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尼采的教师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兴举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34-36,44
尼采心目中的"好教师"是作为人生哲学家的教师。作为人生哲学家的教师具有诚实的美德、快活的情绪和坚韧的性格,而且善于把学生培养成人。人生哲学家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一定条件尤其是适合于他的个性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王廷相不仅是明代伟大的哲学家,他还是我们所熟知的复古派"前七子"中的一员。当研究者集中注意于他的理学成就时,似乎不应遗忘他的文学思想。当我们批评王廷相拟古不化的时候,还应看到他的另外一些文学主张。他提出的"文以阐道"与"无意于为文"、"诗贵意象透莹"以及文学尚须"感时愤世,忧在天下"等都给人新的理解思路,而他的许多颇有风致的小诗、民歌和设喻形象深刻的散文也让我们看到了复古派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3.
王文华 《下一代》2008,(Z1):74-75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10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是满腹经纶。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10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你们就要毕业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相似文献   

4.
正利用情绪情感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激情"——激活他的情绪并不够,要从多个角度,从情绪情感的规律出发,去实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他(她)应该做到:1."知情",了解学生情绪了解学生情绪首先要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绪特点并不相同。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纪小,情绪的掩饰能力不够,情绪的外露性比较明显,常常表现为他(她)的脸就是他(她)的心,即开心或者不开心都写在脸上,教师如果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往往在教育上呈现出人意料的效果。我认识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快乐自主学习。但笔者  相似文献   

6.
<正>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给友谊下了一个定义:"一个人,他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完美的友谊固然令人憧憬,但更多时候,我们和朋友往往是"因相似而相近",差异始终是存在的。所以,我们不妨在此基础上扩展一下对友谊的理解,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朋友,是我们部分的自我。"看到朋友的不完美,给予更多包容和理解,或许才是"完美"的友情。  相似文献   

7.
<正>《圣经》"马太福音"有云:"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据此,美国哲学家罗卜特·默顿概括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声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在人才学上被称为"马太效应"。这种"马太效应"在语文教学也普遍存在。例如,一个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比较喜欢,给他多一些关注,这位同学的语文成绩会越来越好,我们可以称之为正面"马太效应"。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受到教师和同  相似文献   

8.
贝贝的指甲     
自从上了幼儿园后,贝贝总是咬指甲。看着贝贝光秃秃的手指,我心疼极了。记得贝贝刚来幼儿园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又哭又闹,总是一个人乖乖地坐着,不时地把手指含在嘴里。我们知道,刚入园的孩子一般都会有焦虑情绪,贝贝咬指甲也许是为了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焦虑情绪。为了不强化他的行为,我们没有过多地干预他咬指甲的行为,而是关注他的情绪,主动亲近他,给他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偶尔也  相似文献   

9.
遇到"问题学生",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冷处理"。但在现实中,如果把握不当,我们很容易就会把"冷处理"变成"冷暴力"。比如,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师们类似的"善意提醒":"××太调皮了,和他一起玩,你们也会变得和他一样!""从现在起,任何人都不允许和××讲话,谁和他讲话就去和他同桌!""我们能不能别像××一样?"  相似文献   

10.
快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学校没有学会快乐,他就很难快乐地工作。因此,我们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外,也要教会学生快乐。什么是快乐?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马斯洛把这种需求分为五个层  相似文献   

11.
<正>1.寓言切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段对话,让学生从对话中悟出道理,然后过渡到课堂教学。如《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第一节课,不妨给学生展示一段哲学家与船夫之间的对话——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不懂。"船夫回答。"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说。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哲学家回答。"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  相似文献   

12.
庄子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伟大哲学家,主张"道通为一"的"齐物"世界观。他超越了主观的相对与局限,畅游在客观的绝对与统一之中。他的"无我"、"无待"、"无物"、"虚静"、"顺其自然"等思想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修身养性的实践方法。庄子的人生哲学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为我们浮躁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泉般的宁静。  相似文献   

13.
人皆有情绪,教师也不例外,情绪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产生,在客观事物与感情之间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情绪。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给学生以关爱、温暖,在和谐不失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他的智能会大大降低.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快乐.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15.
素材:除杂草     
《同学少年》2016,(1):42-43
<正>一个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们游历。一天,他们在旷野中休息,哲学家指着杂草丛生的旷野,问他的学生,如何除掉旷野中的杂草。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用锄头锄,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洒上石灰效果比较好……哲学家说:"我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一年后,我们再回这里来看看。"一年过去了,学生们如约前来,可等了好久,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老师,却看到原来的那一片旷野,如今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李越:在所有的方法中,老师的方法是最辛苦  相似文献   

16.
学习态度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断无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平常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对待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反,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实际上,教育工作者的大量工作,都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积极、主动、自觉的心态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7.
友谊与团结     
古代的哲学家几乎没有不在其理论、演说或著作中提到"友谊"这个概念.只有了解的人才会知道,大师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三本伦理学著作中赋予友谊概念以核心的地位;而康德这位思想上值得吾人敬重的哲人,在其人类学演讲录中,却只给友谊一页的篇幅.尽管如此,他还是说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真理:"真正的朋友稀少如黑色的天鹅."  相似文献   

18.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相似文献   

20.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个个都已满腹经纶。在他们回国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要给学生上最后一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