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论英语翻译的理论与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翻译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但在译界,人们对理论、对实践的认识却并不一致。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翻译技巧的解说,加深译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认识与重视,从而提高翻译的整体水平,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2.
卡特福德在1965年的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将翻译转换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本文以翻译转换理论为视角,对英剧《南方与北方》的字幕翻译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阐释了应用翻译的性质及特点,并回顾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及文本类型理论。结合汉译英应用翻译实例,探析了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翻译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意译是任何翻译理论都无法回避的一对基本概念。关于直译、意译在翻译中的地位问题,一直都是中外翻译理论争论的焦点。通过深入探讨中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包括我国的佛经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以及奈迭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后认为: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应当只是直译,也不应该只是意译,而应当是直译和意译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流派林立,众多的学说应运而生,其中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佐哈的多元翻译理论,多元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施艳婷  饶萍 《英语广场》2023,(23):32-35
现今,国内大部分科技文本翻译研究均以国外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为指导,缺乏以国内本土翻译理论为基础开展的研究。英汉互译实质上是汉藏语系语言与印欧语系语言之间的对译,国外的翻译理论研究大多基于印欧语系内部的翻译实践,若学者运用这些翻译理论来指导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实践,不免有些牵强。故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完善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实践,本文旨在全译理论指导下,以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一书为例探析纺织科技文本汉译方法,以期为纺织科技文本翻译提供翻译新思路,进而推动全译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对纽马克《翻译方法》一书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在纽马克看来,翻译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指导实践。一个翻译理论不应只强调动态对等一个原则,必须考虑到不同的本类型和相应的翻译标准。一般来说,在学翻译中,应特别关照原中的各种形式因素,甚至包括可能时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8.
宋楠  张字超 《英语辅导》2014,(2):174-175,179
本文基于对许渊冲教授“三化”翻译理论和“三之”翻译目的的思考,认识到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指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将译文读者的实际情况作为采取何种翻译理论为指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翻译学、译介学及翻译文学学科近年来获得迅猛发展,这除了得益于我国翻译及翻译理论传统的丰厚积累,还靠了像谢天振教授这样的一批翻译理论家的努力。谢天振教授从比较文学切入翻译研究,论述了文学翻译的特性,响亮提出并有力阐述了“翻译文学应该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提出了翻译文学史编写的有关理论主张,逐步系统地建构了译介学的理论体系,这些都在比较文学及翻译研究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建忠与等效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建忠对妇的翻译所下的定义深得翻译界的好评,但对他的等效翻译观却很少有人进行探讨。对比马氏的翻译观和现代翻译理论,马氏的翻译观点已涵盖等效翻译理论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对于翻译的原则形成健全的意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这种健全的翻译原则意识显然只能以某种健全的理论作为基础。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从跨语言—文化传通的角度来看待翻译,并阐明了其本质。它对于语言经验事实,尤其是翻译操作与研究领域内的经验事实,有着比较全面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同时也有着一个好的理论构架所应有的清晰性与简约性。因此,笔者认为应用社会符号学理论作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核心理论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体再现又是翻译标准的核心。对翻译标准文体理论的系统再认识,有利于再现原文的文体特征,从而明确文体学对翻译标准确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雪 《英语广场》2023,(11):35-38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入中国以来,受到了翻译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几年,其热度也在慢慢减退。本文对国内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从译介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方面进行梳理,指出国内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相关的中高水平期刊较少,理论缺少原创性的问题。本文认为相关学者应该提高发刊水平,寻找创新点,增强学术能力,使得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奈达博士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对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的论著自传人中国译界之后,为中国翻译学术界开阔了视野,以全然不同于我国传统译论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打破了“信,达,雅”一统天下的局面,丰富了中国译学的内容。谭载喜教授在其专著《翻译学》中将奈达的翻译思想分成了三个不同的主要阶段:(1)描写语言学阶段;(2)交际理论阶段;(3)社会符号学阶段。其中(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第二阶段的代表作,也是其翻译思想成熟期的集中表现。它深入浅出,列举大量的事例,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与理论相结合,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翻译原则和思想。既重视理论又强调实践,堪称学术著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中西译学理论起源于宗教翻译,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实践分别为中西译学理论提供了理论思想,是其演进、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由于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具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从而使中西译论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中西译论因此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刘明舒 《海外英语》2023,(6):5-7+20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旨在将生态学中“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引入译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为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这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学理论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对比研究既有助于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合理性,又能促进中外不同理论视角的融合与发展。因此,该文章将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中现存的多元系统理论、归化与异化理论及副翻译理论进行对比,旨在发掘其中的异同点,为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翻译心理学:亟待承认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翻译理论分为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和艺学派翻译理论。不论哪一派理论都不太重视译,尤其是译的心理活动的研究。而译的心理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认为翻译研究也应该以人(译)为本。有必要研究译在翻译实践中心理活动对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心理学是一门亟待承认的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相似文献   

18.
深度翻译是翻译实战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理论来源于文化人类学的深度描写理论和新历史主义有关历史语境的理论。研究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使我们明确了诗歌翻译的目的以及实现此目的的具体方法,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诗歌翻译中神似和形似的矛盾。应用这种理论于诗歌翻译及其批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回顾1898至1949年间的中国翻译理论沿革,我们不难从各家的争鸣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翻译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得到充分的认识,即在原著与读者之间,每位译者都有自由裁量的空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历程中,翻译理论的焦点由一般性的技术层面提升至美学的范畴,进而令翻译理论本身充满强烈的艺术取向,译者的个性化创造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得到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