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时期之前的小说以工农兵为传播对象,作家以工农兵语言进行书写和言说,其语言主要表现为口语化。"文革"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的强势作用,大量领袖语言直接嵌入小说文本。新时期小说以思想文化启蒙为传播目标,出现了饱含情感色彩的人道主义语言和人文理性语言。自90年代以来,文化消费成为小说传播主要动力,作家根据读者的趣味选择小说语言使小说语言呈现出调侃性、时尚化和感官化的特征。各时期小说语言的根本差异表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在随时变化。当下如何调整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通过语言变革既保持小说的良好传播,又避免让小说沦为仅仅是娱乐工具,是目前作家和学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报告文学领域,黄宗英和理由是拥有众多读者和广泛影响的作家。前者惯用电影艺术家的眼光观察生活,以抒写颇具电影特点的“人物特写”见长,后者则从国外的报告文学新体式中得到启示,以构置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虚构小说”取胜。在我国报告文学山“政论化”向“艺术化”方向嬗变的历史进程中,他们都作出了独到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位作家创作特色的辨析,为我国报告文学由“报告化”向“小说化”方向嬗变的这一总体艺术趋向,勾勒出一个极粗略极初步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在华裔美国文学中,汤婷婷的《女勇士》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部小说。“鬼”作为最为常见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大量出现在这部小说之中。从文化符码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可以发现“鬼”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具有多重能指。它既是汤婷婷等少数作家为获得读者市场而采取的写作策略,也是作者的中国想象的诗意化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寄托了华裔族群对中美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诉求。同时,通过对“鬼”意象的分析,有利于消除少数批评家关于汤婷婷等华裔作家“歪曲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端木蕻良小说的叙事特色,他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法让读者忘记自己的读者身份,能驱使读者不自觉地以剧中人物的身份沉迷于作者所描写的人物的情绪中去。他的小说具有震撼性,能使读者的心灵产生独到的审美效果,这都源于他小说叙事的抒情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梦及苦难叙事,展示给读者以纯净、明朗、哀而不伤的艺术世界。作为当代女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她的小说以女性本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和女性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张方丽 《文教资料》2010,(32):15-16
《不一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第二代日裔美国人Ichiro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探寻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代表着日本文化身份.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Ichiro倾向于选择美国文化身份。因此两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在这场自我与他者的斗争中,母亲最后选择了自杀,他者覆灭:Ichiro最终选择了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美国文化身份,在分裂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7.
美籍女作家谭恩美的华裔身份和中国文化知识掩护了她书写的非真确性.她的小说《灶神之妻》有着浓重的东方主义元素,成功再现了“西方拯救东方”的范式.从反东方主义视角解读《灶神之妻》,可以看到谭恩美所书写的中国是西方读者想象中的中国;儒家文化被描写成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中国男人不是被“阉割”的性无能就是满腹淫欲的“厌女狂”;而西方男人和西方文化则成了拯救东方女人和东方文化冠冕堂皇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你为谁写作     
奥尔罕·帕慕克在文中回顾了自己不同时期对“你为谁写作”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为小说艺术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一种民族艺术,不仅是对民族的叙说,也是对全世界读者的叙说。小说写作和阅读所承载的意义因时代不同而不同。世界性作家的写作目的是为了理想的读者,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土读者。  相似文献   

9.
纳博科夫是一位独创性的作家,他阐述并践行了一套极具个人特色的现实观:一方面,他坚信“没有事实不成艺术”,同时他又强调“艺术创造着自身的现实”,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的统一体。作为作家最为钟爱的作品,《洛丽塔》完美阐释了这一现实观:小说描绘并讽刺了以汽车旅馆和消费文化为代表的美国当代社会,也通过想象、文字游戏、戏仿等陌生化手段重构了主观现实,增加了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10.
“弱智化叙事”是新时期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所谓“弱智化叙事”,是指叙述者身份的异常,他们往往是智力低下、思维混乱、理性缺失、行为疯癫的痴傻或精神病患者.此种叙述类型不仅拉开了读者与文本的审美距离,造成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也使作者意图与读者接受之间形成了张力结构,由此容纳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叙事技巧.文章以阿来的《尘埃落定》为例,集中从不可靠叙述、反讽艺术、视角越限等方面,对“弱智化叙事”进行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1.
科幻小说翻译介绍国外科学文化概念,反映相应的创新精神这一科学本质。科幻小说翻译从读者阅读的经验层次、科学文化涵养层次和理性思考层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意识。这既与当今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形成外在一致性,又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形成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巴赫金与昆德拉的小说理论,形式上虽有体系严整与随笔散论的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思想内涵、价值理念却极为相似相通。他们的小说理论都建构在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和对西方文化批判的基础上,具有文化诗学的特殊价值。他们都以维护人的自由、重建和高扬人的主体性为理论核心,深入揭示了西方小说的文化特质,强调小说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建构功能,赋予小说以文化拯救的严肃使命。本文通过对二者理论的相互阐发、比较印证,以期达到对其理论价值的发掘整合。  相似文献   

13.
依据身份犯主体具有身份之要求及共同犯罪之犯罪共同的本质,构成身份犯共犯的行为人亦须具备该身份犯所要求之身份。那么,无身份者因其主体身份的阙如就无法充足身份犯之构成要件,即使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罪行为,也不能依据共同犯罪理论成立身份犯的共同犯罪。根据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的不同特征,我们也可以判定无身份者构成身份犯共犯是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的结果。因此.《刑法》第382条第3款的规定是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虽然包括《刑法》第382条第3款在内的一些法律拟制的设置存在不舍理之处,但我们不能由此就将其认定为注意规定甚至对法律拟制予以整体否定。某些法律拟制设置得不合理无法否定法律拟制追求实质公正或罪刑均衡的实质内涵。《刑法》第382条第3款可以根据实质公正的要求进行调整,以实现真正之法律拟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民俗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文化学视点和方法研究现代文学,是“九五”以来的一大学术思潮。文章从民俗学文化视野切入,对中国现代小说进行全景批评,以求对现代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现象作出深度阐释。内容包括:现代小说创作的民俗学语境;现代小说家创作中的民俗文化心态;民俗文化小说与文学的民族性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奇书”与“才子书”是明末清初小说史上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用以指称通俗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为提升通俗小说的“文化品味”和强化通俗小说的“文人性”而作出的理论阐释与评判,可看成为相对超越于通俗小说之上的文人士大夫对通俗小说的一次价值认可和理论评判,对通俗小说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7.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汉英意象的转换。而武侠小说中含有很多独特的武侠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则更具中国特色和武侠特色。在《鹿鼎记》的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中,译者闵福德对于其中的武侠文化意象采取了独特的"杂合化"表达,文章拟从武功招数、绰号名称及帮派名称三个方面探讨武侠文化意象的传递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清代小说禁毁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毁小说是君主专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与明代相比,清代禁毁小说更是常态化和法制化.然而小说的性质和受众与传统诗文毕竟有别,朝廷或有鉴于此,在申饬禁令之时,不像处置"悖逆"诗文那样严酷.纵观清代,小说之禁令屡申不绝,而小说的编刊也从未有过中断.不过,在朝廷文化专制的高压下,小说的整体风貌和发展轨迹却发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化.论文按时序记叙有清200多年禁毁小说的重要政策举措及其对小说发展的影响,以呈现清代小说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王蒙的短篇小说进行了细致的解码阅读,得出如下结论:表面看似一篇描写“紫绸花服”兴衰际遇的私情小说,实际上以普通意象为材料,编织出色彩斑斓的审美含蓄意指;在明白晓畅的文本表层话语背后,蕴涵着深层的文化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