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十月,杜甫携家离秦州,赴同谷(今甘肃成县)。在同谷寓居不足一月,又于十二月一日从同谷启程入蜀。在这段充满艰辛和凶险的行程里,杜甫始终没有忘记一个诗人的责任。他用一支战斗的诗笔,挥洒横溢的诗情,写下了二十四首以陇山蜀水的村名、地名为题的纪行诗,每段行程各十二首,其中描写陇南风光的就有十首。这些流传千古的陇右纪行诗,具体而详实地向世人展示了崔嵬奇雄的陇右山水,生动传神地描摹了淳朴悍直的陇右民风,正如晚唐孟棨所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本事诗·高逸第三》)。国家的灾难,个人的不幸,使诗人一步步走向人民,“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  相似文献   

2.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后,因关中饥荒,杜甫曾避居秦州(今天水市),后南下入蜀,在陇右旅居约半年。其间曾留有《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一诗。此诗究竟作于是年何月,历来说法不一。清人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认为:“始是自秦西至同谷时,道经两当,故作此诗。”近人冯至在其所著《杜甫传》中也主此说。如按此说,此诗当作于是年十月。清人杨伦的《杜诗镜铨》则认为,当是杜甫客居秦州,“将赴同谷”而作。如按此说,则此诗作于是年九月。 按吴十侍御名郁,时已贬官至长沙,杜甫所看望的是他在家乡两当县嘉陵江边上曾居住过的宅第,当时吴郁不在两当。两当位于今甘肃陇南地区东北,北接秦州,西邻徽州(今徽县地)。其东有嘉陵江自东北流经县境,其东为汉中府略阳(今陕西省略阳地)。 从地理位置和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看,杜甫决不会从秦州专程去看望吴郁的空宅的。因为秦州至两当往返旅程有二百多公里,这里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专程前往,  相似文献   

3.
<正>《蜀相》是杜甫初到成都所作。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杜甫离开了暂住一月的同谷县前赴成都,为衣食所迫,一年中辗转了四个地方。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结束了寓居秦州和同谷长达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定居在成都的浣花溪畔。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的春天,刚到成都的杜甫就去拜访了仰慕已久的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4.
酃是汉代未水入湘处(今衡阳市城东)的地名,之前曾名寵和龐。自赵宋以来,是今湘东炎陵县名。其偏旁“霝”同雷、电(雹)、震、霆为同一个词族,是古人对雷电自然现象的文字记录。反映了先民对雷电由自然崇拜到龙之神灵崇拜的认识过程,也是我国龙崇拜源于雷电崇拜的一个典型例证。而“酃”则以地名的形式保存了这一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5.
杜甫秦州诗中的两处"南州",不同于《汉语大词典》、《旧唐书》等典籍所记。对杜甫《发秦州》所描述的南州以及他实际行踪的考证证明,"南州"是杜甫离开秦州后的明确去处,"南州"实为"南秦州"之简称,是指以仇池、同谷为其主要辖区的南秦州地区,这一区域包括汉源、同谷、清池与栗亭等地。  相似文献   

6.
“三阁诗”指杜甫从甘肃同谷到四川成都途中所写的《龙门阁》、《飞仙阁》、《石柜阁》三首诗作。杜甫于唐肃宗乾元2年(759年)10月,从秦州(今甘肃天水)到同谷(今甘肃成县),于此居数日,同年12月1日,又从同谷出发,经过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飞仙阁(即栈道)、五盘、龙门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而到成都。杜甫走的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秦陇地区吐蕃各部族及其各居地考(下)陈守忠二、秦州古渭寨以西各部族及其居地王韶,江西德安人,举进士,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司理参军。试制科不中,客游陕西,采访边事,得悉秦州西路沿边蕃部情状,逐于熙宗元年诣阙上《平戎策》,提出以恩信抚纳洮河蕃...  相似文献   

8.
秦州杂诗(其七)杜甫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经秦州、同谷,历尽千辛万苦,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四周山岭重叠,群峰环绕,是当…  相似文献   

9.
甘肃县市释名薛仰敬前言地名学是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有关地名的考释,我国历史上如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应劭,后魏敦煌(今甘肃敦煌市)人阚马因,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颜师古等,曾分别对我国古代地名的...  相似文献   

10.
期行青泥土,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工。不畏道途远,乃将烟没同。白马为铁拥,小儿成老翁。哀猿进却坠,死鹿力所穷。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这首诗,大约是在唐肃宗乾元H年(759年)十月,杜甫从秦州到同谷跋涉最后一座大山后所写,此座大山正是“泥功山”。唐肃宗乾元Th年(759年)七月,关内大饥,战乱不已,人民痛苦不堪,杜甫对政治已表示失意,而司功参军的微职又无所作为,为了生计,诗人便应当时正在秦州郊辅西技村自建窑洞居住的友人、原京师大云寺主僧人赞上人的相邀,由华州弃官,携家西行,投奔秦州的。诗人的《…  相似文献   

