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构建我国新时期师范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师范英语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进行反思,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英语专业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英语专业改革的核心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另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根据新《大纲》,我校外语专业从2001级开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一改以往各高校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我国实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涉外人才,除应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外,还应了解中国文化,有爱国主义情怀。"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更应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以适量、适当、有针对性地导入中国优秀文化为原则,从课程课文的用词、课文背景、课文主题与内容四个主要方面导入中国文化,是对"高级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基于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重视英语专业的发展及英语人才的培养。因此,在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正确的文化教学模式,注重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本文旨在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多元模式进行探索,从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市场提供英语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了解外国,发展自己的迫切愿望催生了一股英语教学热潮。在这种背景下,英语人才一度走俏。然而,几十年的高等学校英语普及教育如今却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是英语专业大量扩招,蜂拥而至的毕业生难寻工作,另一方面是高素质英语人才市场的大量缺口。作者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亲身参与者,就如何深入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求真正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将西方文化的导入策略融入"听"、"说"、"读"、"写"四项英语专业基本技能中,可以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自信,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培养出兼具较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英语基础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是未来我国从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专业人才,其规格必须凸显"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要求,文章以泰勒原理为基础,借鉴OBE、CDIO模式,尝试构建适合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我国英语类专业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是未来我国从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专业人才,其规格必须凸显"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要求,文章以泰勒原理为基础,借鉴OBE、CDIO模式,尝试构建适合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我国英语类专业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梁天夏 《考试周刊》2011,(24):101-103
英语文化类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此类课程由于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等因素,课堂上教师掌握较大的话语权,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囫囵吞枣式学习,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导下,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以从"以问题为本"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和"过程性评估"的课程考核方式说明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省及同学间互评等方式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经教育部批准的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于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大纲明确地描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但大纲并未对师范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作出专门的指导,因此不同的高等师范院校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同时,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与其他综合类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在知识储备、语言运用、教学理念上…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英语教学新思潮、英语教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引入课堂,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式讲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英语课堂进英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这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4.
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反思,指出英语专业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英语人才。英美文学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莹 《教书育人》2006,(9):91-92
一、引言 经教育部批准的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于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大纲明确地描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但大纲并未对师范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作出专门的指导,因此不同的高等师范院校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同时,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与其他综合类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在知识储备、语言运用、教学理念上也并没有突显的优势。可见,只有科学的课程设置才能迎接英语职前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王托兄 《英语广场》2020,(27):45-47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为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阐明了要求。地方院校在《国标》的指引下,如何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培养合格的英语人才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基于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探讨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思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抽样访谈等方式,对铜陵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及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原因,分析和探究相关策略以有效缓解该现象发生。同时,呼吁地方高校重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关注中国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问题,实现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不再"失语"。  相似文献   

18.
杨春燕 《文教资料》2006,(21):21-22
21世纪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分析了湖北经济学院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9.
2000年4月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下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强调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是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新《大纲》的要求,未来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英国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把它列为英语专业知识主干课程。新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语言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与分析英国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学好该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