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教学方法是必要的,这样做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把握历史概念,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知识是历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平面几何入门阶段必须抓好概念教学,这是完成平面几何全部教学任务的基础。在入门阶段概念是大量的,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概念关,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运用实验直观手段 学生掌握一个几何概念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直观形象、抽象形象和本质形象。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不可能跳越的,因而概念的引入应尽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观察实验等直观形象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亲身的感知去掌握概念,理解概念。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时,让学生观察黑板上下两条边或课桌的对边;讲解“集合”概念时,让学生想象下雪天操场上有人走过,留下一只只脚印,而我们在远处看到的这些脚印却是两条线,这就给出点的集合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本质的、内在联系的反映或概括,或者说是对历史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慨括,“是历史表象到历史规律的中间环节,掌握了符个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掌握了规律”。因此,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运用材料进行历史概念教学,既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下面就以美国“新经济”教学为例谈一些实践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生物概念教学抽象而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消极被动,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实施生物概念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主动中探索,在参与中交流,必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通过实验、游戏、画图等方式可使生物概念学习由枯燥变有趣、由抽象变形象、由被动变主动,从而让学生直观形象、准确严密地掌握生物概念。  相似文献   

5.
吴勇 《师道》2009,(6):35-35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心动”。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奠基。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就要采用多种途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心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概念是基础知识的核心,理解概念是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的前提。为此,重视和加强概念的教学,努力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1.直观形象、明确清楚是第一学段概念教学的要点。数学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第一学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不容易接受和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形象直观,多举具体例子,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这座桥梁达到抽象理性的彼岸,理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精准地掌握概念以及化学的相关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综合地运用这些技术概念和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概念教学中,不仅要准确地让学生理解概念表面的含义,而且也要结合着一些实验操作和练习题等方式,让学生深刻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掌握概念运用概念,透过概念把更多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效果。所以,这也是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提升有效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生物学习的基础。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勾画,在课后死记硬背。虽然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勉强应付考试,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概念。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学生还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教师要将概念教学重视起来,利用线上教学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从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初中生物概念线上教学方法探究。  相似文献   

9.
用好史料能为历史课堂增添情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用故事解析历史概念,引导学生探讨时政掌握知识,把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同时,选用史料应掌握以下分寸:精选而不泛滥,浅显而不深奥,多样而不单一,让史料充分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使用地图,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历史,了解历史现象、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解决教学疑难杂症,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由"点"变成"线",再形成"面",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 ,“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具体事实的感知 ,形成历史表象 ,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表象进行思维加工 ,再形成历史概念等理性知识”① 。课堂教学中 ,教师欲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表象 ,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还需借助形象教学手段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能应用的诸多形象材料中 ,历史电影“能直观、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 ,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形象生动 ,能帮助学生记忆 ,提高学习效率”② 。历史电影可将某段动态的历史过程栩栩如生地重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发展的陈迹 ,…  相似文献   

12.
高瑾 《成才之路》2014,(30):39-40
影视视频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让原本抽象的课程和概念变得形象和直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研究影视视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通过操作掌握概念掌握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概念表述往往比较抽象,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对他们一般地讲数学概念,很难理解和掌握。而运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4.
结构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脉胳。结构式的教学板书更形象、更充实地反映了教材内容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学的主干,也有助于他们的复习巩固。结构式教学的课堂讲解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注重分析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让主干知识升华,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5.
直观性原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和具体的知识,使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事实、实物和形象为基础。历史作为过去人类活动的记录,具有不可复原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要在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材料(文物建筑、图画雕塑、文字记述、口碑传说和音像资料等)的基础上,较为客观地认识历史。于是,直观性便是呈现历史材料最好的方式,便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历史的发展进程,重现历史表象,由表及里地探求历史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分类讨论思想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知识和不同的题型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思想,让学生明确分类的方法,抓住分类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实现学生由知识的掌握到能力提升的目的。一、在概念教学中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时需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深层次地把握概念的实质。在  相似文献   

17.
钱廷娜 《辽宁教育》2009,(10):53-53,62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及其运算性质、法则、公式的前提. 一、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 1.形象直观,引入概念 所谓形象直观地引入概念,就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为学生创设求知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概念;或采用教具、模型、图表、多媒体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具体的思维情境中,建立正确、清晰、深刻的表象,为脱离直观,达到抽象作准备.  相似文献   

18.
教学历史知识性概念,既要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也要使学生掌握其内涵,首先得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而后才能研究概念的内涵。要获取最佳的历史知识概念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自己生动、准确地描述历史事件外,还要善于把学生的记忆引向他们已经知道的历史事件,借助于历史课以外的力量教学历史。  相似文献   

19.
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体会一堂好的历史课除了教学目的正确、教学方法得当之外,似应具备下列三条标准: 一、形象地讲清史实形成正确概念历史学科的一个特点是具体生动。在教学中,教师以生动的语言,配合一些直观教具,形象地讲述有血有肉的历史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的本来面目产生强烈的印象,从而留下牢固的记忆。因此,一堂好的历史课,教师的讲述应该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关于这一点,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看法比较一致。但是,我们认为形象讲述必须紧扣教材重点,围绕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教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掌握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思维还是主要以形象化的感性思维为主,但是数学概念具有较大的抽象性。为有效突破这一难题,教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尝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引进电化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将数学概念教学中的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接受,并能准确地掌握并运用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