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论赶超战略的本质与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赶超战略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和地区在政府主导下的有意识的、以赶超先进国家为目标的一种宏观规划。它的本质在于强调战略的目的性和赶超意识,而不在于实现赶超战略的手段,无论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还是比较优势战略,抑或是进口替代战略,都不过是策略和手段而已。战后,发展中国家尽力追赶发达国家,但残酷的事实却是:它们与追赶对象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但是,如果放弃追赶的努力,那只有自甘落后。后起国家选择社会发展战略的原则是目标优先,而不是模式的完美。中国在实施超越战略过程中曾经出现的指标单一、短时间的赶超,说明我们还没有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急于求成的行为又破坏了人们对赶超战略的信心,扭曲了人们对赶超战略的认识,实际上也降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新梅 《文教资料》2006,(25):74-75
我国的工业化经历了三个变革阶段: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阶段;各产业协调发展、突出科技作用的战略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的新型工业化战略阶段。这一历史沿革表明,工业化战略选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必须符合世界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必须重视科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53-1978年间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但这一战略并不适合当时中国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因而在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劳动就业、消费水平、经济波动等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中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工业化既不是走发达国家从轻工业起步的老路,也不是沿袭我国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而是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特区工业化由低向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发展。同时,要注意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关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示范和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导出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和内生性,阐述了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与分工的战略选择,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勾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的过程中,鉴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特别是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经济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重工业优先,农轻重综合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案例。首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毛泽东阐述了农业对工业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其次,经济发展历来就有不同的模式,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经济落后的大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增长,农轻重综合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为中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捷径,而且超越了发展经济学家的论争;其三,毛泽东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发达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试图走出一条超越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道路:人民公社和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结合我国的的国情.探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与确立所应遵循的原则。一、二元经济结构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特点的一种理论概括。它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始阶段,现代工业只  相似文献   

8.
质疑一:有学者断言,“历史经验证明,重化工业化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回答: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经济发展将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的所谓“霍夫曼定理”并没有应验。历史数据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国民经济中发展得最快的并不是工业,也不是重工业,而是服务业;而目前一些论者所谓“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整体上进入重工业化发展阶段”.是一个早已过时的命题。至于工业内部是否在某阶段存在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发展的情况,那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决不能把它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正> 比较利益学说自英国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断地充实与发展,一直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旧的分工体系中,不同比较利益模式具有不同含义,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如何取得经济的长远发展,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依据比较利益原则,立足国情,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尽快实现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高级化,才  相似文献   

10.
由尼赫鲁倡导并实施的印度工业化战略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以进口替代为基础,以优先发展国有重工业、基础工业为导向,采用公私混合经济体制的方式,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实现工业化,建立自主型的完备工业体系。这种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一是基于对英国在印度长期实行殖民地统治的痛苦反思,二是基于对印度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三是深受二战后盛行的发展中国家走“进口替代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及其实践的影响。尼赫鲁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印度的工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增长,工业内部结构有了质的变化,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民族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的预期目标。拉奥政府则针对尼赫鲁工业化战略实施以来逐渐显露的弊端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一是朝以私营部门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转变,二是朝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宏观管理机制转变,三是朝着更加开放的经济形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知识化与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工业化作狭义理解导致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技术进步角度对工业化作广义理解产生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从知识角度对工业化作广义理解将衍生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经济发展不应由大量使用不可再生性的地球资源来推动,而应由大量使用可再生性的知识来推动。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世界的发展历史,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依靠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国际比较中,中国如何利用现有发展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缩短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差距,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战略是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的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战略: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区域间竞争协同发展,完善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国家竞争力。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途径。迈克尔.波特首次将创新驱动作为一国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予以系统地研究.认为产业发展只有从自然禀赋推动和资本推动阶段跃升到创新驱动阶段,才能使价值链从低层次跃升为高层次,只有创新驱动才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有效战略途径。该文立足于创新驱动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解析对实施和研究创新驱动战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比较优势战略并非对所有国家在任何国际经济环境下都普遍适用。有研究表明,WTO成员方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并不比非成员方高多少。因此,实行开放式保护政策成为我国人世后贸易政策的现实选择。当前。我国应致力于构建既符合WTO原则、又能充分反映中国利益的新的贸易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纺织业的国内外形势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强劲竞争以及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各种贸易限制措施的严重阻碍;在国内市场上,纺织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价格上涨,企业成本不断提高。同时,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势头和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更使我国纺织业的处境雪上加霜。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出口模式,纺织业将不再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为了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纺织业大国向纺织业强国的转变,对外直接投是最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既有文化资源丰富、产业经济增长点多等优势,也有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人才缺乏且利用效率较低的劣势;既面临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强烈需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的机遇,也面对优势的转化效果、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等挑战。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围绕内容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竞-合关系中完成优势的转化,文化资源整合方式“文化”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很快。但最终造成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通过重新审视比较优势原理,提出中国要实行综合竞争优势战略,从而摆脱传统的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计量方法分析了非农产业与中国城市化的关系,认为受农村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地区的片面重工化战略的影响,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进程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实现工业化、非农产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逐步消除来自工业化战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方显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发展学说的根本着眼点是希望借助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和统制经济的制度安排来求得中国的繁荣富强,但其具体内容则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简言之,就是他在抗战之前认为中国应当实行轻工业优先的工业化策略和政府主导的局部统制经济体制,而在抗战时期则认为中国必须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策略和官民合作的全方位的统制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