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仍存在"村支两委两张皮"现象突出、村民代表素养偏低、村干部法制意识淡薄、乡镇政府过度干涉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强"一个制度"建设,积极提高村民代表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民主成效,为更高层次的直接民主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素质,遏制家族宗派势力恶性发展对村民自治的干扰,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晰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的权力界限。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村民自治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到现在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政府主导走向群众自主、由形式民主走向实质民主的发展过程。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是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梳理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村民自治的内涵、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民的关系、完善村民自治的研究等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村民自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乡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和基础环节。分析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困境,从破解"两委"关系、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社区自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设现代化的民主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夯实现代法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我国的村民自治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村民民主意识的缺乏、“两委”关系的矛盾、宗族势力的干扰、法律制度的缺位等。只有给农民充分的自治,中国的“三农”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也只有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提升村民的民主素质、协调好“两委”的关系、创新干部任用的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村民自治制度立法不太完善,村民的民主与政治参与意识及实践都比较薄弱,在选举、村务公开等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完善村民自治,要促进基层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创新、改善基层党组织领导模式,强化自治意识与建立监督制度,处理好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乡镇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中几层重要关系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离不开国家立法。目前农村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的冲突表明,农村基层民主缺乏法治的底蕴。本尝试从法律的视角对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所要涉及的三层重要关系-乡镇政府管理、乡镇人大权力的行使、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进行辨析,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因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故操作难度大。正确处理好“四个民主”的关系、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村民自治与依法治村的关系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完善村民自治,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政治保障。村民自治在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完善村民自治,需要培育村民的民主意识,理顺乡村关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贵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落后,科技知识缺乏,民主法治观念落后等问题,我校应帮助理顺村"两委"关系,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加强党建理论、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健全有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应着眼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体制,实施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推进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制度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把党支部工作、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有机地融于一个制度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1982年《宪法》首次提出“村民自治”这一概念,到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村民自治”的性质及职责,自此就确定了村民自治这一基本政策,也逐步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及其自治性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尚未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又存在滞后性,导致现实中村民自治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乡镇政府过度干预村民自治以及村委会角色不明确等问题。当前如何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的效率、进一步加快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实现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结合,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和思考,认为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属于行政指导行为。为了继续推进村民自治,必须按照宪法中的无授予即无权利原则与行政法中的依法行政原则,科学划分乡镇政府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之间的界限;规范乡镇政府的政治行为,乡镇政府应实行“积极行政”与“消极行政”相结合的行政策略;依据权责相一致原则将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行为纳入法治轨道。此外,还须强化和完善对乡镇行政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3.
郑茂刚 《培训与研究》2007,24(8):99-101
在国家与农村关系的制度框架下,从政府与乡村社会两个层面和"官治"与"自治"两条主线考察,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呈现出一条自治化(县政乡治)——行政化(乡政治理)——行政化与自治化并行(乡政村治)的变迁轨迹。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逻辑影响深远,以至我们改善乡村治理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脱离"乡土中国"熟人社会抑或半熟人社会这一历史基础及其演变,都不能不重视乡村治理单一行政化的近代特征及其教训,都不能不肯定村民自治这一具有民主价值的当代元素。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存在,直接影响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对温州市10个村村级民主自治中的贿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存在法律制度滞后、监督机制缺失、经济利益驱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不仅要在政治意识、法制观念等方面加强对村民的教育,而且还要在制度建设方面采取相应举措防范和遏制贿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是民主国家,整个国家的主导制度是间接民主,但其中也有直接民主的因素和成分.村民自治就是一种在农村基层社区实施的直接民主,这一基层直接民主通过村民会议、村代表会议、村选举委员会、村级直选等形式来表现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是,村级直接民主的践行中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现状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村妇女人数众多,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与其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比较而言,她们参与基层民主的状况甚忧。如何实现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让农村妇女参与村务管理,成为改变农村基层民主状况的主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念的体现,也是尽快实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由于利益角度的差别,自治体内村民个体的权利、自治机构的权力及国家权力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因此,保障村民自治正当有序运转,必须尽快完善村民自治中的权利(力)构架:党委与村委——监督与被监督;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一平等法律主体,主要通过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的手段,以柔性方式促进后者自愿参与,共同完成公共行政目标;村委会与村民——既存在委托与被委托人的关系,又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对其之间发生的冲突,应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适用相应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目前存在一些问题:贿选行为经常发生;农村财务没有充分公开,给村官暴富打开方便之门;农村党内民主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律缺位;民主决策机制无法保证;“两委矛盾”源于制度不规范。实现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路径在于: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律体系;改变村治权力授予方式;建立群众公认的干部选用机制以实现村党委会和村委会的活动纳入民主与法制轨道。积极推行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9.
乡村政治研究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由村民自治所开启的中国乡村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村落家族与村民自治的博弈。将村民自治看作一个突生的制度变量,从农民个体这一微观层面出发,探讨这些个体行动的聚合所形塑出的家族关系、社区关系及村落社区的政治或权力结构,以企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国家、村落、村民之间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