性特质,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近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及考生知识背景的分析,本文主张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原则。本文强调在指导性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应特别加强汉语汉字和中华文化知识的教学;加强外语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加强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国际汉语热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迅猛发展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以符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文章对 X大学的部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体制 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历程,指出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面临的危机,对如何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时的一些思考和做法,特别是近两年来采取的新举措,讨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三个问题。文章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学科内的一个专业;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和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时,相同点要大于二者的差异。文章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教育项目,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学术问题,培养者需要增强学术意识;同时,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时,传统的对语言教学师资进行评估的方式显现出一些问题,因此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评估要进行适合学科特点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进行要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汉语言类课程设置 相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更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之相衔接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也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专门组织专家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便将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业能力的基础,相关的培养工作应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和见习、实习.突破培养瓶颈的建议: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须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2)专业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对过程的解析,以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3)通过训练课程与学生见习活动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4)建立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提出硬性要求;5)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实践需要,规划好与课程教学、见习实习相适应的“MTCSOL研究生专业课题指南”,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提供完整的参考框架;6)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档案袋评价体系,确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论文还对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和档案袋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出了论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文中从对实践教学的性质地位认知、实践教学形式、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即包括"校园内部实践-网络模拟实践-职业引导实践"的联动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主要通过课程学习和教学实习,在学校培养的基础上,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进行自我训练,在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自我训练三者结合共同作用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最为完善的。只有学生拥有合格的实践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才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别化汉语教学成为关注重点,汉语教师师资培养也应向国别化方向发展。针对东南亚汉语教学区域,提出构建"教+学+践+研"一体化的"四维联动"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国别化师资培养体系,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设质量,同时培养更多合格的满足对象国所需要的汉语师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学院在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提升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做法及其初步成效,同时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东北某高校留学生教育学院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构建的基于抛锚式教学的“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课程的基本架构和实施方式.该课程以国际汉语课堂教学问题为载体,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科研能力为旨归,通过创造真实的国外汉语课堂情境,提升了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素养及跨文化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建议发挥"江浙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联盟"的纽带作用,利用地缘优势,合作办学,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是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但因目前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规定,学术界也极少有公开出版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研究此课程的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鉴于国内外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复杂关系,本文认为其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应"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在总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之前的本科阶段课程和专业硕士阶段所设全部课程基础上,以"避重复,强应用"的原则处理与这些课程的关系,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次,正确处理"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之间的关系。结合新形势挑战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的需要和所教对象的实际需要,以"怎样教"为核心、重点和落脚点,从"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三个方面考量,构建课程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6.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培养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专业培养中的重点,也是关乎培养质量的一个系统工程,应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与训练机制.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培养涉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的建立、实践性知识的输入、教学技能的磨炼、教学方法的探索、课堂管理技巧的掌握等多项实践性内容.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共有5门,各门课程之间分工不够明确,有一部分内容互相交叉、互相重复,而另一部分内容则可能成为共同盲区,导致课程之间内在关联性不清楚,系统性也不强.如果以系统论的观点将这几方面的课程整合起来,强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个多位一体的"教学实训"课程体系,将会使单独设课的力量聚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真正体现实训课程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作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师,是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起点之一。其概念范围、层级划分和身份特征等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进行界定。宏观概念的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包括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培训相关的所有教职人员;中观概念既包括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培养者,也包括入职、在职阶段的指导者和培训者;微观概念的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特指汉教硕士的任课教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的工作性质属于"二阶教学";教学目的是培养能适应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需要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对象具有国际化特点。针对这些特性,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在教学中应承担好"引领者""示范者""促进者""研究者"和"跨文化合作者"等角色职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国际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文学语言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语料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应加强对文学史和重点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外文化对比和"跨文化"视野的研究是文学课程教学的方式和原则。专业硕士应加强对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核心文化"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建立,使汉语教学世界瞩目。提高教师知识层次,让汉语教学进一步"本土化",争取最佳教学效果,也成为国家决策、专家论证的热门话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外国学生的培养便是实施汉语教学"本土化"的重要举措。而作为"新生事物",实施的情况怎样?效果如何?就土耳其汉语教学与土耳其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来看,尚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能用学习者母语为媒介语教学的教师,缺少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的母语教材,缺少通畅的"本土化"实习渠道及毕业后的成效监督等。  相似文献   

20.
在"以海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深入剖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对当前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希望能构建出更具"丰富性"和"职业性"的课程体系,以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