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普通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越发突显。利用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大规模调查数据,基于高校教师工资决定的个体、学科、制度三因素分析获得如下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工龄津贴和年底奖励性绩效工资差异程度高;基础性绩效和年底奖励性绩效是造成工资差异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基本工资和津贴份额的增加可以减少教师年总工资差异;有无人才称号、职称等级是对高校教师月应发工资差异贡献率最大的两个因素,教师工作绩效对年总工资差异的贡献率最大;学科因素对教师工资差异的贡献率较小,并且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高校所在地区和院校层次对教师工资差异的贡献率较大。基于对高校教师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优化高校教师工资结构,适当提高教师基本工资占比;建立与人力资本增值相符的工龄津贴制度和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租房补贴和公积金制度;将能力和工作绩效而非头衔符号作为学术劳动力市场赋薪最核心的准则,将高层次人才与普通教师工资差距确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建立全国高校劳动力市场薪酬调查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时钟暂停政策是终身教职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适用于教职轨教师因个人与家庭原因延长教职考查期.它体现了灵活的高校人才机制和家庭友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卓越性和多元化发展.终身教职时钟暂停政策动因是高校教职试用期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低下,教职轨教师比例下降等现实矛盾;其理论依据是职业安全准则、社会性别理论以及同构化原理.基于对7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发现:政策内容涉及适用条件、延长时限以及申请流程;政策办法稳定、实施流程规范,但也有值得其他国家在未来改革中警惕的问题与障碍.  相似文献   

3.
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种基本的制度创新模式:强制性创新模式与诱致性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基本制度改革应选择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创新模式,而高等教育具体制度的改革,则应选择高校为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根据各自的需求,用较高效率水平的制度代替较低效率水平的制度的过程。一般来说,它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经历以下阶段:1978年之前是制度变迁的僵滞阶段,1978年后开始进入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起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转入诱致性变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高校起主导作用。把握这一演进的逻辑脉络,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路径。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相继进行了岗位津贴制度的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主体、以奖励为重点"的多元化的教师绩效薪酬制度,建立较为合理的激励分配机制,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薪酬结构的保障性因素减弱、薪酬的形式过于单一、量化评价易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通过对高校现行绩效薪酬制度的模式、特点的概括,分析了绩效薪酬制度实施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薪酬是激励教师科研积极性、推动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河北省X学院为例,通过对薪酬制度、薪酬满意度、薪酬激励效果三个方面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现行薪酬激励制度存在教师整体薪酬收入不高,高层次人才难引进;奖励绩效差距不明显、激励效应体现不充分;教师存在职业惰性,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难等问题.因此,应从提高校内绩效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管理》2010,4(2):22-22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任职教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终身教职的教师,二是研究系列的教师,三是教学系列的教师。所有教师又分为全时、限时和部分时间等三种情况。其中研究系列和教学系列的教师采取合同聘用办法管理。新教师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全校范围的参加工作一年以内的终身教职方向的新聘教师,也包括研究系列和教学系列的新聘人员。  相似文献   

8.
实行“终身教职制”是美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一个特点。本文在简单的回顾了终身教职制的由来、终身教职制的雇佣和解聘程序以及终身教职后评估,作者就目前我国高校的人事聘任制度存在诸多的不足,以及美国的终身教职制对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启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后评审制度是对终身教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变迁的原因是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其变迁的方式是一种渐进性的和诱致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术工作受到专业逻辑与商业逻辑两种制度逻辑的影响,在管理主义背景下,高校以市场化为导向,拥抱商业逻辑,绩效评价已然成为管理时尚。高校绩效管理计分制以工具理性为遵循,兼具能动性,在学院绩效管理上具有准市场化和工具化特征。从道德经济视角出发,所有组织都是基于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员工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奖励,应该如何分配权利和责任。以计分制为主要手段的高校绩效管理制度应根据公平原则来评估和分配学术工作,并根据个人及其部门所承受的个人和经济压力进行适当修改。这种管理系统的设计体现了强制性规范与可协商性规范两种不同的组织道德规范,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投入、绩效收入分配、治理文化以及管理风格要求。对绩效管理计分制及其薪酬制度的道德经济意涵的讨论,为理解大学组织的伦理道德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高职院校大规模引进和培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现实需求,对京津冀3地7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专业课教师招聘工作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在招聘条件设置、招聘程序、测评内容、招聘管理、招聘渠道、岗位待遇宣传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科学制定和实施招聘计划,优化完善招聘程序及考核内容,积极拓展招聘渠道和创新用人机制,落实教师队伍在岗提升政策,全方位做好教师队伍保障和激励政策配套等优化建议,为改善高职院校教师招聘工作和持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双师素质”水平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师成长贯穿于职业生涯全过程,是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中所呈现的专业和精神上的进阶式可视化的能动型映照。基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立足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现实必要,构建“专业—精神”共生的教师成长“五阶梯”,在此框架结构下提出培养教师成长意识和成长型思维、设计贯穿生涯发展的教师培养体系、重塑教师成长方式、营造平等民主自由的支援性环境等推动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普通本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与建设应用型高校目标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从明确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灵活多元的教师聘用机制、创新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改革教师绩效管理体系和建立健全以转型发展战略为导向的教师激励机制五方面进行改革,建立适应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动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的绩效评价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绩效评价体系。从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专业能力、科研工作、社会认可、个人发展6个方面建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型,并结合改进的AHP与CRITIC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应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8位"双师型"教师进行绩效评价,证明综合两种权重方法的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5.
"慕课"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从兴起到现在才几年的时间就在全球快速发展起来,照此发展速度,将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可能受到较大的影响。文章从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平台和为学生提供聆听世界级高水平教授讲课的机会两个角度分析"慕课"教学模式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有利之处;还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数量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岗位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分析"慕课"教学模式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探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应如何积极借助"慕课"平台提升和重塑自己,从而应对"慕课"教学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经费短缺、培训实效性不强、再学习方式单一、发展路径模糊、运行机制不畅等现状,立足校本研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建构了一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位一体、一主双翼”研训模式,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与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双师”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了学院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逐渐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专业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素养,使教师从“教育新手”逐渐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统一、自主性和外在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的特征。高职院校实行“评聘分离”双轨制,制定可调的职务聘任标准、完善职务竞争聘任机制、健全考核激励制度,将有利于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和品牌化。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理论课主导课程体系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步伐较为缓慢。南通职业大学尝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服装设计课程体系项目化改革,将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和服装成衣工艺三门原来独立开设的课程合并贯通起来,实施流程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教育呼唤"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职业院校建设专任"双师"教师队伍和兼职"双师"教师队伍都遭遇困境。职教"双师"教师标准尚未明确、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被误解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是职教"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失败的根源。重新定位政府、行业、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政、行、校、企等"四方协同"构建职教"双师"教师人力资源体系是当前职教"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设,从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意义、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应具备自身特色,开展教师赴企业实践的激励机制与管理内容等研究,同时,阐述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