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和缓解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政府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极为重视,出台了大量政策,然而关于这些政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组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基于"个体一环境一行为"三元交互理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感知行为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大学生个人特征在对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上有显著影响,但最终影响基层就业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是家庭和学校等环境变量,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了解程度显著地影响到其对基层就业政策的认可程度。本文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下一步应加强基层就业宣传工作以及关注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基层就业是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对安庆师范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既而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大学生担心个人未来发展、认为基层环境条件差、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够以及大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等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家需要积极推行相关对策,社会、高校加大宣传力度,大学生转变基层就业观念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3.
"基层"已成为未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重要的空间。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本文以洛阳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观"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四力助推",即: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基层岗位的吸引力、高校教育的匹配力和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政策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观、择业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要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西部、基层、农村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5.
因为融入或适应问题,当前基层就业大学生存在"用不上、留不住"现象,本文运用基层就业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他们在基层工作的当前状态以及对工作未来的信心,着重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两者的影响.研究发现:(1)只有人力资本中的工作经历和学生干部等因素对当前状态与未来信心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无显著影响;(2)工作经历主要通过择业动机、基层认知、工作参与等因素对当前状态和未来信心产生不同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引导基层就业大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基层就业观念",让大学生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基层实现"用得上、留得住".  相似文献   

6.
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条件下,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意愿正在发生变化。以江苏省部分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表明,受公务员招录的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中存在理性策略空间。绝大多数愿意考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是受到有限理性利益需求的影响,而非自我实现需求的影响。政策启示在于:分类灵活设计基层就业计划、人性化设计与倡导性鼓励并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区就业政策,已经开始在全国推广。本文以河北省大学生基层就业——社区就业为研究对象,以保定市为例通过对情况的调研,了解大学生社区就业的现状和基本情况,进而探讨大学生社区就业岗位设置及实现渠道从中找出制约大学生进社区工作的部分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代偿”政策旨在鼓励大学生投身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建设,大学生响应该政策的影响因素颇多.通过对Z大学2011届毕业生响应该政策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生响应代偿政策赴中西部基层就业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毕业生响应该项政策与“期满后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服务范围、代偿额度、丰富的基层岗位”呈显著正相关,与“基层服务年限”呈显著负相关;与“基层岗位条件、家人支持与否、学生性别差异”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既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客观需要,也是弥补基层就业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收益差距,认可基层就业大学生所作奉献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奉献报偿理论为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提供理论依据,而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开创了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本文结合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对国家公共政策如何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引导与鼓励政策,结合<就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研究意见,应高度关注国家政策导向,面向社区、中小企业等基层第一线,面向经济发展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湛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杰珍  李博 《文教资料》2008,(19):162-163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有利于科学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为此,本文对湛江师范学院200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该校本科生的择业行为特点与择业现况.  相似文献   

13.
扩招以来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通过引入行动舞台、行动者等概念来分析特定制度安排下的行为,有助于客观评价大学生就业政策。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各行动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而这些都源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故需要在规范各行动者的行为和加强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性上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200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之后各地区先后出台了面向基层就业的支持性和引导性政策措施,高校也积极响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但多年来成效并不显著。为了有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高校有必要了解大学生在基层单位的现实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将更有助于做好在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指导工作。为此,我们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对已经毕业的历年基层就业毕业生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陆续出台各项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历史条件和阶段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很鲜明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意图完善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空间行为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四川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前对就业环境总体有一些了解,但是感知不强,获取信息的渠道还不够宽阔,在不同的感知项目上差异较大;大学生在就业决择时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表现在工作性质和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大学生从事的行业主要是依靠脑力和技术的就业,在随着时间的增加,大学生会尝试改变自己的工作,获取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大学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与工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保障、工作前景、社会地位及家庭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影响和制约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对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思路--倡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并论述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义,最后给出了促使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09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问题更加突显,国家推出了系列缓解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开辟基层就业空间.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并对如何进一步有效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在就业过程中把握好关键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大学生工作搜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积极转变思路、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认清就业形势等建议,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