11.
李重     
李重李重(公元252-300),字茂曾,西晋初江夏钟武(故城在今河南省信阳县东南)人,父亲李景曾是秦州刺史,都亭定侯。李重少年好学,很有才华。早年父母双亡,与兄弟们一起生活,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后任始平王文学一职。李重不但品行高尚,为人正直,...  相似文献   

12.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十月之交从秦州出发,南行经汉源至同谷,停留不足一月,又于腊月初一至月底行抵成都,一路领略了蜀道之奇险,有意识地写下了二十四首纪行诗以及《同谷七歌》和《万丈潭》等诗。这是杜甫刻意创作的一组借蜀道山水来抒发自己和国家进入困境时期的无限感慨,若仅以山水诗去解读,有贬于杜甫蜀道纪行诗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北宋著名画家,“湖州竹派”开创者,苏轼同道挚友文同赴湖州任所途中,卒于陈州宛丘驿。苏轼于徐州闻讯,二月五日为文祭之。三月,苏轼继任湖州知州。是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湖州晾晒书画.见文同遗画《筼筜谷偃竹》图,乃作《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下简称《偃竹记》)悼之。是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同的深挚友谊。  相似文献   

14.
《蜀相》是杜甫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  相似文献   

15.
杜甫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人送外号“诗圣”,那可是诗中圣贤(xián)哟。不过,这个圣贤的一生并不幸福,他饱经战乱之苦,生活颠沛(diānpèi)流离。他又是一个非常非常爱国的大诗人,在国家发生内乱即安史之乱的时候,他追随(suí)当时的皇帝唐肃(sù)宗南征(zhēng)北战,很是卖力,可到头来还是被这个狗皇帝给抛弃了。∨-∨杜甫出生在巩(gǒng)县(今河南巩义)。唐肃宗乾(qián)元二年即公元759年,他拖(tuō)家带口从秦州(今甘肃天水)流浪到四川成都。在成都,他依靠做小官的表弟王十五的大力帮助,在城西的浣…  相似文献   

16.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不久,杜甫放弃华州司功参军的位置,携家来到秦州。三个多月后,移居同谷。年底,又为生活所迫,取道剑门入蜀。在四个多月的陇右生活中,诗人把他所到之处的山川风貌一一捉入诗中,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陇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杜甫,于乾元二年冬天,由秦州向同谷出发。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单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于风凰山下飞龙峡口住居。依行程次序将景物特征写成了纪行诗流传于世。诗中所提今地,大都落实,但同谷境内如积草岭尚未定论。兹据《积草蛉》诗意沿诗人古道行迹,加以考证落实。古积草岭今展山梁奇峰竣秀的展山梁,与雄巍虎踞的泥功山隔河对峙。它起子龙门镇北草坝村,止于南天门侧灵官峡,全长十公里。总名叫药山,因盛产药材得名。山的中部存有古刹药王庙。由药山吊草滩横岭起,到灵官峡的风吹岭止,长四公里,上有寺庙名(?)山梁。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后来者,因此研杜成为一门显学。与之相应的杜诗分期、分类研究,自宋以来就显得极为繁杂,分地域研究也显示出了相似的状态。但是,现在所见宏观的杜诗分地域研究著作和论文还不多,微观上对杜甫的陇蜀之行及其诗作研究却颇多说法,称秦蜀纪行诗、寓陇诗、陇蜀诗、陇右诗、秦州诗等者皆有之。杜诗《发秦州》到《成都府》系列,可以称为陇蜀诗,但确切些可称为"同谷诗"。北宋以降,就有杜甫同谷诗的说法,但至今系列且专门的研究还很缺乏。《杜甫陇蜀道诗歌研究》一书可补兹之阙,具有这方面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后来者,因此研杜成为一门显学。与之相应的杜诗分期、分类研究,自宋以来就显得极为繁杂,分地域研究也显示出了相似的状态。但是,现在所见宏观的杜诗分地域研究著作和论文还不多,微观上对杜甫的陇蜀之行及其诗作研究却颇多说法,称秦蜀纪行诗、寓陇诗、陇蜀诗、陇右诗、秦州诗等者皆有之。杜诗《发秦州》到《成都府》系列,可以称为陇蜀诗,但确切些可称为"同谷诗"。北宋以降,就有杜甫同谷诗的说法,但至今系列且专门的研究还很缺乏。《杜甫陇蜀道诗歌研究》一书可补兹之阙,具有这方面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20.
3月10日,青岛旅游学校选派76名宾馆服务专业的比秀毕业生,启程赴日本研修。履行了该校与青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一起.于1995年同日本艺术家友好宾馆签订的外派宾馆服务专业优秀应届毕业生赴日研修的合同,开创了该市派遣职高生出国研修的先例.青岛市职高生首次赴日研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